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秀
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浮來山街道衛生院,山東 日照 276511
無痛人流是可以形成妊娠終止的有效手段,通常情況下,此種手術作用于妊娠十二周以內。以當前的醫療水平而言,臨床上實施無痛人流的手術方法多為腹腔鏡手術,應用此種手術方法可以有效減輕患者術中痛感,手術治療效果較好[1]。然而多數行無痛人流手術的患者,通常伴有較強的心理壓力,及生理不適感,致使患者消極心理迅速滋生,不利于患者手術治療,對患者的術后恢復也有很強負面影響。除此之外,還會影響術中的麻醉護理,提高了手術的危險性。針對于此情況,我院開展了相關實驗,即于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間接收的無痛人流患者中選出86例為實驗對象,實驗內容為在無痛人流麻醉護理中實施心理護理,就其取得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
1.1一般資料 時間:2019年6月-2020年6月,對象:86例我院無痛人流手術患者,患者的年齡、平均年齡、孕周、平均孕周分別為(22~34)歲,(28.36±1.49)歲,(4-12)周,(7.49±1.52)周;分組形式:接收先后順序,即參照組(n=43)和分析組(n=43)。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以比較。
1.2方法 參照組的患者行常規護理。
分析組的患者選擇心理護理,即術前對患者的心理情緒進行評估,并依據患者的心理狀態設計個性化護理工作計劃,以良好的心理開導措施,疏緩患者不安緊張心理。告知患者手術期間會有護理人員陪同,以減輕患者擔憂情緒,緩解患者焦慮抑郁心理,平復患者緊張情緒,使其身體處于放松狀態,提升患者治療配合度,并注意患者有無發生不良癥狀。手術結束后,為患者提供舒適度較高的恢復環境,并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與患者開展友好溝通,安撫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并宣講避孕相關的健康醫學知識,以加強患者對避孕措施的重視,從而改進患者的消極心理情緒。
1.3觀察指標 (1)組間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情緒評分情況,即患者入院時和手術后對患者進行情緒評估,所用評估方法為SAD、SAS抑郁焦慮量表進行檢測,分值位于(20-80)分之間,分數越低,情緒越好。
(2)組間患者麻醉優良率對比,即手術期間患者無痛感、無體動、無不良癥狀為優;手術期間無顯著痛感、有微小體動但不影響手術、無不良癥狀為良;手術期間有痛感、體動較大且影響手術進行、有不良癥狀出現即差;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2.1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情緒評分 分析組患者經過心理護理后,其焦慮抑郁情緒有明顯緩解,各項評分均低于參照組(P<0.05)。具體情況請見表1。


組別例數焦慮抑郁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參照組4365.43±2.4934.21±2.2344.15±1.1634.42±2.21分析組4365.32±2.7621.43±1.5244.26±1.2527.39±1.46t-0.194031.05280.422917.4041P-0.84660.00000.67340.0000
2.2對比兩組患者的麻醉優良率 護理后的分析組患者麻醉優良情況優于參照組,其優良率為97.67%(P<0.05)。詳情如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麻醉優良率比較(n%)
無痛人流手術的時間大概在七分鐘左右,是全新的流產手術療法。此手術的中心思想即通過麻醉藥品降低患者術中痛苦,以促進患者手術期間的依從性[2]。然而此種手術會給患者的身體帶來一定傷害,致使患者產生焦慮、抑郁不安心理。
心理護理是針對患者心理狀態的干預舉措,將專業的心理學知識與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相結合,給予患者高效的心理疏導,促使患者負面情緒得到正確疏解,進而增進患者手術期間的依從性,促使術中麻醉護理得以順利實施[3]。本院實驗結果為分析組的患者經過心理護理后,其焦慮、抑郁情緒評分顯著下降,低于參照組(P<0.05);分析組患者的麻醉優良率為97.67%,與參照組相比較高(P<0.05)。由上述實驗數據可以得知,此護理舉措應用于無痛人流麻醉護理中,能夠較好改善患者消極情緒,使患者的術中配合度明顯上升,進而增進了麻醉效果的有效性,促進無痛人流手術的危險性顯著下降,于患者術后恢復方面有較好推進作用。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應用于無痛人流麻醉護理中,切實保障了手術成功率穩步升高,促使術中、術后不良癥狀發生情況明顯減少,是大部分患者認可度較高的護理舉措,于臨床實施無痛人流手術中的應用價值較高,值得于臨床護理中推廣并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