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泳詩

摘 要:STEM教學模式是一種與傳統教學不同的新的教學理念,打破了原有的基礎教學思想與方法。然而當前初中STEM教育還處于初級階段,許多教師與學生都沒能真正認識到其強大功能,因此通過利用STEM課程設計實現“酸奶創新制作”的教學,以期為STEM課程設計與實施提供可供參考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STEM課程;設計與實施;酸奶創新制作
一、STEM教育在學科教育中的重要性
1.STEM教育可以更好地促進課程的整合
STEM教育理念是基于美國強調的融合科學教育的基礎上進行的一門學科改進教學方式。在學科教學過程中,將生物作為生活主題的模式來融入學科中,將生物的知識點教學延伸到科學、生活、社會的各個方面。在培養學生生物思維和創新理念的同時,讓學生能夠將生物與生活緊密相連。為此在STEM教育理念下完成課程教學也可以有效突出學科的特點:第一,在設置課程的過程中與一般的課程相比較更趨于合理化;第二,在注重學習興趣培養的過程中,課程有較大的彈性;第三,在生物科學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第四,將計算機應用到生物科學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在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過程中搭建解決問題的平臺,借此能夠充分融合多學科的知識,在討論問題過程中對這一問題進行立體化的理解。
2.STEM教育可以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
利用STEM教育理念可以幫助學生實現多學科的知識融合,通過這種融合幫助學生提高對事物內在聯系的分析能力。在初中的傳統教學中,分數依然是重要的部分,然而,新課標要求讓學生通過學科之間的聯系來完成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生的分數自然而然也會提升,通過STEM教育對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分析。
二、基于STEM教育下的“酸奶創新制作”課程設計
1.完成“酸奶創新制作”的三維目標的設計
(1)知識與技能:明白發酵的原理,同時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些需要發酵的過程。
(2)過程與方法:通過科學探究完成“酸奶創新制作”的自動發酵,并且了解酸奶的名稱、成分、保質期。同時了解為什么有的酸奶稀,有的酸奶稠?通過實際討論來分析喝酸奶真的能減肥嗎?什么時候喝酸奶最科學?不同人群每天的酸奶攝入量的合理值是多少?通過對酸奶進行理論上的理解,幫助學生完成對酸奶理論上的認識,并且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小組討論等多種學習方法完成對酸奶的基本認識。
2.教學設計思路
在“酸奶創新制作”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理解、分析與交流。
(1)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
要求學生提前預防“酸奶創新制作”的全過程→要求學生在生物課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觀察,同時要求學生想到就問,并且在問的過程中能夠思考→小組討論時間,這時可以讓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回顧舊的生物知識,同時讓學生感悟生物的發酵過程→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歸納“酸奶創新制作”過程中的應用原理,其中包括“酸奶創新制作”過程中的促進內因與外因→讓學生能夠陳述出“酸奶創新制作”的過程與感悟,同時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能自由提問。
(2)設計說明
①本設計主要是以幫助學生提升對生物的學習興趣為基本理念,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思維方式,要求學生能夠在關心生活問題的同時多提問題、多思考。
②利用所學的知識通過發散思維對更多的知識進行預判斷,在鞏固舊有知識的基礎上,能夠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③通過“酸奶創新制作”,完成對知識的學習與貫穿。對在實踐中衍生出來的知識進行提問,從而有效實施STEM教育思維模式。
三、教學反思
通過此次“酸奶創新制作”的STEM教育的開展,基于生物課程教學的基本原理,在激發學生生物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利用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在關注生活問題的同時,也能夠多提出問題,在提高學生質疑能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多思考,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生物科學知識對未知問題的結果作出相應的預判斷,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實現課堂問題的解決。
參考文獻:
[1]林建芬.中學化學STEM十堰的教學設計與實施:以“制作氫氧燃料電池”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8(2).
[2]韓寧,王功伍,范麗仙.基于STEM理念的師范院校課程設計研究:以“中學生物實驗教學”課程為例[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