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誠

目標設置訓練法將訓練目標作為核心,在既定的訓練課時內,將運動的相關知識、技術技能、綜合技術等細分到訓練環節中,有利于訓練控制性。我校將目標設置訓練應用于青少年羽毛球運動,結果表明這種方法有利于提升運動員的網前技術與專項步法水平。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選擇了我校的30名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其中男15人,女生15人。分組采用了隨機方式,分別命名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15人。
1.2 研究方法
針對實驗組運動員采取目標設置訓練法。對照組運動員繼續采用傳統的訓練方法,對比兩種訓練方法的效果。針對網前技術的訓練,將各類技術打進指定區域的練習數量增加20%作為目標;針對專項步法訓練,將左右側跑、直線進退跑、低重心四角跑的練習數量增加30%作為設目標;對于運動員較弱的網前技術和專項步法將增加20%作為目標。對照組運動員沒有具體的目標。
1.3 數據處理
借助統計學專業軟件spss25.0 對調查數據加以統計分析,借助 T檢驗,并實施方差分析。
2 結果
2.1 目標設置訓練提升運動員網前技術的效果
本次研究表明,實驗后對照組運動員的網前技術差異不明顯。對研究組運動員實施目標設置訓練后,除了反手勾球技術變化不大外,其它網前技術與實驗前相關提升差異,如表1所示。
2.2 目標設置對提升運動員步法水平的效果
對照組運動員在實驗后左右側跑、直線進退跑、低重心四角跑速度的變化不明顯。
3 結論
目標設置訓練法有利于達到最優的訓練效果,運動員充分利用對設置目標的內化,主動參與完成整個訓練過程,可以充分發揮運動員訓練的主觀能動性,做到了以目標為引導,以運動員為主體的訓練理念。
目標設置訓練法要比傳統訓練法更有優勢,不單純地依賴教練的指導,可以幫助運動員開拓思維,設置新目標,解決新的訓練問題,還有利于運動員間的交流,在分享中共同學習知識和技能。目標設置訓練法可以讓教練及時了解運動員訓練狀態,及時調整,訓練方向更有針對性。
4 分析
目標設置訓練法充分發揮運動員在訓練中的主體作用,有助于運動員主體作用的發揮。目標設置訓練法應用青少年羽毛球訓練中可以產生績效效應,有利于運動員積累訓練體驗。應用目標設置訓練法開展青少年羽毛球訓練的過程中,根據不同運動員的實際設置明確的、具有挑戰性、切合最近發展區理念的訓練目標,可以讓運動員在完成訓練目標中,產生成就感,而成就感的產生可以促使運動員更加積極投入到新一個目標的訓練之中,可以有效激發運動員參與羽毛球訓練的興趣,產生出績效效應,讓運動員積累出更多的訓練體驗。
5 建議
教練針對目標設置訓練法要科學的安排,明確如何借助有效的訓練模式提升訓練效果。在運動能力提升中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部分進步較慢的運動員在羽毛球訓練中易失去信心,這會導致不能積極主動練習,對羽毛球訓練缺少興趣,因此難以保證訓練效果。教練要針對學校羽毛球訓練的特殊性,充分結合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成績有待提升的運動員要調整訓練內容,幫助運動員找到方法,樹立自信心,以實現主動學習。運動員掌握了方法,對后續的訓練會發揮重要作用。運動能力提升要依據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進行。讓每位運動員都能在訓練中發揮個人的優勢,增強學習的自信心。依據以人為本的理念,羽毛球訓練也要改革傳統的方法,確定新的訓練目標。
其次,在應用目標設置訓練法組織開展青少年羽毛球訓練活動時,訓練目標的設置應讓運動員參與進來,這樣任課教練不但能夠更好的了解運動員的實際訓練需求,而且由于運動員自己設置的訓練目標往往更容易得到自己的認可,所以,讓運動員參與到訓練目標的設置過程中還能夠有效的促進運動員對所設置訓練目標的內化。
再次,在應用目標設置訓練法組織開展青少年羽毛球訓練活動時,在設置訓練目標的過程中,既要有總的目標,同時也要有對應不同訓練層次和不用訓練階段的具體訓練目標。其中,總的訓練目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長期的訓練目標,是訓練期望的最終結果,是訓練活動所最終要取得的成效,其對于運動員的訓練活動的開展具有指導意義。而對應不同訓練層次和不同訓練階段的具體訓練目標。目標定向及目標設置要求教練要做到因材施教,在設置訓練目標時,應根據具體的訓練情況與運動員的實際水平及自身需要,給予運動員更多的訓練目標自主選擇權,提高運動員對學練羽毛球過程的關注,增強運動員練習羽毛球的自信心和興趣,提升運動員學練積極性,進而提高運動技能,促進體校羽毛球訓練和訓練效果的不斷提升。
(作者單位:梅州市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