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紅義
摘 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展開數學知識的學習,使其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得到有效的培養。教師應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以對話形式了解學生的學情,并基于學生的學情改進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促使學生感受充分的尊重,從而在愉悅、健康的學習氛圍中進行自我能力的提升。在此,就如何利用對話教學理論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進行探究。
關鍵詞:對話教學;高效課堂;小學數學
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時依舊采用口述的形式展開知識的傳授,而學生只負責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這種教學形式使教師不能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學情,而學生亦不能高效地掌握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導致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無法培養的狀況。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對話教學理論來展開數學知識的傳授,如此方可彌補以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不足,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保障。
一、小學數學對話教學理論的意義
由于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足,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對話教學的形式展開教育教學活動,改變以往“一言堂”式的教學形式,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話教學以增加師生間的溝通交流為前提,使學生能在和諧、平等的學習關系中提高學習效率。通過溝通可以使教師掌握學生的學情,幫助教師及時引導學生;在溝通過程中,學生同樣可以了解教師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
對話教學應遵守相應的原則:對話教學應建立在師生間平等的相處模式下,并且教師應具有足夠的耐心來傾聽學生表達的內容;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應注重師生間的互動,如此才能使對話教學發揮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
二、小學數學對話教學的實施辦法
(一)創設有效的對話教學情境
為學生創設對話教學情境,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角的度量”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我們所佩戴的紅領巾有三個角對吧?”學生:“是的。”教師:“那為什么有的角比較大,有的比較小呢?”學生:“是因為角度不同,所以角的大小不同。”此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懸念問題:“那怎么知道紅領巾每個角的度數是多少呢?下面我們就學習如何測量角的度數。”這種趣味性的對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積極探究知識;在對話過程中,學生通過與教師的交流,可以使自身積極的情感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其在課堂中的學習效率自然得到有效的保障[1]。
(二)設計具有科學性的對話教學話題
教師通過設計具有科學性的對話教學話題,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參與交流的積極性,促進對話教學質量的提高。在教材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容易使學生混淆的知識,造成學生解題時的困擾。教師可以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對話題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例如,在教學“分數加減法的應用”時,老師可以設計教學對話話題:有一堆重4斤的草料,小羊第一天吃掉了草料的,第二天吃掉了草料的,問最后剩幾斤草料?(2)同樣是一堆4斤重的草料,小羊第一次吃掉斤,第二次吃掉斤,問最后剩幾斤草料?請問兩種題目的解法有何不同?學生通過兩種題型的對比能準確得出正確答案:第一題小羊一共吃了草料的,還剩1斤草料。第二題小羊一共吃了斤草料,還剩3.25斤草料。兩種題型的對比使學生可以精準地掌握知識,不會在運用時出現混亂的現象。通過這種具有科學性的話題內容,可以充分調動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興趣,促使學生更精準地掌握數學知識,并在解題時合理地利用知識[2]。
(三)以小組對話討論形式提升學習效率
為學生安排學習小組展開知識的學習,是增強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辦法。教師安排相應的學習任務,小組間以討論的形式進行任務的完成。在討論過程中,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并組織語言將自己的想法進行表達,可以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辯證能力得到培養。在學生進行對話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與其思維方式使教師找到行之有效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數學思維能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為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安排小組之間以競爭的形式來完成學習任務。哪組學生完成得既快又好,便可得到相應的獎勵,使學生感受競爭學習的快樂。這種積極健康的學習環境,能使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從而展開更高效的學習。
三、結語
以往的數學課堂教學形式,使教師無法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情,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教師應摒棄以往的教學理念,將對話教學理論滲透小學數學課堂中,以提高師生間的交流為前提,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知識的學習。這種對話教學方式有效地確立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地位,是符合生本教育理念的。通過對話教學的方式,不但可以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教學設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使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心憶.把脈診問開方:試論如何在對話教學中構建起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30):149.
[2]楊佳麗.論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 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4(z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