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
本文會通過文獻資料法、觀察法、訪談法對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大眾跆拳道教練員及多次參加大眾跆拳道賽事的學員進行調查研究。并對影響大眾跆拳道學員心理的變化對比賽結果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研究,總結出大眾跆拳道學員比賽心理現狀以及影響因素,旨在進一步為提高大眾跆拳道學員的比賽心理素質。
1 前言
大眾跆拳道比賽是大眾賽制下非專業運動員之間進行的多元化、體驗化、基礎性為原則的較為容易完成比賽的跆拳道單項(包括跆拳道競技實戰、跆拳道品勢、跆拳舞、跆拳道攻力擊破、跆拳道特技等)及團體比賽。跆拳道作為直接對抗性格斗項目,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的身體和心理時刻保持緊張狀態,運動成績也是在這緊張激烈的比賽中爭奪出來。隨著人們對體育運動的重視,運動員技戰術與心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僅體現在高水平的運動員身上,大眾跆拳道比賽的競爭也由身體素質和技戰術轉變為心理素質的競爭。在眾多心理素質中,影響運動員技戰術發揮的是比賽時的心理狀態,運動員對激烈比賽的心理適應已成為獲勝的關鍵因素。
2 哈爾濱市大眾跆拳道學員比賽心理現狀及影響因素
2.1 過度自信狀態及影響因素
對比賽具有較高的期望,對自身的競技水平也比較自信。盲目滿足自身的訓練量和訓練強度,毫無依據的對自我高度評價,對賽事規模及參加運動員水平評估太低,和對同級別的參賽學員的了解太少等,不知己也不知彼,盲目樂觀的心態從而導致過度自信的心理狀態,進而輕敵,影響比賽發揮。
2.2 過度興奮狀態及影響因素
對于那些在上次比賽中發揮極好或不好的學員,可能會出現特別渴望參加比賽的心理,這樣在比賽前就容易出選過度興奮的心理狀態,過度興奮則會導致身體出現四肢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思維欠敏捷等,這些因緊張導致的身體狀態會直接影響比賽中技術動作的發揮。
2.3 緊張應激狀態及影響因素
緊張應激狀態一般出現在第一次參加比賽的學員中,在比賽前可能會出現身體疲勞、恢復不好、睡眠不足、壓力過大、害怕對手、擔心失敗,對成績期望過高等都會造成過度緊張應激狀態,使大腦皮層對神經系統和皮層下中樞的調節活動的減弱、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心理活動失常,甚至失去控制自己行動的能力,從而影響到比賽的結果。
2.4 淡漠消極狀態及影響因素
比賽時,當對方的實力較強時,往往會給參賽者帶來緊張與恐懼的心,如果不善于分析對手的優勢與不足,也不善于發現自己的優勢與特點,不去積極思考怎樣去以己之長克對方之短,就會導致參賽者喪失自信,心灰意冷,不思拼搏。出現淡漠消極的比賽狀態。而在上次或多次比賽中失利、對輸贏無期望或者在比賽中因傷病發揮失常的學員也可能會在比賽中出現淡漠消極狀態,淡漠消極的狀態一旦出現,比賽也就輸掉了大半。
3 改善哈爾濱市大眾跆拳道學員比賽心理現狀的建議
3.1 自我進行心理調整
過度自信狀態、過度興奮狀態、緊張應激狀態、淡漠消極狀態,這些狀態會出現在比賽的整個過程中,及時控制和自我調節這些心理干擾,才能避免其影響比賽的效果和比賽成績。學員應該積極、客觀的評估自身技術水平,并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及不足,制定適宜的比賽目標,多與教練員及同學溝通,調整適宜自己的訓練方式。善于分析對手的各項優勢能力及技術水平高低。對即將參加的比賽的賽事規模做出詳細了解,制定出合適賽事的技戰術。
3.2 教練員對學員進行心理調整
教練員應積極的對第一次參加比賽的學員進行心理疏導,建立良好的參賽心理狀態,預防過度緊張和過度興奮的比賽心理出現。比賽結束后對所有參賽學員逐一進行比賽總結,客觀評價每一場比賽的優勢與不足,提出指導性建議,并及時調整訓練方案。對于參加比賽獲得極好成績的學員也要及時的提醒,避免驕傲自滿,從而影響接下來的訓練狀態及比賽時的心理狀態。在比賽中失利的學員,要積極的幫助尋找比賽失利原因,在訓練中針進行對性的訓練,提高學員自信心,激發學員下次比賽中積極發揮的心理。在參加比賽的整個過程:比賽準備期、比賽期、賽后恢復期都需要教練員幫助徐燁建立良好的比賽心理狀態,注意激發出學員自身的潛能以及日常訓練的技術素養。
4 結論
據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最佳的賽前心理狀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表現:神志清醒、身心放松、表情自然、心情愉快等,具有中等及偏上程度的激活狀態,既不過度亢奮,也不過度消沉,對自身充滿信心,對比賽結果充滿期待而又不過度重視,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到比賽中,不易受外界刺激因素的干擾,生理狀態良好,肌肉放松,內環境達到平衡狀態,不畏懼對手,也不盲目自大輕視對手,具有正確的成敗歸因等。運動員在體育比賽期間的心理狀態對于運動員競技水平的充分發揮,及良好比賽結果的取得,有著重要作用,大眾跆拳道學員亦是如此,因此研究體育比賽前運動員心理狀態及其相關的調整策略,對于提升運動員的競技水平及取得良好比賽結果,及促進我國大眾跆拳道競技體育領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等,都有著積極意義。因此加大對體育比賽前運動員心理狀態分析及調整的相關研究,有著深遠意義。
(作者單位:哈爾濱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