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鑫遙
1 健身運動APP的定義
健身運動類APP目前分為兩類,一類是健身類APP(keep、每日瑜伽、Fit私人健身教練等),另一類是跑步類APP(悅動圈、咕咚跑步、悅跑圈等)這些APP都有提供運動鍛煉數據記錄、指導用戶運動參與、運動監督、激勵用戶運動鍛煉、引領大眾健康生活方式等共同的功能。目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與成熟,人們的生活與互聯網越來越密不可分。據統計,高校大學生則是互聯網用戶中的主力軍,當今在校大學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機,也為安裝此類健身運動APP提供了硬件支持。此類APP以完善的功能、操作的便捷等功能深受高校學生的喜愛,對于增強青少年體質,激發學生對于體育項目的熱愛有著積極的作用。
其一:科學與專業的指導功能。此類健身運動APP在功能上幾乎是大同小異的,只是各自APP的側重點不同。健身APP和跑步APP里面都融合了大量的運動模塊,都包括了跑步、騎行、健身、瑜伽等常見的一些運動項目,每個運動項目都有著完備的圖片文字講解甚至視頻演示,細化到每個動作、每塊肌肉的發力、每次呼吸的方式。因為其內容和功能會影響到鍛煉者的效果,所以在設計之初會尋找專業的體育團隊,提供理論和實際的指導,經過正確的設計和推廣,從而使使用者通過不斷學習正確的使用方式方法,練習者可以很清晰的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推動個體運動的發展。
其二:用戶數據的記錄功能。用戶在下載注冊健身運動類APP時,會記錄用戶的身高、體重等基礎數據。系統會根據用戶的身體情況推薦適合的運動,并且在用戶每次鍛煉后會自動保存運動數據,便于用戶更加精準的了解自身運動情況,為之后改進訓練計劃作數據支持。
其三:社交互動功能。健身運動類APP都有著成果展示這一模塊,用戶根據自我的需求進行鍛煉,鍛煉完后可將運動成果展示在頁面上,不僅能夠找到興趣相投的朋友,還能收獲他人的點贊,進一步激發用戶的鍛煉興趣。
2 健身運動類APP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2.1 提前預習上課內容
目前健身運動軟件可以作為學生課下提前預習的工具,提前熟悉教學內容,教師能夠在課上更好的查漏補缺,針對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有利于學生不同個體的進步。以健身軟件keep為例,目前該健身軟件已經添加了足球、籃球等更多的體育項目,不僅有專業的文字圖片講解,更有視頻精講,學生可以提前從這些軟件中學習到相對應的體育知識與技能,對運動表象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在接下來具體的體育教學中有針對性的進行聽講,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
2.2 突破時空的界限,反復觀看、練習
健身運動類APP因為它的便攜性,可提前安裝在智能終端上,它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打破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每個人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都有著天差地別的不同,對同一個教學內容每個學生的掌握情況也是不同的,對于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可能只需要在課上的時間就能掌握教學內容,而教學基礎不好的學生就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此類APP里面涉及圖片文字和視頻的講解,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再由教師針對重難點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運動技能和方法。而且APP里面還內置了與健康相關的內容,包括正確的飲食、心理健康等。學生不僅可以通過APP學習相關的運動技能,才能掌握體育相關的衛生知識,這對學生整體體育素養的提高具有積極的意義。
2.3 課后的交流溝通
健身運動類APP的另一大優勢在于實時的在線溝通交流。學生能在APP軟件上及時的回饋學習的情況以及學習的重難點,教師能夠更加完備的了解學生的情況與學習進程,方便在線指導學生,有利于學生個體的進步。目前在線交流主要是以圖片、語音、視頻的方式,對于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在線交流的方式能夠消除他們面對教師的緊張不安感,輕松愉悅的討論氛圍能夠激發他們表達的欲望,教師也能更好的了解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從而根據每個學生學習情況的不同進行指導,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們在這個平臺內可以暢所欲言,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和經驗。教師除了將一些技術動作常見的錯誤在群內分享,糾正學生的錯誤外,還可將體育相關的保健知識,運動起源知識在群內共享,拓寬學生們的知識面。
2.4 找到學習伙伴,激發學習興趣
如今學生普遍存在著“喜歡體育而不喜歡上體育課”的現象,追其根源在于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被迫上體育課,難以達到提高學生體質的目的。體育健身運動類APP因為分為了不同的運動模塊,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具有相同興趣的學生就能組成相同的學習的小組,相互激勵,相互監督,共同進步。有利于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學生在課下利用健身運動類APP進行鍛煉打卡,將打卡次數與體育成績相掛鉤,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2.5 針對不同個體,制定不同的訓練計劃
每個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感知都是不同的,對于體育運動的喜好程度也是不同的。部分學生從小喜愛體育,那這部分學生的身體素質就會較之其他學生會相對好一些,將不同基礎的學生“一視同仁”學習相同的內容,一方面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打擊,另一方面不利于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健身運動類APP能夠針對不同的個體,制定出不同的訓練計劃。例如教師可以對每個學生進行身體素質的測試找到每個學生相對薄弱的地方,對癥下藥。學生可以在課后時間利用健身運動APP進行鍛煉,發展自身素質。學生能夠清晰的感知自身素質的提高,進一步激發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興趣,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3 完善健身運動類APP在高校體育教學運用的對策
3.1 開發者進一步完善APP的功能
APP開發商要鼓勵用戶提出對APP的使用意見和修改建議。如悅動圈等跑步類APP,可在APP里面增加跑步相關的健康知識、合理膳食等模塊。Keep健身類APP增添更多的體育運動,滿足更多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其二:建立激勵打卡獎勵系統。通過每次鍛煉打卡的形式來獲取積分,積分享受到健身的優惠信息或特殊福利,吸引更多的學生進行下載,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APP開發商的收益。
3.2 APP與教育平臺的結合
學校方面加大對APP的投資力度。根據學校的地理位置,配套設施的不同,設計與該校相符合的運動板面。如:北方學校可增添滑雪、滑冰、冰壺、冰球等冰上運動項目。南方學校增加龍舟、帆船等傳統體育項目。其二:與學校的教學平臺相結合。運動成績與學生的期末成績甚至學分掛鉤,學生在APP上鍛煉打卡,教師根據打卡運動情況給予相應的分數。
3.3 提高教師的能力素養
運動健身類APP是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產物,符合了人民對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要求。學生可在運動健身類APP中了解更多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對學生個人素質的提高具有積極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學效果的提高。此類APP的繁榮發展在客觀上對教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在APP上學習的體育知識技能與教師講解發生沖突時,會使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不僅不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還將背道而馳。教師應及時更新自我觀念,提前了解APP的具體功能,發揮運動健身類APP應有的作用。
3.4 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健身運動類APP要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前提下使用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學校要加大對APP的宣傳力度,學生要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并培養終身鍛煉的意識。將不同體質情況的學生編為不同的體育學習小組,針對不同的學習小組布置不同的體育學習任務,這樣能夠更有針對性的發展學生體質。每周進行一次體育考核,成績優秀者可往上一級小組晉升,并且有一定的獎勵手段,而成績不合格者降至下一小組進行練習,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和拼搏的精神。在必要時,可由上一小組對下一小組進行“幫扶訓練”發揮每一個個體的積極性,往更好的方向發展,形成一個良好的競爭和互助的學習氛圍。
(作者單位:吉林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