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 劉婷
摘要:隨著醫學領域的快速發展,醫學的發展方向也由治療向健康轉變。中成藥是由天然中藥配置而成的,應該按照處方配伍。在對疾病的治療中,它能將身體作為一個整體,結合藥物的作用,用多種方法進行綜合調節和治療,不僅可以治療由不良生活習慣引起的疾病,而且還能起到醫療保健的作用。為此,有必要對中藥現代化進行研究,進一步創新中藥復方,提高藥效和安全性。推進中醫現代化的發展進程,符合中醫模式發展的趨勢。
關鍵詞:中藥;現代化;安全
【中圖分類號】R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377-01
引言:近年來,中藥對人體的危害日益暴露,中藥的安全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在沒有藥物作用的情況下,人類的健康發展離不開藥物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強對中藥安全性的研究,避免某些安全性較低的藥物對人體造成傷害。強化中藥安全性研究,既有利于中醫藥的發展,又能提高學術界在衛生學上的水平。
1.中藥現代化與中藥安全性的關系
中藥現代化管理模式是現代中醫藥發展的基礎。藥效長、療效高、療效快是現代中藥的主要特點。副作用小,劑量小,便于病人攜帶和服用。儲藏方便。中醫藥現代化是適應國際市場發展的需要,通過產品創新,進一步擴大市場銷售。但是,中藥注射劑是中藥不良反應的關鍵,發展現代中藥也應引起重視。但是,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發生有著嚴重的原因,其中包括臨床人員操作失誤、用藥問題等主客觀因素。
所以,中藥注射劑并非現代中藥安全的唯一原因,在這一點上,對注射劑甚至現代中藥都持否定態度。當前,在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領域,解決中藥安全問題是政府和相關機構的首要責任,需要深入研究中藥安全問題。減少中藥不良事件發生率的關鍵是推進中藥現代化。因此,必須加強對中藥安全性的分析與研究,促進中藥的現代化發展,預防中藥安全問題的產生,開發出真正的現代中藥產品。
2.加強中藥安全性研究能有效促進中藥現代化
質量和中藥不良反應是制約中藥市場進一步擴大的主要原因。要提高中藥在國際市場的比重,必須重視中藥的安全性問題。這一改革使得我國的中醫藥研究與國際醫學研究工作同步。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可采取以下對策:
2.1加強中成藥的藥學分析,詳細調查引起中藥毒副作用的成分。中藥中藥物的種類多種多樣,有不同的化學成分,藥物的多靶點、多層次的相互作用形成中成藥的療效,有可能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詳細分析中成藥的化學成分,可明確界定中成藥的毒性和藥用成分,并將相應的毒副作用成分結合在一起進行治療;
2.2現代中藥藥理毒理學研究深化。近年來,隨著中藥研究的深入,不僅要明確其作用機制和中藥有效成分,還要加強對中藥毒性機理和毒性物質的分析。應用現代毒理、藥理學方法,對中藥毒性及副作用進行分析,明確毒性劑量與治療劑量的關系,掌握其相應的劑量、靶向器官及臨床反應;
2.3深入挖掘中藥疫情,結合實際檢測數據和中藥不良反應資料,對中藥毒副作用數據進行匯總整理。同時利用流行病學方法和機制對其進行調查,了解其副作用及其相互關系,為臨床科學用藥提供有力的保障。
2.4中藥不良反應的實驗分析及臨床研究。國內在中藥副作用方面的研究尚有一定差距。另外,在研究工作中,應進一步加強對中藥不良反應的研究、機制、藥物成分等方面的研究,對中藥不良反應的發生機制、動力學、成分等進行深入分析。深入研究分析中藥不良反應,有助于推動臨床藥學的發展。在醫藥學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有效地解決了中藥安全問題,對推進中藥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3.中藥安全性改善對策分析
3.1加強中藥安全宣傳工作
當前,人們對中藥安全性認識不足。為改善這一狀況,有必要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中藥安全宣傳工作需要加強,安全問題需要相互協調和溝通,這樣才能使中藥進入國外市場,在國外占有一席之地。而作為大眾傳媒,更要樹立正確的中醫觀念,根據中醫的特點,對其利弊進行論述,防止人們誤用它。要堅持科學、真實的原則,不要夸大療效好或含有有毒藥品的藥品。要改變人們對“中藥安全無毒”的誤區,全面科學地認識中藥治療的效果。要想身體健康發展,就必須聽從醫囑,科學使用藥物,避免因用藥不當造成不良反應。
3.2改進處理
要想提高中藥質量,必須對中藥原料進行仔細的研究,才能大大降低中藥的危害。針對目前中藥治療技術不統一、不規范的現狀,需要制定統一的治療技術參數和綜合質量標準。以傳統治療技術為基礎,以科學技術規范中藥提取、切割、治療等全過程的操作。減少中藥的隨機性,提高中藥治療的依從性。綜上所述,我國中藥生產中應大力推行《中藥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建立和完善中藥材種植基地和加工工藝,提高中藥加工水平。
3.3規范臨床使用
在中醫學理論指導下,正確用藥,合理用藥,可以避免臨床安全問題。從中醫學的角度看,疾病的癥狀在寒證、熱證、虛證、實證等方面存在差異,中醫藥的藥理特性在寒性、熱性、溫性、涼性也存在差異。根據患者的疾病癥狀,按照中醫理論配藥,觀察患者病因進行治療。注意藥物的預防措施。對于一些中醫和西醫,由于缺乏中醫知識,為了更好地應用中醫理論,要加強對中醫理論的認識,要通過一系列的方法,如訓練、防止藥物濫用等。另一方面,中藥的配伍性有待提高,中西醫結合不良不僅不能提高療效,而且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根據藥物的療效、作用及不良反應的預防情況,分析中西醫結合用藥是否合理。
結論:以現代循證醫學思想為指導,建立中藥療效安全評價體系。其中,體現中醫證候特征不僅是中醫現代研究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面臨的迫切任務。中藥療效安全評價體系的前提是標準化建設。隨著中醫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引入循證醫學的研究將不可避免地面臨這個特殊的問題。中醫藥學的核心是辨證施治,其辨證規范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楊書琴.患者使用中藥安全性問題的分析與控制對策[J].內蒙古中醫藥.2016,11(09):56-59.
[2]程杰.現代化中藥發展下中藥安全性探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06(34):43.
[3]朱婷,李英鵬,平洋,等. 基于經典劑型科學表征的中藥制劑創新策略[J].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8,20(11):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