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飛 何靜 蔣燕 吳燕
摘要:全科醫師轉崗培訓是目前我國為緩解當前全科醫生數量短缺與規范化培訓周期較長的過渡性措施,是當前加快壯大全科醫生隊伍的有效途徑,是健全全科醫生培養體系,加快壯大全科醫生隊伍的重大舉措,對于深化醫改、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健康中國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回顧我院眼科承擔全科醫師轉崗培訓任務以來的工作,從學員、師資、教學時間等方面進行思考及總結,為未來的教學工作提供改進方向。
關鍵詞:全科醫師;轉崗培訓;體會總結
【中圖分類號】R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381-01
全科醫學是一門面向社區與家庭,整合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以及人文社會學科相關內容于一體的綜合性臨床學科。隨著目前人口老齡化加重、國家醫療衛生制度改革,社區醫學的發展等原因,社會對全科醫師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但目前我國全科醫師處于極為短缺的狀態。為了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緩解當前全科醫生數量短缺的情況,2010年,原衛生部啟動了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工作。截止到2019年,已累計轉崗培訓全科醫生15萬人。但目前全科醫師轉崗培訓重點多集中在內科,外科領域,而在眼科、耳鼻喉科、超聲科等專科性較強的科室培訓時間較短,沒有系統成熟的培訓模式及考核方法,呈現出一種“邊緣化”的現象。(1)我院眼科自2020年開始接受全科醫師轉崗培訓工作任務,現將近一年工作進行總結,以期為今后的工作提供改進完善的方向。
1.學員方面:對于轉崗醫師而言,大部分沒有專業基礎,缺乏眼科專業知識,眼科相關技能掌握差。轉崗醫師多來源于鄉鎮級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體年齡>30歲,知識結構大多較為老化,對新的知識接收較緩慢,而眼科學專業性強,在短期內吸收并掌握眼科專業知識難度大。因此在授課內容上,要考慮到學員的基礎理論水平和接受能力,課程安排需注重針對性及實用性,避免采用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2)同時在教學上還需注意充分了解學員的特點和教學的目的。不同于本科實習生及規范化培訓學員教學,參與轉崗的學員是具有一定臨床工作經驗的基層臨床醫務人員,需注意其未來的工作除了治療的目的外,重中之重還在于疾病的預防上,在教學上要重在幫助其建立連續性醫療保健的意識。
2.時間方面:專科轉崗培訓時間較短。多數學員在眼科的轉崗時間為2周,眼科學知識專業性強,知識點多,不可能在10余天時間內面面俱到地向學員輸出眼科解剖生理及各種臨床疾病的所有內容。同時,由于大部分學員專業基礎本身較差,短時間多內容的知識輸出,學員自身也難以吸收,所以未來如何結合學員本身理論知識水平取舍眼科教學任務也是對帶教老師的一項挑戰。同時因轉崗培訓時間較短,且很多學員原本工作單位缺乏處置眼病的硬件條件,學員在眼科學習的技能知識可能無“用武之地”,部分學員可能因此產生輕視心理。對此應該加強入科宣教工作,明確培訓期間的各種規章制度,增強學員的自律性。
3.師資方面:缺乏相關教學經驗。(1).教學重點可能存在偏差:眼科學教材多按眼解剖順序分章節對相關眼病進行梳理,我科既往教學框架也是按照眼科學教材進行構建,以章節篩選眼科常見疾病及重點疾病進行教學,所強調的是眼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而忽視了全科醫師在基層醫療機構中工作的真正需求,即未來其的臨床工作是面對“全科病人”,他們的工作不是解決單一的眼病。同時基層醫療機構目前大多沒有完備的眼科設備,缺乏多數眼病的治療條件,單純培訓眼科章節知識及眼科儀器使用在基層工作中缺乏“實用性”。教學的重點可放在疾病的診斷識別及準確轉診上。第一是培養全科醫師建立全身疾病與相關眼病的聯系。對于長期慢病管理的病人,如高血壓、糖尿病的病人,要認識到其可能發生相關眼底病變的可能性及嚴重性,從而在工作中可及時向相關病人提出定期及及時到有處置條件的醫院進行檢查治療的意見,能及時轉診此類病人,防止延誤病情。第二是培養學員能準確識別眼科急癥并掌握院前處理方法。如眼部化學傷、眼球破裂傷、眼球穿通傷、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等,上述疾病可嚴重影響患者視力,對患者傷后的工作生活產生巨大影響。學員通過學習,如能掌握正確的處置方法,對于后續此類患者挽救視力、保留眼球具有重要意義。(3)(2).授課方式較為單一。目前我們所使用的教學方式仍主要集中在教學查房、病案討論、小講座等三個方面,教學方法相對老舊,不能有效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未來可考慮嘗試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實施帶教工作。如將PBL 教學、CBL教學、標準化病人教學、導師制等(4、5)等教學方式運用到培訓中,目前已有其他培訓基地使用上述方法進行轉崗學員的教學,顯示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可提高學員的主動學習意識,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3)忽視醫患溝通及醫學人文素養的培訓。目前的教學方式仍以重臨床診療為主,而全科醫師的工作涵蓋的是臨床醫療、醫患關系及人際溝通、社區康復、社區心理衛生、預防醫學及衛生信息管理等六大方面,未來服務于個人、家庭與社區,良好的醫患關系是順利開展工作的必要條件。所以未來的教學工作除臨床醫療能力培養外,還需重視引入增強醫患溝通技巧及醫學人文素養相關的培訓內容。
總之,如何在較短的轉崗培訓期內,結合多種教學方式,凝練教學內容,充分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貼近學員工作實際進行教學,讓學員掌握與未來臨床工作相切實相關的眼科學知識及操作技能,是將來教學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趙剛,郭遠瓊.區縣全科醫師培訓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中國農村衛生,2016,(11):17-18.
[2]沈國星.全科醫師崗位培訓工作的幾點體會[J].中國全科醫學,2005,8(13):1048-1049.
[3]王瑾,王雙勇.有的放矢:全科醫師培訓過程中眼科輪轉學習的初步探索[J].眼科學報,2020,35(1):64-68.
[4]蔣曉剛,倪鋒,惠鵬宇.PBL教學在全科醫師培訓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9,37(12):29-30,32.
[5]宋彩萍,祖媛媛.導師制在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眼科輪轉中應用探索[J].東方藥膳,2021,(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