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
摘 要:初中語文最重要且最難的教學內容就是閱讀部分,而實際上閱讀可以提高初中學生的寫作水平,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最佳途徑。如果教師能夠利用好閱讀教學課堂,幫助學生以閱讀促寫作,讓學生通過閱讀熱愛寫作,將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能力和素養,幫助學生在考試中取得佳績。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促進寫作;途徑研究
寫作是一項檢測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教學活動,寫作能力的培養要從多個維度進行日積月累的培養,不可過于心急,也不能沒有章法,教師最重要的是利用好閱讀教學的課堂時間和內容,幫助學生建立寫作的興趣和自信,讓學生學會寫作,掌握基本的寫作方法,從而提升語文綜合素養。
一、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大部分一線語文教師是根據教學大綱,精心備課,通過固定教學模式來傳授寫作思路,但是很多學生由于自身語文素養的薄弱,無法吸收教師課堂閱讀教學內容,導致在寫作的時候無話可說,無處落筆。久而久之,學生欠缺對寫作的自信,只是停留在背誦篇章模板的思路下應付各種語文考試的寫作需要,實際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沒有進步。這樣的局面必須引起教師和學生的重視,要互相配合提升教學效果,探索閱讀促進寫作的新型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學會寫作,逐步掌握基本的寫作方法。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促進寫作的意義闡述
教師通過直面學生的問題和困境,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通過運用創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愛上閱讀,愛上寫作。通過不斷地教學實踐,教師向學生提供豐富優質的閱讀教學內容,讓學生經過一系列的熏陶之后,潛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性格和積極的價值觀,為學生將來的身心發展奠定基礎。豐富的閱讀素材是學生開展寫作的基礎素材,為學生在寫作時寫作素材匱乏掃除了障礙,節省了寫作時間,有利于學生寫作成績的提高。
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促進寫作的途徑探索
(一)以閱讀為基礎,開展仿寫指導和訓練
閱讀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立足學生的實際水平開展教學,對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給學生提供一個階梯性的寫作訓練途徑。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必須讓學生做好閱讀預習工作,讓學生自主解決閱讀中的簡單問題,節省課堂時間,給教師充分的時間解決閱讀中的重難點問題。同時,在閱讀教學時,必須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化探討和思考,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最開始可以先以仿寫起步,然后根據寫作能力的提高進行進一步的難度提升訓練。
比如,在教學部編版初中語文《故鄉》時,分析文中人物閏土、楊二嫂的形象,探究人物的變化以及發掘變化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學習本文的閱讀重點,同時通過閱讀教學的分析和講解,讓學生掌握文中對比手法的作用。教師通過帶領學生一步步精讀文章,得出這樣的板書總結:閏土是小英雄,又是個“木偶人”;而楊二嫂好比豆腐西施,又像個“圓規”,兩個人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性格,老實巴交的閏土和自私奸猾的楊二嫂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有不同的命運,兩個人都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且深受社會的各種磨難。作者的態度不是直接表現出來的,而是通過對人物的典型性格來暗地里映射出來的,這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態度和情感。在那樣一個秩序混亂的社會里,廣大人民是不可能有好日子過的,人民只有通過抗爭和奮斗才能打破舊社會的秩序,建立一個新社會和新秩序。文中對人物的性格典型描寫都散落在各段的具體描寫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勾畫后,作為人物描寫的借鑒,進行仿寫。
(二)以閱讀為引子,強化寫作的構思訓練
閱讀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也是打開學生視野的好切口。學生在知識有限和閱歷有限的情況下,必須通過大量閱讀來了解社會以及人生百態,更需要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跟隨教師的引導和講解思路,學會分析文章的基本方法,學會自己理解文中簡單的內容,對文章的寫作思路和技巧學會總結和反思,從而為更好地開展寫作打下基礎。
比如,在教學《背影》時,教師要讓學生學習朱自清的謀篇布局方法。開篇作者就用一種抓住讀者心理的技巧,讓讀者體會文章的整體感情基調。文章的具體開展中也沒有使用過多的文字來表達自己對父親的感情,也沒有在文章中一直說自己內心的自責和后悔的情感,相反作者用了一種抓住寫作中心的巧妙方式,間接地表現出父子之間的感情。教師在分析文章時,要注意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結合本文,借鑒作者的寫作方法。如何立意、如何謀篇布局、如何進行文章的具體描寫、側重描寫以及如何掌握描寫的詳略,都是對學生寫作的一種鍛煉。
閱讀教學可以看作是寫作的基礎,學生必須充分理解閱讀素材,完成對作者寫作技法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寫作實踐。讓學生有積累,有寫作思路,有寫作技巧,為學生更好地寫作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陳燕艷.以閱讀輕推寫作大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開展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81):29-30.
[2]蘆蓉楠.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融入閱讀教學中的策略分析[J].語文教學,2020(8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