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海斌 陳義聰
匹克球運動是一項有趣的項目,它融合了網球、乒乓球和羽毛球項目中的一些元素。在我國尚屬起步和推廣階段,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廣輕)是較早將匹克球運動引入課程教學的高校,本文以廣輕匹克球的開展為例,從匹克球運動的項目特點及推廣價值出發,分析和論證匹克球運動在高校發展的可行性,以期在高校推廣這一新興項目,推動匹克球運動的發展。
匹克球運動(Pickleball)起源至今已有55年的歷史。它融合了網球、乒乓球和羽毛球項目中的一些特點,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持拍類隔網運動項目。根據美國匹克球協會(USAPA)2020年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在匹克球的起源地——美國,2015-2018年,參與者年平均增長率為9.7%,2019年為330萬參與者,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已有420萬人常年參與該項運動,獲得最大增長幅度。該項目近些年逐漸被引入世界各地,參與人口逐年增長。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廣輕)是我國較早將匹克球運動引入到課程教學的高校。廣輕匹克球場地于2018年在南海校區建成,共8片。面向大一新生開設匹克球選項課,場地所承擔的教學任務逐年增加,從最初的6個班,發展到近20個班的授課任務。師資力量方面,有兩位教師獲得國際匹克球教練協會(IPTPA)二級水平認證,五位獲得一級水平認證。(國際匹克球教練協會是致力于認證匹克球專業教學人員并提升其教學水平的國際匹克球運動的權威組織)。除了正常教學任務,還分別成立了學生和教工的匹克球協會,定期組織協會活動。自場地建成以來,課外時間面向師生開放,大家的參與熱情高漲。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2019級匹克球選項班學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利用中國知網等渠道查閱搜集有關持拍類隔網項目的運動推廣等資料文獻,通過國外網站搜集了解國外匹克球運動相關的文獻資料和信息,經過對比分析,為匹克球運動在高校推廣的可行性提供理論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一共發放調查問卷400份,以調查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匹克球運動的認知程度和參與意愿,最終回收問卷394份,其中有效問卷390份,回收率為97%。
1.2.3 訪談法
通過對廣東省高校同行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對于在高校推廣匹克球運動的意向。
2 高校推廣匹克球運動的可行性分析
2.1 當前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逐年下降,需要開展多樣化的運動項目,吸引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智能手機普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沉迷于網游、刷手機,戶外運動嚴重匱乏。匹克球是一項集趣味性、社交性和競爭性于一體的運動項目,適合不同運動水平的學生參與。將匹克球運動引入高校校園,可以豐富大學課外體育的開展。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通過對選修過匹克球項目的學生進行調查,95%的學生覺得該項目很有趣,90%的學生愿意將它作為課余體育鍛煉的項目。
2.2 匹克球項目特點決定了其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匹克球運動它是一項對初學者非常友好而且進階空間大的有氧運動,集普適性、趣味性、競爭性、安全性、社交性、經濟性于一身,非常適合在大學校園中開展。
2.2.1 普適性
持拍類隔網對抗項目在我國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經過幾年課堂實踐,匹克球運動更容易被學生所掌握。例如:匹克球的握拍大多采用網球的大陸式握拍,也類似于乒乓球的橫拍握法。在擊球的技術動作方面,也可以找到其他持拍類項目的影子,因此對于以前從事持拍隔網對抗項目的學生,很容易將所掌握的技戰術遷移到匹克球運動中。
2.2.2 趣味性
能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運動鍛煉,并養成習慣,一定是因為他在所從事的項目中體驗到樂趣。隔網項目規則規定失誤即失分(失權),比賽雙方都要努力比對方多一拍將球打過網,比賽中要在短時間內應對瞬息萬變的來球,一旦打出精彩回合,雙方都能體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匹克球的回合數量更多。
2.2.3 競爭性
雖然匹克球容易入門,但是其高水平比賽的激烈程度不亞于任何隔網項目。國際匹克球教練協會(IPTPA)技術水平評估體系,將選手按水平從2.0到4.5進行分級。這種分級制度能讓選手對自己的技術水平有清楚的認知,可以與自己水平相近的對手進行比賽,有效地增加了比賽的競爭性。隨著比賽經驗的積累和運動技能水平的提高,不同水平的選手都能在自己原有水平基礎上,晉升到更高級別,享受競爭的樂趣。
2.2.4 社交性
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詮釋著匹克球運動以球會友的真諦。不論在練習還是比賽,參與者都需要與搭檔或者對手進行溝通和交流,與搭檔互相鼓勵、商量戰術、揚長避短,與對手切磋球技、相互尊重、共同提高。因此可以將匹克球運動作為平臺,參與其中的大學生遵守特定的規則和約定俗成的禮儀,有助于促進他們的個體社會化進程。
2.2.5 安全性
匹克球是一項隔網運動項目,沒有身體的對抗,降低了運動損傷的風險。另外,場地小、球速慢,球拍短而輕、易操控也使得參與者不容易受傷。2020年全球暴發新冠疫情,參與匹克球運動讓大家能在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的前提下,促進身體健康,增進人際交往,享受運動快樂。
2.2.6 經濟性
匹克球運動對場地的要求不高,可以直接使用羽毛球場地,將球網調至合適高度即可。籃球場、網球場或一片平整的空地也可臨時布置為匹克球場地,只需要標記各條線和便攜式球網。另外球拍比較耐用,而球的損耗也較低,節約了參與運動的經濟成本。
3 對高校推廣匹克球運動的建議
3.1 場地保證
場地是開展匹克球運動的首要條件。匹克球運動對場地要求不高,可以將利用校園內的羽毛球場或網球場地,一場多用,提高場地的利用率。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在現有的場地進行改建,專門建設匹克球場地。另外,僅需一塊平整空地,即可進行練習。
3.2 組織保證
成立由大學生組成的校園匹克球協會和俱樂部,由會員進行校園匹克球運動的推廣,提高匹克球運動的知曉率,吸引學生參與進來。現身說法、以老帶新,形成梯隊建設。
3.3 師資保證
為了提高大學生的匹克球運動技術水平,需要專業教師的進行指導。培養專業的師資力量,尤其在持拍類隔網項目(如網球、乒乓球等)已達到較高水平的教師更容易在匹克球項目中獲得快速的進步,優先將他們培訓成為專業教練,再去帶動校園匹克球運動的開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組織各類匹克球比賽
有計劃地組織協會和俱樂部內部成員之間的比賽,采用分級制,制定完善的比賽制度,形成長期而系統的比賽慣例,可以讓學生們有明確的比賽目標和提高技能的持續動力,在協會和俱樂部內部形成競爭氛圍,促進水平不斷提高。為不同運動能力的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體驗競爭性比賽的樂趣。組織全校范圍的匹克球比賽可以擴大項目的影響力,推動校園文化建設。
本文系2019年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校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大學校園推廣匹克球運動的可行性研究,課題編號:SK2019-068,項目負責人:穆海斌
(作者單位: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