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曉輝
【中圖分類號】R473.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333-01
2019年12月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已成為全國全球性公共衛生事件。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病毒具有人群普遍易感,傳播能力強,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相對封閉環境中存在氣溶膠傳播可能。潛伏期長短不一,存在無癥狀感染者,無癥狀感染者也能成為感染源 等特點,給口腔科診療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疫情期間,很多口腔患者不能或者不敢到醫院就診,甚至正在接受治療的患者都不得不暫停治療,因此一些常見的口腔問題,有時不得不靠自己應急處理。那么疫情一期間出現了口腔問題怎辦?我們到口腔科就診有哪些注意事項?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疫情期間口腔常見問題的自我處理方法和口腔科就診的注意事項。
一、口腔常見問題的自我處理方法
1、牙齒疼痛:首先看何種性質和程度的疼痛。如出現劇烈且持續的疼痛,夜間加重,可服用消炎藥和止痛藥,待白天后到口腔科急診就診。如果是進食疼痛,可減少患側咀嚼,忌冷熱酸甜等刺激性食物,同時可以口服消炎藥和止痛藥來減輕疼痛,待口腔科正常開診后就診。
2、牙齦出血:牙齦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與口腔衛生不佳有關,疫情期間注意少吃一些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潔。飯后可使用漱口液或者淡鹽水漱口,使用牙線、牙間隙刷等來清潔牙齒。每天早晚刷牙,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至少三分鐘。當然有的牙齦出血可能和血液性疾病有關,需要相關排查。疫情期間,孕婦口腔衛生尤其重要,由于孕婦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很容易造成牙齦出血,所以一定要保持口腔衛生。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升高時可能會導致牙齦出血不止,所以一定要按時吃降壓藥,控制好血壓。
3、牙齒蛀牙:如果無明顯疼痛,則注意保持口腔衛生,進食后可通過漱口、刷牙、牙線、牙簽來保持牙洞內清潔,避免冷熱酸甜對牙齒的刺激,避免產生急性炎癥,待口腔科開診后就診。
4、智齒發炎:保持好口腔衛生,勤漱口、勤刷牙,注意飲食,防寒保暖,避免感冒,口服消炎藥和止痛藥。如果仍加重,可以到口腔科急診就診。
5、正畸托槽、頰面管、帶環或鋼絲松動脫落:可自行調整到不影響進食的位置,等到下次復診。如果影響進食、說話,并無法調整,可用鋼絲剪減去鋼絲后自行取下,選擇合適時間復診。
6、隱形矯治器附件脫落或者牙套快戴完了:戴正在戴的一幅,直到下次復診。
7、假牙脫落或損壞:妥善保存好脫落的假牙,待口腔科開診后再到醫院就診。
8、已經在醫院治療上藥的牙齒:牙齒根管治療后需要多次復診,封在牙齒內的藥物一般對牙齒無刺激,不用過于擔心。若無疼痛等不適,可以等到正常開診后聯系復診,若疼痛劇烈可至醫院急診處理。
二、疫情期間口腔科就診注意事項
1、除急診外,盡量預約就診。
2、準備好口罩,就診途中全程帶好口罩。
3、來院、離院時做好兩避免一主動。一要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果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注意盡量避免去觸摸大家共同觸摸的門把手等部位。二要避免與人交流交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注意保持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三是有發熱癥狀患者乘車時,主動告知司機,進行應急處理。
4、就診期間做到三個自覺。
一要自覺配合醫院管理人員工作。來院后,先做體溫檢測。根據患者是否發熱,經預檢分診后,發熱患者和普通患者按相關流程進入就診環節。注意不要擁擠,人與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二要自覺避免與人交流交談,減少交叉感染的可能;三要自覺減少就診陪人,陪人越多越容易產生人群聚集,交叉感染的概率越高。
5、就診結束后做到四個快速。一要快速離開。如果患者不需要住院,患者和陪人都要快速離開醫院。二要快速換鞋。回到家之后,就醫時穿過的鞋子快速脫下放在屋外,三要快速脫衣。穿過的外衣放在門口或陽臺等通風、有陽光直射的地方,避免穿著外衣在家中走動。四要快速洗手臉。要用流動水和洗手液或香皂、肥皂徹底地洗手、洗臉,洗手時間不少于15秒。
這次新冠疫情的暴發和流行,對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極大損失,對我們整個人類世界是一個極大挑戰,現在疫情并未控制,國內各地時有散發,國外很多國家暴發流行,形勢嚴峻,外防內控的任務艱劇。遵守防控紀律,每個人做好自己的常態化防護,對個人、家庭、社會都具有積極的意義。了解疫情期間的口腔維護知識,可以指導我們正確有序就診,減少新冠病毒接觸傳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