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廣, 張軍云, 王文智, 錢遵姚, 楊光炤, 張 鐘
(玉溪市農業科學院, 云南 玉溪 653100)
【研究意義】我國草莓的栽培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1],目前生產上栽培的草莓品種主要從日本、歐美各國引進。從日本引入的品種口感好、品質佳,但抗病性差、硬度差且不耐貯運,如章姬、紅顏等。從歐美各國引入的品種抗病性強、果肉硬度高、耐貯運,但口感差。日本的鬼怒甘和歐美的法蘭地等品種,其抗病性強,育苗容易,豐產性好,但果實風味均偏酸[2]。云南省草莓栽培始于 20世紀80年代末,規模化生產則始于90年代末,近幾年云南草莓栽培品種主要有章姬、紅顏、鬼怒甘及法蘭地等,但這些品種經過多年的栽培,在抗病性和種性上都嚴重退化,影響品質和產量的提高[3]。因此,選育草莓新品種應用于生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前人研究進展】國內許多研究單位開展了草莓新品種的選育工作,主要有江蘇、沈陽、北京、河北、山西、上海、遼寧、浙江、山東、云南、貴州等省級以及部分市縣級草莓研究單位[4]。2006年云南省農業科學院開始草莓新品種選育,先后培育出火焰、韓韻、秋怡、秋香等品種[1,5]應用于生產。【研究切入點】目前云南省草莓品種還不豐富,可供選擇的品種不多,因此需要對草莓品種進行改良,以提高草莓產量與品質。選育草莓新品種是實現生產上品種新舊更替的主要渠道之一。【擬解決的關鍵問題】為滿足云南省草莓生產中對新品種的迫切需求,從 2010年開始,玉溪市農業科學院開展草莓新品種引進及種苗繁育技術研究,通過品種間雜交,2018年選育出綜合性狀優良、抗性進一步提升的草莓新品種玉莓6號,2019年1月通過云南省種子管理站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田間鑒定。玉莓6號是較理想的早熟草莓品種,在云南省及類似生態區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2013年12月玉溪市農業科學院從品種資源圃中選擇植株生長勢強、耐低溫、休眠期短、開花早、果大、硬度強、口感好、抗白粉病的法蘭地為母本、紅顏為父本進行人工雜交授粉,收獲種子325粒,翌年3月在大棚內采用漂浮育苗方式進行播種育苗,至9月獲得健壯的雜交苗185棵,并定植在大田內,經過草莓DUS測試、產量、抗病性鑒定,選定014-59優良單株。
2015年3月取014-59優良株系的匍匐莖莖尖進行組培擴繁優選單株種苗,2015年10月定植,進行半促成栽培性狀觀察。2016年9月,進一步品系選拔對比試驗,該單株花多、花期長、果形美、顏色艷,早熟性、產量、硬度都優于對照品種,選擇得到016-59-2品系。
2016—2019年在玉溪市農業科學院基地進行016-59-2特性鑒定試驗,在紅塔區、江川、通海等地開展016-59-2生產適應性試驗和生產示范。采用半促成栽培,016-59-2成熟期早,11月初始采收,果形美觀、風味好、硬度大,植株長勢中等。經過玉溪市內3個試驗點進行品比試驗、區域試驗、生產示范及草莓DUS測試,定名為玉莓6號。2019年1月通過云南省種子管理站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田間鑒定。
玉莓6號植株半直立型,株高13.4 cm,葉密度中等,生長勢強,匍匐莖發生數量中等。葉面淺綠色,光澤度無或弱。托葉花青甙顯色弱,中心小葉長大于寬,基部楔形,邊緣中間型,葉柄長8.8 cm。花序低于葉面,花瓣白色,花萼小于花冠,花瓣相接,花序花數量平均12.3個,小花直徑3.1 cm。果梗花青甙顯色無或弱,果實萼片姿態平展,匍匐莖花青甙顯色無或弱。果實菱形,果面中等紅色,果肉、髓心橙紅色,髓心空洞中。
從表1看出,玉莓6號果實菱形,縱徑5.3 cm、橫徑3.7 cm;一級序果均比父、母本品種大,平均單果重31.1 g,最大單果重69.0 g;果實表面中等紅色、光澤度強,顏色分布均勻,果面平整。種子帶寬度無或極窄、種子凹入果面、萼心凸、花萼徑大于果實橫徑;果肉橙紅色,果實髓心橙紅色,果實成熟后髓心空洞中等大小,當年11月至翌年1月采收,果實硬度為2.8 kg/cm2,酸甜適中;

表1 草莓新品種玉莓6號與親本品種的果實主要性狀及品質
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85%,總酸含量0.58%,總糖含量7.1%,Vc含量878.9 mg/kg。
玉莓6號在云南玉溪栽培生長勢強,株高13.4 cm,匍匐莖抽生能力中等,平均每苗抽生匍匐莖苗35~40株,繁苗容易。從表2看出,花序連續抽生性好,單株平均花序4~5枝,單枝花序12.3朵小花,連續結果能力強,畸形果少。2016—2018年試驗中,平均單株產量為361.6 g/株,單位面積產量為2 678.6 kg/667m2,產量均高于父母本品種。生產示范結果表明,玉莓6號在3個示范點中,產量分別為2 814.08 kg/667m2、2 884.9 kg/667m2和2 538.9 kg/667m2,分別較對照品種章姬增產20.3%、25.9%和15.7%。

表2 草莓新品種玉莓6號與親本及對照品種的生育期與產量
玉莓6號在云南玉溪3月中下旬育苗,半促成栽培,8月下旬9月初定植,定植密度7 500株/667m2左右。露地半促成栽培條件下,10月中旬初花期,10月下旬盛花期,11月初果實轉白期,11月中旬果實成熟。連續開花坐果性強,11月下旬第 2序花始花,翌年1月上旬第 3序花始花。玉莓6號屬早熟品種,成熟期較章姬、紅顏品種早7 d左右。
玉莓6號經多年多點田間抗病性觀察,苗期易感草莓炭疽病,移栽后生長期較抗炭疽病和白粉病。針對云南無霜期短的特點,中海拔地區可露地栽培,高海拔地區采用保護地栽培。
玉莓6號種苗可通過組織培養或匍匐莖分株繁殖。選擇前茬未種過草莓、番茄和馬鈴薯等作物且保肥保水性好以及排灌便利的沙壤土作為育苗地。3月上旬至下旬定植母苗,栽植母苗 600~800株/667m2。苗期正值雨季,注意防治草莓炭疽病和葉斑病。7月中旬子苗過多時,可噴苯醚甲環唑、腈菌唑、三唑酮等三唑類殺菌劑防病控苗。
玉莓6號適合在滇中半促成栽培。8—9月定植,選用根系發達,成齡葉片4片以上的匍匐莖植株定植,采用高墑定植,每墑種2行,行距20~25 cm,株距15~20 cm,栽植密度7 500株/667m2。定植深度以深不埋心、淺不露根為宜,新莖凹陷處或有匍匐莖一側向內,定植后澆足定根水,以保持土壤濕潤,有條件的可加蓋遮陽網,提高草莓植株的成活率。注意檢查苗木成活情況,及時補苗。
玉莓6號植株生長勢強,對肥料需求量大,定植時施腐熟有機肥2 000 kg/667m2左右、三元復合肥30~40 kg/667m2、過磷酸鈣15~20 kg/667m2、硫酸鉀10 kg/667m2。定植20 d后追肥,薄肥勤施,促進新葉生長,適氮、增磷鉀,施尿素3~5 kg/667m2、普鈣8~10 kg/667m2、鉀肥4~5 kg/667m2。第1片新葉抽生后、鋪地膜前,施高磷型水溶性復合肥5~7 kg/667m2;抽花后,施高鉀型水溶性復合肥4~5 kg/667m2。葉面肥可選用磷酸二氫鉀和氨基酸葉面肥。
植株花序多,較豐產,應加強肥水管理。小花數量多,為保證正常生長,需加強疏花疏果,適當控制結果數,以提高大果率和商品率。依據植株生長勢強弱,及時摘除病蟲果和小果,每花序留 5~7個果,提高商品果率及果實整齊度[6];及時清除老葉、病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果實著色。入冬后,晚上氣溫低于5℃時,當年11月至翌年2月中旬扣大棚薄膜防霜凍,10:00揭膜,17:00后蓋膜,通風促進授粉。及時摘除植株老葉、黃葉、病葉及采果后余下的花枝和新抽匍匐莖。
栽植時加強管理,做好土壤消毒,定植壯苗。及時摘除病葉、老葉、病株,做好田間清潔工作,減少病菌害蟲源。保持通風透光,控制好溫濕度,抑制發病。選用低殘留農藥或生物農藥,花果期嚴禁施用農藥。
適時采收。果實八成熟時即可采摘,果實表皮較薄,應及時采摘,采收宜在9:00以前或15:00以后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