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昕彤
隨著現代體育科技的不斷進步,運動康復、運動體能等各項輔助項目逐步滲透進網球訓練中,使得球員們的運動能力也獲得了自網球運動發展以來全方位的提升。頂尖網球運動員只有不斷嘗試和打磨適合自身的得分武器才能在當今世界網壇中立于不敗之地。發球技術作為網球比賽中的重要一環,受外界各項客觀因素的影響較小,通過恰當的使用,則是最直接有效的得分方式,它是每一分戰術實施的第一環節,對于每一個比分都發揮啟下的作用。本研究通過錄像觀察法、文獻資料法、分析統計法等研究方法,以參加2021年澳大利亞女子網球公開賽決賽和半決賽的四位女子網球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對他們的發球環節進行了研究分析,并得出以下結論:
(1)四位選手的第一發球落點集中分布在內角和外角。這一點說明,運動員利用第一發球的速度、力量和旋轉優勢積極實施戰術,首先達到調動對手的目的,將接發球方選手調出場地或壓制反手,壓迫接發球選手出現空當。
(2)一區第一發球落點外角分布百分比要明顯高于內角,說明發出高質量的外角球可以把對手調出場外擊球,在對手重心不穩定的情況下無法擊打出高質量的接發球,從而發球方運動員可以將下一拍球擊打到接發球方左手區,或重復落點擊球。
(3)一區第二發球落點主要集中在中路,其次是內角。說明第二發球的優勢略弱于第一發球,在此前提下,就要首先牽制接發球方運動員的薄弱技術環節,通過之后的相持環節再尋求進攻機會。
(4)四位女子運動員在二區發二發時,會選擇將球擊打向接發球方進攻性較弱的反手位,其次是中路,其目的是盡最大可能壓迫接發球方無法發起主動進攻機會。
1 前言
網球運動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孕育在法國,起源于英國王室。隨著20世紀在世界范圍內的快速發展,他逐漸從一項優美高雅的貴族運動轉向了充滿競技性的體育運動。在當今世界網壇中,球員們的打法更具有個性,各項技術環節更趨于全面,強有力的發球不僅讓球員在發球局占據主導優勢,同時也增加了運動員的必勝信心。網球運動員在發球局中利用高質量發球技術可以首先掌握該局的控制權,通過發球速度、旋轉、落點壓制對手的接發球反擊,從而助力下一步的戰術實施。
筆者大量閱覽了有關網球發球、接發球相關文獻發現,當前對于網球發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二發成功率統計分析,忽略了發球是每一分戰術的開始,筆者認為發球技術是運動員在發球局實施戰術的首要環節,對于每一分有啟下的作用,因此應將發球與下一拍回球產生直接聯系。本文對當前世界女子網壇運動員發球落點進行統計研究?;谥皩κ澜鐑炐闩泳W球運動員發球技術的研究進行補充和更新,為今后網球教學和技術參考提供理論依據。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文收集了2021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女子單打半決賽和決賽的錄像進行統計,以比賽中穆霍娃、布雷迪、小威廉姆斯和大阪直美作為研究對象。冠軍是來自日本的大阪直美,亞軍是來自美國的小威廉姆斯。四位女子運動員均為右手持拍,打法方面均為底線型打法。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以關鍵詞“網球、發球、技術、戰術”進行檢索。根據研究需要,查閱了國內外有關網球的論文資料和學術專著,通過互聯網和WTA官網進行相關比賽資料的收集,大量閱讀了體育類期刊和與網球發球相關的專著,清晰地認識了網球發球技術的發展脈絡,為確定本文的研究方向和內容奠定了主基調,也為本文的研究思路提供了科學依據和理論支持。
2.2.2 邏輯分析法
本研究通過歸納總結、演繹等邏輯學原理的應用,有效保證了錄像的統計數據能夠直觀反映發球技戰術的運用情況。
2.2.3 錄像觀察法
收集觀看2021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女子單打半決賽和決賽的轉播視頻,反復對參賽運動員發球技術的運用、發球落點等方面進行了觀察、比較和分析。
2.2.4 數理統計法
通過觀看比賽,將數據挖掘系統采集的數據導入Excel進行數據整理。筆者在統計四位女子網球運動員發球落點時將發球方運動員面對的左、右兩個發球區域各平均分為三等份,即左區內角、左區中路、左區外角、右區內角、右區中路和右區外角,記錄發球方運動員擊打進劃定區域的發球落點,若發球落地后壓在中路區域邊線,則該球算中路球。
2.2.5 比較分析法
根據真實調查和統計的數據資料,采用歸納推理進行比較,找出發球技戰術的運用特征。
3 結果與分析
3.1 一區第一發球和第二發球落點對比分析
通過表3對一區第一發球落點和第二發球落點的統計發現,四位選手的一區第一發球落點集中分布在內角和外角。這一點說明,運動員利用第一發球的速度、力量和旋轉優勢積極實施戰術,首先達到調動對手的目的,將接發球方選手調出場地或壓制反手,壓迫接發球選手出現空當。對比第一發內外角落點分布,外角分布百分比要明顯高于內角,說明發出高質量的外角球可以把對手調出場外擊球,在對手重心不穩定的情況下無法擊打出高質量的接發球,從而發球方運動員可以將下一拍球擊打到接發球方左手區,或重復落點擊球。而第二發球落點主要集中在中路,其次是內角。說明第二發球的優勢略弱于第一發球,在此前提下,就要首先牽制接發球方運動員的薄弱技術環節,通過之后的相持環節再尋求進攻機會。
3.2 二區第一發球和第二發球落點對比分析
表4中的統計數據顯示,二區第一發球落點依然集中分布在內角和外角。通過精準的發球角度控制,可以有效地使接發球方運動員在失去重心平衡的情況下擊球,從而為下一拍擊球創造主動進攻優勢。第二發球落點發外角居多,發外角的百分比最高是60%,最低為48%。在網球比賽中,接發球方運動員會嘗試在接二發時發起主動進攻,實現變被動為主動的局勢。因此,頂尖女子網球運動員在二區發二發時,通常會考慮將球擊打向接發球方進攻性較弱的反手位,盡最大可能壓迫接發球方無法發起主動進攻機會。由表中發現,布雷迪和大阪直美也會在第二發球時發向中路,接發球方運動員在接追身球時需要在短暫的時間內側身、引拍,通過發追身的方式牽制對手也是為組織下一步進攻機會爭取時機。
4 結論與啟示
4.1 結論
(1)四位選手的第一發球落點集中分布在內角和外角。這一點說明,運動員利用第一發球的速度、力量和旋轉優勢積極實施戰術,首先達到調動對手的目的,將接發球方選手調出場地或壓制反手,壓迫接發球選手出現空當。
(2)一區第一發球落點外角分布百分比要明顯高于內角,說明發出高質量的外角球可以把對手調出場外擊球,在對手重心不穩定的情況下無法擊打出高質量的接發球,從而發球方運動員可以將下一拍球擊打到接發球方左手區,或重復落點擊球。
(3)一區第二發球落點主要集中在中路,其次是內角。說明第二發球的優勢略弱于第一發球,在此前提下,就要首先牽制接發球方運動員的薄弱技術環節,通過之后的相持環節再尋求進攻機會。
(4)四位女子運動員在二區發二發時,會選擇將球擊打向接發球方進攻性較弱的反手位,其次是中路,其目的是盡最大可能壓迫接發球方無法發起主動進攻機會。
4.2 啟示
本文僅對發球落點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建議在后續的網球接發球研究中考慮發球落點對接發球方運動員回球線路的影響。
(作者單位:國家檢察官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