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之華 秦雯

摘要:目的:探討在超聲實際操作教學中,單純通過書面文字、圖片授課和添加人體器官立體模型及道具展示操作這兩種教學方法,分別培養兩組臨床醫學生的超聲實際操作動手能力,經過上機考核,對比其掌握超聲實際操作能力的快慢程度、準確性。積累培養初學者超聲檢查實操能力的教學經驗,提升教學效率、解決教學難點、提高學習興趣。方法:召集2020年5月至2020年6月在廣西醫科大學附屬武鳴醫院實習的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30名分為兩組(超聲為選修專業,學生自愿參加,實操評價不納入成績)。傳統教學組(15名):單純通過書面文字、圖片授課;模型教學組(15名):在傳統教學基礎上,添加人體器官立體模型及道具展示、模擬探查操作的環節,最終兩組同時進行上機操作。按照操作發現病灶的快慢、描述位置的準確度、測量大小的精度,考驗其對超聲入門的掃查手法的掌握能力,驗證添加立體模型教學對新手超聲探查手法入門的教學效果。結果:添加立體模型教學組的人員實操能力優于傳統教學組。結論:有利于超聲初學者建立探查所得的二維圖像和現實三維模型之間的思維架構,獲得更直觀學習感受,幫助更快的掌握探查的手法和技巧及手眼配合能力。
關鍵詞:傳統教學;器官模型及道具;指導;超聲實操入門;教學價值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348-01
1.研究對象
將2020年5月至2020年6月在廣西醫科大學附屬武鳴醫院實習臨床醫學專業(初學者)醫學生30名隨機分為2組。納入標準:(1)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2)實習階段選修課程;(3)自愿參與的初學者,實操評價不納入個人畢業評定。
2.研究方法
(1)傳統教學組(15名):單純通過書面文字、圖片授課;
(2)模型教學組(15名):在傳統教學基礎上,添加人體雙側腎臟立體模型展示操作。這兩種經過上機考核,考核對比兩組掌握超聲實際操作能力:包括(1)發現病灶快慢程度(2)描述位置準確性;(3)測量大小的準確性,具體見下表格。
3.討論
目前超聲醫學的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傳統講述式教學法、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法(PBL)、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CBL)、圖像分析教學法、比較影像教學法、虛擬超聲系統教學法。[1]超聲醫學是一門講求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理論基礎是為臨床實際操作服務的,在前期還沒有上機實操,學生課堂上觀看的二維超聲聲像圖很難與臟器實際三維的構造聯系在一起。
在醫學課堂上,引導最初級的學生理解內容,一般還是依賴傳統講述式教學。但是依據大多專家的教學經驗來看,醫學知識本來就抽象難懂、枯燥乏味,在課堂上如果單純的教授理論知識,很難讓學生實際理解和掌握。但為了不讓這段純理論指導時間淪為“雞肋”,應該引入道具模型來激發醫學生學習的興趣、提供具象認知的載體和空間,所謂“言之有物”才能“言之鑿鑿”。
本研究的具體做法就是,課堂上簡述超聲常規檢查的臟器時,不能照本宣科的說教,盡可能找到相應的教具并模擬其在超聲下得到二維圖像進行現場比較。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從三維上了解和掌握各個臟器的聲像圖特點,還應該把各個切面(冠狀面、矢狀面)是怎么通過探頭掃查獲得的方式,在模型的具體操作呈現,讓學生有十分具象的認識。使用臟器模型,可有多種選擇:(1)單個器官的解剖模型,如:肝臟,可以結合模型模擬掃查的手法、角度,讓學生分清各超聲切面的由來;(2)雙側對稱器官的解剖模型,如:腎臟,可以結合模型分別模擬兩側掃查的手法、角度,讓學生學會兩側對照分析圖像。除了臟器的立體模具外,還可以準備道具模擬對于異常聲像,也要準備相應的道具如:(1)呈現泌尿路結石,可提供石子、沙子,也可呈現真實的結石來體現強回聲的界面;(2)呈現囊腫,可提供氣球,體現病變的外形;(3)呈現積液,可提供灌水的避孕套來體現內部的透聲;(4)呈現皮膚解剖,可提供五花豬肉來呈現皮膚的層次等等。根據30名學員的實操掌握情況分析:發現病灶時間模型組17秒快于傳統組20秒;位置描述準確和測量準確人數模型組分別是18和16人,多于傳統組的12和11人,證明通過模具教學,對學生更快的掌握上機操作的方法和技巧是有一定幫助的。由此,引申開去,單純進行文字教學形成的抽象思維比利用模具來開發具象思維的教學效果,更利于學生實操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超聲醫學實習帶教的體會 [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18(66):208.
科研項目:2019廣西醫藥衛生自籌經費科研課題《巨大卵巢腫瘤的超聲診斷與病理診斷對比分祈及超聲誤診影響因素分祈》 (合同編號: Z2019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