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端良 林招勇
體育是中學階段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重要途徑。同時體育考試作為中考的組成部分,其考試成績也會對學生整體成績造成影響。因此,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十分必要。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為體育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在體育教學中融入現代信息技術是當前中學體育教師們需要不斷探究的問題。
體育是初中階段十分重要的課程之一,它不僅承擔著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任務,同時也會對學生的中考成績造成直接影響。正因如此,傳統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多是圍繞中考體育項目進行,且課堂形式通常較為單調、古板,缺乏生機和活力,使得很多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并不高。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為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新的途徑,作為體育教師必須要充分把握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和特點,將其與體育教學活動進行充分融合,從而不斷創新、豐富體育課程的教學方式方法,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提升體育教學質量。鑒于此,筆者就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的方法進行了分析。
1 轉變教師教學理念,充分認識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教師自身的教學理念、認知直接影響著教學活動的開展方式及開展效率。因此,作為體育教師必須要認識到既往教學模式的不足和缺點,了解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優勢、對于教學活動的影響,從而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積極主動的學習信息技術、掌握智能化設備的應用方法,并尋找體育活動和信息技術融合的切入點,實現體育教學的信息化,促使體育課堂更加豐富、有趣,充分調動學生的體育熱情,讓學生在體育實踐活動中感受到體育的價值,如提升提升素質、緩解壓力、釋放情緒等等,從而促使學生從內心深入認可體育、熱愛體育,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2 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豐富體育課堂教學方法及手段
初中生的學生剛剛進入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學生更加的個性和叛逆,對于單一的、固化的課堂活動的興趣度低,甚至容易產生厭煩、抵觸情緒,非常不利于課堂活動的高效開展。對于體育學科而言,其本身具有很強的活動性、趣味性,也更容易獲得學生好感和青睞。導致學生體育學習興趣低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課堂氛圍沉悶、教學方式陳舊單一,不符合初中生身心發展的需求。故而,在今后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這一“利器”,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轉變,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體育課堂的趣味性、豐富性,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
例如,在學習《籃球》時,按照以往的教學方式,通常是理論講解——教師示范——學生練習。固定的教學流程及單純的口頭講解,不僅會降低學生興趣度,同時還不利于學生真正的掌握“打籃球”的技巧和方法,如究竟應該如何運球、如何傳球、如何三步上籃等等,雖然教師可以進行親身示范,但其示范動作具有時效性,示范結束后就不可再重復觀看,這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掌握能力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制作“打籃球”的相關教學視頻,則可以詳細的對運球、傳球、三步上籃的動作進行講解,并且具有可以反復觀看、暫定、快進、后退、慢動作播放等等功能,能夠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便于學生更好的掌握“籃球”的相關動作要領,從而顯著提升體育教學效率和質量。
同時,在學習“籃球”時,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NBA籃球比賽、姚明參加世界杯籃球比賽的相關視頻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豐富體育課堂形式,同時還能提升學生對于體育時事的關注度,拓展學生的體育視野,從而在無形中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
此外,在觀看視頻、完成理論培訓、示范教學、自由練習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男女混合籃球賽,通過比賽競爭的方式來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在比賽過程中對相關技能進行強化練習,從而切實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
3 結論
總而言之,體育課程是初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生學習生涯中承擔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而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也為體育課堂教學指明了新的方向,作為體育教師我們必須要跟隨時代的腳步,與時俱進地更新知識體系、教育理念,將信息化技術充分融合到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并以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在提升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意識,為學生綜合發展奠定基礎。
本文系2020年泉州市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專項課題“現代信息技術與初中體育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研究”(立項批準號QJYKT2020—29)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1.華僑大學附屬中學;2.泉州市城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