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飛 于 新 馬 莉 孫占波 蔣曉琦
濰坊市婦幼保健院,山東 濰坊 261021
妊娠期高血壓是孕婦妊娠中晚期產生的一種病變,表現方式主要是血壓升高、血漿滲出等。產科較多見的一種并發癥是妊娠期高血壓,病情和新生兒的不良結局產生率是正相關[1-2]。所以,為預防、控制妊娠期高血壓,本文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妊待產孕婦的臨床資料,分析小劑量補充葉酸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臨床效果及血壓水平,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醫學倫理會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妊待產孕婦的臨床資料,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年齡22-33歲,平均年齡為(26.98±4.28)歲;研究組50例,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為(27.49±4.13)歲,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在統計學上無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沒有采取任何的干預措施,研究組給予其服用小劑量葉酸,孕婦懷孕1-3個月的時候每天服用0.4g葉酸,妊娠13周時服用5mg葉酸片,妊娠37周即可停止服用。研究組孕婦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補充葉酸和多種維生素,即口服葉酸片0.4mg(采用常州制藥廠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H20003143,且規格為0.4mg的葉酸片)。
1.3觀察指標和評定標準 觀察兩組妊娠期的高血壓疾病:妊娠期高血壓、重度子癇前期、子癇前期情況,以及兩組產前、產后的血壓水平情況。

2.1兩組產前和產后的血壓對照 兩組孕婦產前和產后的血壓情況對照中,產前的舒張壓、收縮壓有明顯差異(P<0.05),產后舒張壓、收縮壓沒有明顯差異(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產前和產后的血壓對照比
2.2兩組妊娠期的高血壓疾病情況
研究組妊娠期高血壓1例,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生率為2.00%,對照組妊娠期高血壓、重度子癇前期、子癇前期出現9例,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生率為18.00%,研究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發生率,比較差異明顯(P<0.05)。
臨床上妊娠期高血壓的主要特征是高血壓、水腫,妊娠期高血壓對胎兒、新生兒的生長發育也會產生影響,情況嚴重的會產生早產、死胎、窒息等情況,且包含妊娠期高血壓及子癇、子癇前期等,臨床上常見的是子癇前期,如果不對其早期進行有效的控制,會嚴重威脅母嬰健康[3]。相關數據表明,妊娠期高血壓發病的幾率在全球占6%到10%,國內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約有5.6%。如果孕婦體內沒有足夠的維生素B12、葉酸,則會導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致使妊娠期高血壓產生,所以對孕婦、特別是妊娠期的高血壓孕婦及時補充足夠的維生素、葉酸尤為關鍵[4]。為探討小劑量補充葉酸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臨床效果及血壓水平,本研究主要對本院收治的100例妊待產孕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產前的舒張壓、收縮壓有明顯差異,產后舒張壓、收縮壓沒有明顯差異;研究組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生率2.00%明顯低于對照組發生率18.00%,說明小劑量補充葉酸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產生有較好的預防效果,可以改善孕婦產前血壓情況。究其原因,葉酸是機體所需以碳單位主要的來源,且參與機體同型的半胱氨酸代謝,同時也是機體所需的一種關鍵物質。妊娠期孕婦需要的葉酸需求增大,若沒有足夠的葉酸會導致其產生各種障礙,影響同型的半胱氨酸中蛋氨酸的轉化,而導致高同型的半氨酸血癥產生,對血管內皮的細胞功能造成嚴重損傷,最終導致妊娠期高血壓產生[5]。因此,孕期及時補充葉酸能夠提升血管的內皮細胞合成抗氧化、一氧化氮能力,防止胎盤血管受損,防止妊娠期高血壓的產生[6]。補充葉酸能夠減少孕婦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濃度,增強機體葉酸水平,減少孕婦收縮壓與舒張壓,降低血壓高給孕婦帶來的各種危害,還可以增強順產率,改善妊娠的結局[5]。
綜上所述,小劑量補充葉酸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有較好的預防效果,降低疾病產生的幾率,且可以影響產前的血壓,值得臨床大量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