余華
摘要:目的:觀察磁珠壓耳穴技術對消化內科胃鏡檢查后患者腹痛的有效作用,分析可能引起患者腹痛的影響因素,為緩解患者腹痛提供可行性的方案。方法:對消化內科在胃鏡檢查后出現腹痛情況的100例患者進行磁珠壓耳穴技術治療,并詳細記錄了在胃鏡檢查后患者腹痛的實際情況,檢查后血壓、脈搏等情況,根據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焦慮情況進行對照分析,以胃鏡檢查后出現腹痛情況的患者,在運用磁珠壓耳穴技術進行治療后,是否有明顯的環節疼痛的效果。結果:通過觀察對照組的實驗表明,磁珠壓耳穴技術運用到消化內科胃鏡檢查后患者腹痛情況中有明顯的緩解疼痛的效果,觀察作用明顯,其治療效果呈現對照組之間顯著性差異,由此可見,對在消化內科胃鏡檢查后腹痛的患者,磁珠壓耳穴技術的運用有明顯的緩解作用。
關鍵詞:磁珠壓耳穴技術;消化內科;胃鏡檢查
【中圖分類號】R5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193-01
消化內科的胃鏡檢查是診斷消化系統疾病,尤其是胃部疾病的重要手段,通過胃鏡檢查才能夠判斷胃部的實際情況。對于患者來說,在清醒的情況下,實施消化內科的胃鏡檢查會給他們的身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有些患者在進行胃鏡檢查后出現腹痛的情況,還會伴隨著患者的焦慮情緒等不良反應。分析其情況存在多方面的因素,為緩解患者胃鏡后的腹痛反應,減輕消化內科患者在檢驗后的生理情況,采取磁珠壓耳穴技術,緩解在消化內科胃鏡檢查后患者的腹痛情況。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從醫院中選取100例進行消化內科胃鏡檢查后出現疼痛患者的資料,其中男性病例88例,女性病例12例,年齡在28到72周歲,平均年齡(48.4~5.10歲)。
(二)方法
通過焦慮自評量表對患者的焦慮以及腹痛情況進行不同程度的評估,并記錄在消化內科胃鏡檢查后患者的血壓、脈搏。根據參與對照實驗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檢查焦慮緊張程度、消化內科胃鏡檢查醫師的操作經驗及檢查結果進行討論研究。
二、磁珠壓耳穴技術在消化內科胃鏡檢查中出現腹痛患者的運用效果
引起患者在消化內科胃鏡檢查后出現腹痛的因素有很多,醫師在進行消化內科胃鏡檢查時的操作過于粗暴、手法不專業,會引起患者的腹部不適;患者的心理壓力較重,對胃鏡檢查存在排斥反感的情緒,且焦慮程度較重也會出現心理性的腹痛反應;還有些患者胃部情況不夠良好,胃部狀況還沒有調試到最佳狀態就進行進行胃鏡檢查,也會影響胃鏡檢查的結果以及出現患者腹痛的情況。對于消化內科的病人來說,胃鏡檢查后出現腹部疼痛無疑是增加了他們在生理上的痛苦,也會影響他們心理上的焦慮程度。消化內科的疾病經常是病理周期且容易反復在治療,過程中給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很多患者因長期治療而出現了心理壓力過重的情況。因此,醫院應當盡竭盡全力,采用各種有效的手段來緩解消化內科胃鏡檢查后患者出現不適情況的程度,并對患者做好及時的心理疏導,減輕他們對胃鏡檢查的排斥情況,并緩解生理上帶來的疼痛不適。磁珠壓耳穴技術是當前通過穴位施壓來控制疼痛的的有效手段。這也是當前運用的較為廣泛的中醫治療疼痛的有效方法。磁珠壓耳穴技術主要是通過耳穴施壓,對耳朵上的穴位進行貼壓治療,有效緩解患者在身體上的疼痛情況。
通過對醫院中100例患者出現消化內科胃鏡檢查后腹痛情況的患者的干預治療,采取磁珠壓耳穴的方式,觀察采用此方式對患者雙側神門等耳穴進行貼壓,探查患者的敏感點并進行有效的治療。在治療一定周期后發現磁珠壓耳穴技術運用到消化內科胃鏡檢查后出現腹痛患者的治療中,能夠有效緩解患者在檢查后出現腹痛的情況。磁珠壓耳穴是為有效方法之一。
在患者出現消化內科胃鏡檢查后出現腹痛的情況后,可以采用磁珠壓耳穴的技術進行治療,治療的主要操作方法:首先是尋找患者的敏感點。75%的酒精對患者的耳朵進行常規消毒,再利用探棒按壓所取得穴位,找到患者最敏感的穴位固定并按壓,一次一到兩分鐘,刺激強度為患者感覺酸脹、麻木、耐受度為零為主。其次,在每天壓一次后可以在患者耳穴上放置三到七天(初診病人、痛癥病人可放置三到四天,在病情好轉或者鞏固療效后,可再耳穴放置五到七天,并更換一次。在治療期間,囑咐患者自行按壓加強刺激,每天三到五次,一次按壓1到2分鐘。第三,采用單側貼壓耳穴,兩耳輪換的方式,以一個月為一個療程進行磁珠壓耳穴技術治療。
在治療的過程中有些注意事項需要引起注意,首先對耳穴進行全面消毒,檢查觀察是否出現潰瘍、濕疹、凍瘡破裂等情況。此情況不適用于耳穴貼壓技術。其次,嚴格消毒,謹防感染;第三,選擇的穴位一定要準確,否則無效,必要時可以采用耳穴探測儀。第四天耳穴注意防水,以避免貼壓的藥物出現脫落的情況;第五夏天容易出汗,藥物貼壓耳穴的時間不宜過長,以防止膠布出現皮膚感染的情況;最后在貼壓后患者進行自行按摩,以按壓為主,切忌揉搓,避免出現皮膚龜裂等情況。
三、結果
在對100例消化內科胃鏡檢驗后腹痛患者運用磁珠壓耳穴技術進行疼痛干預后,大部分患者在進行周期治療結束后腹痛情況有明顯的緩解,通過刺激患者而學的方法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腹痛情況,磁珠壓耳穴技術是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通過現代研究表明刺激神門、枕等相應的部位,可調動機制及體內的鎮痛機制,有很好的鎮痛止痛效果,還有良好的鎮靜作用,可緩解和消除患者焦慮緊張恐懼的情緒,從而提高患者的疼痛耐受力。由此可見在消化內科胃鏡檢查后出現腹痛的患者進行磁珠壓耳穴等機械壓迫穴位的方式,再結合磁場效應刺激的治療方法,可以有效緩解患者出現疼痛的情況。
結語:綜上所述,消化內科胃鏡檢查后出現腹痛情況,會增加患者生理疼痛,繼而引發心理焦慮等情況。磁珠壓耳穴技術作為溫和治療緩解疼痛的中醫療法,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不適反應,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鄒瑞嬋.骨折早期疼痛護理中磁珠壓耳穴配合中藥涂擦的應用分析[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04):164-165.
[2]文婷,李干,陳世彪,劉佳.耳穴磁珠貼壓對初產婦硬膜外分娩鎮痛中產間發熱的影響[J].中國針灸,2020,40(11):1159-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