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飛


摘 要:切實抓好電視節目聲音制作質量控制,能夠使節目效果達到更好的境界與高度,給人以更好的視聽藝術感受,加深觀眾對于節目的印象,更好地實現信息傳達作用。對此,文章就電視節目聲音制作技術質量問題與相應控制策略予以簡要探討,以供眾廣電業界同仁借鑒參考。
關鍵詞:電視節目;聲音制作;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TN9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1064(2021)07-046-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7.023
1 電視節目聲音制作技術質量問題分析
電視節目的聲音制作主要有三個階段,即前期階段、同期階段、后期階段,在這三個聲音制作階段,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聲音質量問題,且不同階段表現的問題也不盡相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
1.1 前期階段
節目制作前期,錄音技術表現出來的問題主要有:音樂錄音技術問題??啼汣D光盤的電平超標,存在嚴重失真的情況;伴奏與演唱不一致,兩者出現分離,節奏與旋律合成時比例處理不合理;采用MP3格式的歌曲,數據量壓縮嚴重,僅為CD格式數據量的1/10,音質無法滿足廣電節目的技術制作標準及演播現場的擴聲要求?,F場采訪收音技術問題。話筒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擾聲;音量電平幅度超標,聲音出現一定程度的失真;外界環境干擾的影響,也導致出現一定的干擾聲。紀錄片拍攝收音技術問題。使用一只話筒進行訪談時,訪與談的聲音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對于特寫畫面,如汽車、飛機等畫面缺少動效聲音;未結合不同場景進行聲場變化。
1.2 同期階段
同期階段涉及的聲音技術質量問題主要有:在節目拍攝現場,調音臺麥克風前級放大器信號出現一定程度的失真;部分節目直播時,接收的外場信號經處理后表現為聲像不同步,聲音比圖像超前;節目演播現場,擴聲及反饋音響等設備與話筒存在嘯叫或臨界等狀況。
1.3 后期階段
后期階段較為常見的聲音制作技術質量問題有:噪音處理不到位,影響節目制作的整體音效;因節目制作時聲音控制技術所存在的缺陷,使得信號由放大器輸出返回至輸入端時,音頻系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正反饋產生自激,從而嚴重影響節目聲音的制作質量。
2 電視節目聲音制作技術質量控制策略
2.1 提高節目聲音制作質量
為顯著提升與改善電視節目在聲音制作方面存在的問題,一方面可以從改善聲音頻率特性入手,即采用調音臺上的四段均衡器EQ進行處理;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壓限器對聲音信號電平幅度上限進行處理,或利用混響器對反射聲音時間量進行調整,或利用激勵器對產生聲音的高次諧波頻率進行調整,通過這幾個方面的控制,確保電視節目聲音制作的質量[2]。
壓限器。壓限器即是壓縮器與限制器的簡稱,通過采用壓限器能夠有效將聲音電平信號幅度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壓縮與限制,避免了撿拾到的音頻信號電平變化過強而導致嚴重的過載失真。通過利用壓限器,不僅保證了音頻系統動態范圍的充分應用,確保聲音保持合理的力度,同時又能夠最大限度規避音量電平超出所規定的技術標準要求,從而使聲音信號電平幅度保持恒定的上限。例如,將音頻輸入信號壓縮率設置為4∶1,則之后輸入電平增加4dB,輸出電平僅1dB的變化;若壓縮率設置為6∶1以上,甚至調整設置為∞∶1(無限大)時,無論此時輸入電平增加多少,輸出電平基本不會出現改變,這就是限幅器即發揮安全閥的作用,如圖1所示。壓縮比的設置應結合現場實際,壓縮率設置過小起不到壓限作用,設置過大會造成音樂動態范圍變窄、層次變差,尤其是高頻部分,聲音感受不到“明亮”變化,從而影響節目的聲音效果。
混響器。在電視節目直播時,在不同的場景下,聲音的反射時間也會對電視節目的聲音質量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可通過合理運用混響器,并結合電視節目的場景情況,對反射聲音的時間量予以適當調整,以增加節目直播現場的空間感、距離感,保證經混響器調整后聲音保持一定的細膩與溫柔,使聲音的制作更具真實感。使用混響器時,還要防止因混響器過度調整而影響聲音制作的清晰度。其中,在演唱會等節目的直播現場,合理應用混響器能夠將樂器演奏聲音與歌手演唱聲音進行優化,保留各自的原有音色,使現場聲場效果更加完善。通常,在不同的場景下,對混響的時間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語言類節目的混響時間通常較短,以保證聲音制作的清晰度;音樂類節目的混響時間通常較長,且男聲演唱的混響時間比女聲演唱的混響時間要短,以此來保證音樂的豐滿度與聲音的力度;對于房間面積較小的演播廳,混響時間應適當縮短;反之,則應適當延長。具體場景可結合表1查看。
激勵器。通過采用激勵器,能夠有效改善與優化聲音的高頻特性,調整產生聲音的高次諧波,促使聲音具有更好的清晰度與穿透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使聲音的層次感與空間感更強,甚至能夠使廣大受眾更加清晰地感受齒音,進而更加彰顯不同樂器的音色與特點[3]。
2.2 加強電視音頻系統控制
利用電視音頻系統技術對聲音信號進行控制,應從監看、監測、監聽三個方面確??傒敵雎曇粜盘柌荒艹霈F失真,而且還要保持在規定的動態范圍內。因此,必須要對輸出聲音信號進行時時刻刻的監看、監測、監聽,并注意做好對音源輸入信號、混音合成輸出信號、錄機的帶后信號等三大節點的控制。
音源輸入信號控制。應用調音臺進行音頻控制時,不同通道推子前后輸入信號與輸出信號的監測共有四種形式。第一,通道PEAK燈是指峰值指示燈,燈亮時通常表示信道音頻輸入信號過強。第二,利用通道LED組合條形指示,能夠對輸入音頻信號電平指定dB范圍的動態值進行監看。第三,利用調音臺指針式表頭,能夠對VU平均值的上升區間進行監看,并結合指示情況予以調節。第四,利用液晶屏幕,可實現對數字音頻信號電平的監看,顯示數字音頻信號電平的峰值。
混音合成輸出信號控制。在演播節目中,對于合成的PGM主輸出音頻信號,除了要對模擬的VU表進行監看外,還要對數字的音頻信號電平顯示屏進行監看;除了要對調音臺VU的均值進行監看外,還要對音頻分配放大器輸出音頻信號的LED峰值進行監看。其中,利用峰值表能夠對音頻信號電平上限值進行監看,以免長時間過載而導致設備損壞,VU表能夠對音頻信號動態電平保持的平均值聲音能量進行監看。
VTR錄機帶后信號控制。利用屏幕能夠實時監看演播室所有的磁帶錄像機,以及硬盤錄像機帶后AES-3數字輸出的dBFS數字電平峰值,進而確保實現對演播室節目聲音制作技術質量的實時監看、監測[4]。
2.3 提高直播聲音制作質量
電視節目直播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輕則僅為技術質量問題,重則就可能出現安全播出事故,這就對節目與聲音制作質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具體可從如下三個方面進行控制:
采訪環節。對于主持人、受訪者以及環境動效的收音,可通過手持話筒、無線話筒、機頭指向話筒進行解決;對于風聲對直播聲音造成的干擾,可采用話筒+話筒防風毛衣+手柄籠的方式進行解決;對于運動物體的拍攝,應收錄特寫物體的動效聲音。
配音環節。配音時的人選可結合節目效果,合理控制語速、語調,解說詞應與鏡頭長度相結合。
直播環節。首先,主持人口播出鏡及訪談嘉賓時,均應采用胸佩話筒與桌面話筒來確保直播的安全性,以免轉頭導致聲音不穩。其次,現場電話連線時分解來電與發送聲音,均應采用耦合器予以處理,以有效提升聲音清晰度。另外,對于雙畫面的問題,可通過音頻延時器進行校正,通過適當延時處理來確保聲畫保持同步。
3 結語
如何穩步提升電視節目聲音制作質量,打造“聲畫俱佳”的高品質電視節目,一直是廣大廣電技術人員共同努力的目標所在。對此,應全面理清聲音制作技術質量問題,并予以針對性分析、妥當應對,以真正改善電視節目聲音制作質量水平不一的情況,提升播出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獻江.電視節目聲音制作的技術質量控制問題研究[J].電視技術,2020,44(7):27-29.
[2] 李冠蓉,趙子都.全景聲電視節目制作技術探析與思考——以《夢想的聲音》第二季為例[J].現代電視技術,2018(5):121-125,143.
[3] 朱巖.電視節目聲音制作的技術質量控制問題綜述[J].西部廣播電視,2015(13):210.
[4] 楊晨麟,戴偉琦.音頻技術控制在金帆獎節目制作中的重要性[J].現代電視技術,2016(5):30-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