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珍

摘要:目的:對中醫活血化瘀法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安全性進行分析。方法:研究將本院收治的30例子宮肌瘤患者納入到本次對比實驗中,采用紅藍雙色球的分組方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5例,在研究中分別應用常規治療以及中醫活血化瘀的治療方式,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經對比發現,觀察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于子宮肌瘤患者治療過程中采用中醫活血化瘀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中醫活血化瘀;子宮肌瘤;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201-01
引言:子宮肌瘤在當前的臨床治療中是女性常見疾病,該疾病的主要發病群體為育齡婦女,患者一旦患有該疾病會對其生命健康造成較大的威脅,同時還會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腰酸背痛以及月經量增多都是子宮肌瘤在臨床中的主要表現癥狀,患者一旦患有該疾病需要馬上給予治療措施,如果未馬上給予有效的治療措施,還有可能導致患者不孕不育[1]。臨床中針對該疾病通常會采用藥物以及手術結合治療的方式,本文就中醫活血化瘀法對子宮肌瘤患者的治療效果展開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間本院收治的30例子宮肌瘤患者,采用紅藍雙色球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5例,其中對照組年齡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別為28歲和45歲,平均年齡為(35.16±1.25)歲,病程為0.4~5年,平均(1.75±0.32)年;觀察組年齡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別為27歲和45歲,平均年齡為(35.25±1.31)歲,病程為0.5~6年,平均(1.92±0.26)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無較大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將常規治療方案應用在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期間,采用的藥物是米非司酮,每次服用15mg,每天服用一次,連續治療3個月。
將中醫活血化瘀治療方法應用在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期間,藥方為薏米仁、臺烏、香附、紅花、赤芍、茯苓、丹皮、當歸、桃仁以及桂枝和枳殼分別30g、10g、8g、8g、8g、8g、8g、8g、8g、7g、6g。將上述藥物采用溫水煎服的方式,每次服用一劑,每日服用三次[2]。
1.3觀察指標
研究以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前后的臨床指標作為對比依據。患者經過治療后經過檢測發現腫瘤明顯縮小且患者的月經恢復正常視為顯效;經過治療后發現患者的腫瘤有一定的改善且月經基本恢復正常視為有效;經過治療后發現患者的腫瘤并未出現縮小的現象,且月經也未恢復正常視為無效。患者治療前后對比依據分別包括子宮體積、肌瘤體積以及月經量等。
1.4統計學處理
為了提升研究的準確性,統計學處理是非常必要的步驟之一,本次研究采用的是統計學軟件SPSS 22.0來進行數據處理,在進行分析處理后,會對計量和計數進行不同方式的表達,分別是±標準差和n(%);其次對數據進行檢驗會采用t和X2進行。經對比后,組間差異較大且具有統計學意義,則視為(P<0.05)。
2 結果
2.1經對比,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0.00%,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P<0.05),見表1。
2.2經對比,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指標有顯著的改善(P<0.05),見表2。
3 討論
在當前的婦科臨床治療中,子宮肌瘤是非常常見的生殖系統疾病之一,且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其發病率也逐漸提升。患者一旦患有該疾病會表現為月經過量、排便困難以及下腹包塊等癥狀,對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質量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隨著患者年齡不斷增加,肌瘤也會逐漸的惡化,就算治療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出現復發。而當前臨床中尚未對該疾病的發生原因進行說明,但是該疾病和患者的雌激素分泌有著一定的關聯,在臨床中對于該疾病通常采用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的方式進行結合,藥物治療中比較常見的就是米非司酮,該藥物可以將患者的癥狀進行緩解,但是服藥后也可能導致副作用以及不良反應的出現,且患者會有著復發的可能性。子宮肌瘤在中醫理論中屬于氣血虧損,在治療中需要盡量不傷害到子宮對病情進行改善。本文就中醫活血化瘀的治療效果進行了分析,經過分析后發現,采用中醫活血化瘀的患者治療效果顯著優于使用米非司酮進行治療的患者,且觀察組臨床指標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于子宮肌瘤患者治療過程中采用中醫活血化瘀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秀華. 中醫活血化瘀法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 青海醫藥雜志,2016,46(06):73-74.
[2]陳狄麟(Chan Dick Lun). 近15年中醫藥治療子宮肌瘤的文獻質量及臨床療效系統評價[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