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婷婷
教智融合背景下,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揮電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創設語用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基于電子白板開展言語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一、創設生動情境,激活學習熱情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從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充分發揮電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身到言語實踐活動中,不斷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比如,在《金色的草地》(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一課教學中,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電子白板呈現蒲公英的各種形態,引導學生感悟美麗的蒲公英;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情境,自主觸摸屏幕,體驗感知花朵“張開”和“合攏”時的場景,以及蒲公英由金色變為綠色的情景。通過這種交互式體驗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熱情。值得肯定的是,學生基于電子白板創設的真實情境,體驗到認真觀察的重要和觀察發現的滿足,習得了仔細觀察的方法,深入理解了文本的中心。借助電子白板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想象,比教師純粹語言講授效果要好,可以吸引學生深度參與文本的閱讀體驗。
通過電子白板支持語文閱讀教學,可以圍繞學生的學情,遴選學生能夠理解并樂于接受的學習資源,引發學生的共情,讓主動學習真正發生,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習效率。
二、優化學習內容,引導感知體驗
由于電子白板具有傳統黑板所無法比擬的眾多功能,有助于化解傳統教學中的許多教學困境。例如,電子白板的板書功能比傳統黑板更加形象:教師借助感應筆書寫,好比在黑板上板書一樣輕松。更具有優勢的是,電子白板的板書內容可以自主保存,及時轉發給學生,也可以分類整理成課程資源包,供學生自主復習使用。
例如,在《清平樂·村居》(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一課教學中,教師依據詞的情境和情節,通過電子白板,再現了江南農村優美寧靜的自然風光以及一家五口其樂融融的生活狀態。教師運用簡筆畫逐一描摹出潺潺的溪流、低小的茅屋、溪水邊青青的小草,在這寧靜和諧的風光中,一對白發蒼蒼的老夫妻悠然自得地喝酒、聊天。尤其令人稱道的是,三個孩子個性鮮明,有的在田里鋤草,有的在編織雞籠,還有的在剝蓮蓬,形象逼真,躍然紙上。教師一邊繪圖,一邊標上關鍵詞語,圖畫和文字相互補充,引人入勝。這種個性化的板書,及時保存下來,讓學生課余細細品味,可以促進學生深入品讀詩文,提升古詩文學習的有效性。
此外,電子白板自帶的許多實用功能也可以幫助教師在教學中進一步教學內容,比如借助錄音、成像等強大功能,把閱讀文本轉化為有聲有色的視頻或聲音呈現給學生,更具現場感,可以把抽象的學習內容形象化,從而不斷提升語文學習效率。
三、活化教學策略,促進深度閱讀
和傳統黑板相比較,電子白板圖文并茂、有聲有色,功能強大,可以營造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更容易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要靈活運用標準、動畫和隱藏等功能,引導學生聚焦教學重點,開展相關言語實踐活動,促進深度閱讀,不斷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圓明園的毀滅》(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一課教學中,學生難以理解作者為什么濃墨重彩刻畫圓明園昨日的輝煌。假如教師只是單方面地講解,難以觸動學生的內心,如果只是呈現視頻或圖片,也不能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教師可以充分發揮電子白板的探照燈、拉幕和標準等強大功能,引導學生走進圓明園昨日的輝煌,通過探照燈功能引導學生把目光聚焦到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的暴行,深入體驗侵略者的兇殘和霸道,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同時,把圓明園昨日的輝煌和今日的被毀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感悟作者對比的寫作手法,濃墨重彩刻畫昨日輝煌,是為了突出圓明園毀滅后的悲痛之情,對敵人的恨以及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實踐證明,靈活運用電子白板自帶功能,可以活化教學策略,促進學生深度閱讀文本,體會文本主旨,突破教學難點,讓語文學習更加高效。
四、注重拓展延伸,拓寬學生視野
教師還可以充分發揮電子白板翻頁、拖放等功能,隱藏文本、視頻和聲音,豐富課堂學習資源庫,拓寬學生視野,在拓展延伸學習中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主題是“重溫革命歲月”,安排了《七律·長征》等四篇課文。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電子白板構建和單元主題密切相關的紅色經典文本資源,包含長征時期、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或抗美援朝時期的英雄故事。學生學習時可以自主選擇喜歡的文本、視頻或圖片,潛心閱讀,深入體驗,走進那段崢嶸歲月,走近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感受偉大的英雄精神。
教師可以把和課文相關的各類資源整合到電子白板資源庫中,實時分享,引導學生泛在學習,讓自主學習真正發生。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電子白板的交互優勢,創設教學情境,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言語實踐活動,不斷提升語文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