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巧燕

摘要:目的是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在普外科傷口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是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山西XX醫院收診治療并符合條件的48例普外科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將48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采用一般常規護理,實驗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通過實驗數據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的傷口愈合狀況明顯有所改善、感染發生率降低、傷口愈合時間縮短;結論為綜合護理干預在普外科傷口護理中可以有效降低傷口感染風險,改善護理治療效果,具備良好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綜合護理;普外科傷口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301-01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山西XX醫院收診治療并符合條件的48例普外科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將48例普外科患者依據護理方案的不同,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24例。對照組(24例):男11例,女13例,年齡最大者為67歲,最小為19歲,其中受傷部位腹部7例、四肢及骨盆8例、胸部4例、頭顱部5例;實驗組(24例):男12例,女12例,年齡最大者為67歲,最小為18歲,其中受傷部位腹部6例、四肢及骨盆9例、胸部4例、頭顱部5例。將兩組患者基本條件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顯示無差異,可以進行實驗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普外科患者采取一般常規護理干預,注意患者各項指標,觀察傷口皮膚狀況,保持敷料清潔、干燥、定期更換,術中術后遵守無菌操作原則。
在此基礎上,實驗組患者入院后,進行全面評估,依據傷口實際情況制定治療方案,對傷口周圍血運、創口深度等進行局部評估。①處理傷口:對傷口進行消毒,確保消毒徹底,全程使用保護器、皮膚保護膜等,依據評估結果選擇最適合患者的敷料;②感染防治:加強護理人員感染預防控制意識,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規范引流設備操作,嚴格執行各項無菌操作措施,按規定洗手消毒,注意病房衛生環境,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③心理干預: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加強與患者的溝通,給予針對性心理疏導,增強患者遵醫依從性;④密切監察患者體溫及其他生命體征的變化,嚴格控制病房內人流量,減低醫院感染的風險,定期更換傷口敷料,避免傷口受壓或長期受潮。
1.3觀察指標
詳細記錄患者傷口的愈合情況、愈合時間、感染情況及護理滿意度。①傷口愈合狀況評估標準分為三個等級,a級愈合表明傷口愈合良好,無積液、膿腫狀況;b級愈合表明傷口存在積液,但仍可見新生肉芽組織;c級愈合表明存在血腫、膿腫等狀況,需使用引流裝置。
2 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中,實驗組的傷口愈合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且感染發生率顯著降低,具體指標數據見表1。
兩組患者愈合時間對比,實驗組的傷口愈合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具體數據見表2。
3 結論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在普外科傷口處理中可以有效彌補傳統常規護理的缺陷,傷口愈合狀況顯著提升,傷口感染發生率也得到了有效降低,愈合時間有效縮短,可以促使普外科患者快速康復,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效果,具備應用可行性。
參考文獻:
[1]雷莉華,李小芳,雷霞,鄧琨.綜合護理干預對改善傷口相關性疼痛的影響[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21,32(02):252-253.
[2]高卿.綜合護理干預在預防手術室外科傷口感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0):88-89,90.
[3]趙劍英.綜合護理干預對普外科患者應用效果評價的臨床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18(12):2250-2251.
[4]楊圣蓮.綜合性護理干預在癌性傷口患者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系統醫學,2020,5(13):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