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愛華
摘 ?要:本文立足疫情背景下線上教學的實際,客觀分析了線上教學的優勢與不足,結合自身的實踐探索,提出了優化、實化、深化線上教學的關注點和現實路徑,對于疫情防控常態化與信息化條件下線上教學的完善與發展有著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線上教學;優勢與短板;優化改進;資源利用;學習質效
一、線上教學的優勢與短板
(一)線上教學的優勢
首先,線上教學突破了地域限制。老師和學生只要通過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就可以開展教學活動,解決了因疫情而不能出行、聚集的問題,師生在家就可以完成教學任務。并且,居家學習相應減少了路途上的時間,提升了學習效率。其次,線上教學優化了現代學習方式。當下網絡資源豐富,可供選擇的平臺也很多,很多平臺都有課程回放功能,如果學生在直播時間無法參與學習,可以通過回放上課視頻自主學習,使得學生學習知識的途徑更為廣泛,尤其是對一些能夠嚴格自律的學生來說,其參與線上自主學習,效果會更好。第三,線上教學有利于加強課堂管理。通過網絡視頻授課,實現了老師在線實時監控,避免了傳統課堂上老師頻繁維持課堂紀律的時間與精力“損耗”,提升了時間的利用率。并且,由于居家學習,部分家長也同步參與了學生的學習進程,使得他們對孩子的學習有了深入的了解,還能發揮應有的監督約束作用,有利于增強學習效果。第四,線上教學改進了教師的教學方式。此次因疫情而開展的網絡教學是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一次檢驗和提高,促使教師勇于上陣、主動取經,共同學習,無論是釘釘直播、騰訊課堂,還是班級優化大師、QQ在線,都要求老師能熟練掌握。老師在探索的過程中,通過互聯網獲取到一些優質的教育資源,例如微課、短視頻、教學課件、習題庫等,豐富了教學資源,對其教學水平的提升有很好的推動作用,促進了教師的“再學習”。
(二)線上教學的短板
在看到優勢的同時也要看到,網絡教學大面積推開,也有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目前線上教學還存在如下問題:首先,網絡學習容易激發孩子們的“網癮”。網絡是把雙刃劍,在借鑒學習的同時,有些內容也良莠不齊,雜亂無章,如果不進行合理的取舍和有效的管控,學生們在正常的學習范圍之外,難免會主動或是被動地涉獵一些不健康甚至有害的信息,對其自身造成傷害。其次,教師的角色變成了單向的“網絡主播”。由于老師多數是初次接觸線上授課,對于平臺的使用處于摸索階段,教師的角色變成了單純的“主播”,缺少現場教學的師生互動,即便老師講得繪聲繪色,但學生看久了會產生疲倦心理,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三是缺乏對學生的有效管控。因為沒有了現場教學,老師無法約束學生,如果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差,聽課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出現玩游戲、聽音樂,甚至出現中途離開課堂的現象,也無法及時制止,這樣的教學效果注定很差。四是線上教學課堂學習氛圍不足。線上教學教師無法在課堂上進行巡視,無法直觀面對學生的學習狀態,更無法開展現場問答或者小組討論,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遠沒有現場教學效果好,這樣的課堂顯得冷冰冰,沒有教室里那種熱烈的學習氛圍。五是教學效果得不到有效保證。線上教學過程中,學生缺乏老師的現場指導,老師也不能及時發現學生的存在的問題并做出指導,學生容易走彎路。同時,課后反饋效果差,學生課后作業很容易敷衍、抄襲、借助搜題軟件完成。另外,線上教學對學生視力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二、揚長避短優化完善線上教學的現實路徑
通過疫情以來的線上教學實踐,老師、家長、孩子三方的體驗都有了一些感知和思考。一方面,小學數學老師承擔在家給所在班級授課的任務,另一方面,高中生的家長能全程見證和參與了自己孩子在家學習的過程。總體感覺到,在實際線上學習過程中,上述三方的主動性、積極性、自主性都有一個不斷調適、亟待激發的過程。根據體驗,當前應該關注以下四個方面,力求線上教學質效最大化。
一是合理安排時間,發揮家長作用。在疫情防控時期,學生和家長都窩在家里,時間怎么安排問題都不大,因為家長可以時刻監督孩子參與線上學習。但隨著各行各業都開始復工復產,家長們都各歸其位,若要安排網課,勢必得傾斜于家長在家的時段。學校還要考慮家庭有沒有電腦或是上網條件的實際情況,如果就靠一部手機開展線上學習,那學習效果難免會打折扣。
二是科學設定時長,宜短不宜長。線上學習時間長了,對孩子的視力影響非常大。在電腦、手機上學習,因為沒有了老師的提醒、同學的監督,學生的注意力也不容易長時間集中。鑒于目前疫情仍處于時有反復的現實情況,線上教學也許將成為新常態,那么,在教學時長的設定上,就應該吝嗇一點,有舍才能有得。
三是加強教師培訓,提升實操能力。新冠肺炎疫情下,有些學校的管理層對于線上教學的組織形式還是從頭腦中既有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出發,要求教師按統一制定的課表及模式上課。殊不知,老師在新的考驗面前,其實都是新手,確實存在無法適應、不熟悉的問題。因此,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對老師進行線上教學的技能培訓顯得不可或缺。
四是注重方式多元,高效利用資源。為了應對疫情,做到“停課不停學”,各級都積極開發了多種教育教學資源。這些資源,不一定都適合每一所學校使用,但從質量上講,由于師資水平的差異,總體上可能比教師的平均授課質量要高,所以,應該重視這些資源的收集和利用,提前推送給學生,力求利用效果最大化。
三、未雨綢繆提升線上教學的有效性
當前,國內疫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學校的教學秩序基本得到正常恢復,但國際上的疫情仍然十分嚴重,外防輸入的壓力還是很大。鑒于此,學校一定要樹立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將線上教學的研究與優化進行到底,隨時做好網上開講的準備。從前述的線上教學的優缺點及幾個關注點延伸開來,本研究認為進一步優化、深化、實化線上教學,應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從以下四個切入點發力:
一是抓思想教育,促進學生立德樹人。學生居家學習,學校思想教育跟不上節拍,學生的監管幾乎交給了學生家長,由于現階段家庭教育缺位、缺失,學生叛逆心理嚴重,對父母的教育存在嚴重的抵觸心理,因此班級的思想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學校可以以班級為單位,由班主任組織學生對本周的線上學習進行總結,結合學科人文主題及時政加強學生的品德教育,落實立德樹人目標。
二是抓資源整合,促進優化教學設計。網絡上的教學資源非常多,教師應結合班情和學情認真備好課,對微課、習題、知識拓展、課后訓練等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篩選和整合。備課過程中要針對教學環節進行科學有效的設計,布置自主學習任務,直播教學重難點,借助家校群、班級群批改、抽查、評價、作業,減少不必要的教學環節和重復的教學設計。
三是抓思路模式,促進教師當好“導師”。線上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避免單純的主播表演、學生收看的模式,力求轉變為網絡“導播”,讓學生跟隨老師的指導參與教學互動。根據實踐經驗,可以圍繞“自學感悟——聽講釋疑——鞏固訓練——批閱輔導”的思路,授課過程中盡可能加強師生互動,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專注度。
四是抓線上教研,促進教學提質增效。學校要建立有效的網絡教研機制,以教研組為單位定期開展網上教研,研討教學方式,分享授課技巧,對于網上教學出現的各種新問題要有預判和解決方案;要經常性地和教研員保持網上溝通并接受專業指導;也要強化和其他學科教師的線上交流研討,借鑒一些可行的線上教學舉措改進線上教學行為。
(責任編輯:鄒宇銘)
參考文獻:
[1]周燕,桑嬋. 關于線上教學的幾點思考[J]. 科技經濟導刊,2020,28(32):112-113.
[2]徐杰芳,李繼祥. 對線上教學的幾點思考[J]. 國際公關,2020(12):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