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泳橋

摘 ?要:探究活動的證據很大一部分來自學生的實驗記錄,從另一個方面提醒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對實驗過程中的數據及時收集和記錄。在學生的拓展性探究實驗中,應該有完整的實驗記錄。那么何謂拓展性探究實驗記錄呢?拓展性探究實驗記錄是指學生在親歷各種探究活動的過程中,以各自獨特的思維形式保存下來的,既能體現知識獲得,又能體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科學實踐記錄。
關鍵詞:真記錄;科學素養;實驗記錄本;循序漸進
讓學生經歷科學,體驗科學,理解科學,一直是小學科學課程改革的主題。那么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記錄習慣,做“真”記錄呢?
一、給每個小組準備一本科學實驗記錄本
從科學實驗記錄中,可以獲得很多學生學習科學的信息,每一本探究實驗記錄本都承載著一個孩子多彩的世界;從探究實驗記錄本中,可以看到很多孩子科學素養提升的痕跡,每一本探究實驗記錄本都記載著一個孩子成長的足跡。為此,為學生準備探究實驗記錄本記錄學生自己的研究足跡,在科學學習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以前在的科學課堂上,總是能夠看到老師給學生準備好科學實驗記錄單,在實驗的過程中,利用老師準備的實驗記錄單進行記錄,但課后發現,這些科學實驗記錄單并沒有被學生所重視,課堂上記錄完了,課后就不見了。有了專門的探究實驗記錄本,學生的成長足跡就被完整地記錄了下來,這樣探究實驗記錄才真正起到了作用。老師也可以隨時查看學生的科學實驗記錄本,從記錄本中看到學生在記錄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而進一步改進學生記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讓記錄做得更有效。
二、實驗記錄要做到循序漸進
三年級的學生由于識字量和詞匯量都比較小,又是剛剛接觸科學學習,讓他們自行記錄困難比較大。引導學生有效地建立自己的探究實驗記錄的方法,主要以引導學生填寫記錄單的方法為主。老師在布置學生在家進行科學小實驗前,給學生設計好實驗記錄單,學生用最簡單的方法把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及數據填寫在老師設計好的記錄單中。
在試教“神奇的水”這一單元的《水中放物》一課,教師可設計這樣一張實驗記錄單。
實驗表格設計簡單,學生一看就明白了,他們只要通過實驗,把自己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用最簡單的數字進行記錄,學生容易記錄,也會樂于記錄。學生也可以用一些簡單的圖示、簡短的文字描述、數據資料的粘貼等形式進行記錄。隨著學生記錄能力的提高,他們不再滿足于填寫記錄單,他們的觀察更細致了,想法更多了,就需要引導學生意識到這些也是探究實驗記錄單中可以記錄的內容。到了四年級,教師就逐步告訴學生可以運用記錄單的背面或者其他空余的地方來說明和記錄額外的觀察結果。
三、對學生的探究實驗記錄進行合理的評價
探究實驗記錄能力的發展需要得到評價的支撐。為此,對學生探究實驗記錄的評價尤為重要,需要通過具體的文字落實在每一次實驗記錄的評價指導中。課外的探究實驗,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就顯得尤為突出。
(一)評價的節奏有疏有密,先密后疏
低年級是學生接觸探究實驗記錄的初期,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以交流評價為主,以集體交流反饋評價為核心,評價節奏快,幾乎落實到每一次的實驗上,給學生的指導也十分明確。到了高年級,學生的記錄能力逐漸提升,教師鼓勵學生平時要更多地將記錄本帶在身邊,可以隨時記錄發現和想法。
(二)評價的指導立足現象,關注本質
對記錄進行評價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記錄能力,促進學生對科學本質的理解。
低年級的評價主要關注的是能否將觀察到的信息記錄下來,有沒有新的記錄方法。到了高年級,記錄的評價更多的是關注記錄的結果是否清晰、完整;記錄細節是否準確;記錄的能力是否提高;是否有很好地形成假設的能力;是否把探究實驗記錄本作為獲取信息的來源;是否對記錄進行整理和解釋等等。
(三)評價的方式做到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相結合
學生持續進行實驗記錄的動力最初來自外界,當學生在課外探究中體會到成功和快樂時,就會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所以,老師在充分肯定了孩子課外探究的成果時,要創設學生間充分交流記錄的機會,讓學生進行分享。交流的學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評價的學生獲得了思考和改進的方法。進一步使記錄能力得到了提高。
做好“真”記錄,能有效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不可能僅靠教師的講解獲得,必須在相應的實踐活動中才能得到發展。學生將在動手做的過程中形成的內部思維語言轉化成書面文字或圖畫形式,再在交流匯報中反饋成口頭語言,此間獲取的信息亦能得到更加完善的處理。
(責任編輯:陳華康)
參考文獻:
[1]王薦. 為提升學生科學素養而教[J]. 江蘇教育,2018(27):71-73.
[2]鄭雙. 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J]. 教師,2021(04):51-52.
[3]張玲. 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A]∥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三)[C]. 福建省商貿協會,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