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嬌
摘 ?要:語文學科中朗讀訓練一直是必不可少的。為了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從小學就開始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教育部門更是提倡多讀書,讀好書。小學是學生對學習的初步認知階段,閱讀部分的主要來源也是在課本上,對于剛剛進入學校的小學生來說,朗讀還存在一定的困難,會遇到一些有難度的生字詞,這就要求老師要細心更要有耐心,以積極的態度為學生做解答。
關鍵詞:朗讀訓練;重視基礎;評價引領
一、讀準字音,讀好詞語和句子,循序漸進,逐步打好朗讀基礎
小學語文課本的第一課就是《我上學了》,引導學生明確定位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要做到愛國、愛人民、擁有民族使命感。這一課,以圖片的形式呈現,使得學生很容易接受。圖片上有標志性建筑物天安門,國旗,不同民族服飾的小朋友,閱讀的第一步就是先要看到要閱讀的內容,閱讀的意義很廣泛,不單單是指文章。閱讀解析就有很多種,其中“看,察看”是在閱讀二字中的解釋。閱讀首要組成就是先會看,能看明白能看懂,就能理解其中的含義。
二、利用范讀和領讀,融入情感,傳染語感
小學語文課堂對于學生來說就是按照老師的讀法去讀,學習老師的語言、語氣,是一個模仿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為學生做示范,帶領學生讀書,體會書中的意境,讓學生在老師的情緒帶動下更完美地理解文章中的情感,融入其中。
三、多形式朗讀,激發學生朗讀興趣
(一)情景模擬
情景模擬閱讀方案可以觀察到學生的閱讀表現力,讓老師更好的因材施教,取長補短。小學生的課文多以寓言故事,景色描寫為主,教材也是抓住了小學生對情景的喜愛和接受度更高這一特點,較多地運用寓言故事來啟發學生。在故事情節中學生學到勞動精神,不服輸的精神,拾金不昧的美德,老師完全可以把這些寓言故事情景再現,讓學生模擬表演,增添課堂內容的多樣性。
(二)競技式教學
各類賽事活動對人員技能要求都是高標準的,在競技中可以激發人的斗志,獲勝的喜悅可以刺激人的動力,每一次表揚和贊賞都會讓人信心滿滿。小學生的心靈是純潔的、完美無瑕的,在比賽中得到的喜悅也是更加純粹。
(三)韻律閱讀
自古就有唱詩一說,可見音樂旋律和語文是息息相關的。教師應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播放一些唱詩的片段,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律感、釋放天性。配合悠悠的旋律朗讀課本上的文章,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增加課堂趣味,大大提升學生對閱讀的向往。
總之,在語文學科教學中,閱讀是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先看懂讀懂,再去發表觀點言論才有更高可信度。閱讀量積累越多,言談表達才能更流利,更容易被社會接納,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能力也會提高。做到閱讀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厚積薄發。
(責任編輯:向志莉)
參考文獻:
[1]朱亞麗. 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探究[J]. 考試周刊,2018(47):58.
[2]呂獻英. 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改革方法探究[J]. 神州,2017(2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