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山
山東省郯城縣第一人民醫院,山東 臨沂 276199
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之一,在車禍、外傷等因素影響下,患者均有可能出現不同程度或者是不同類型的骨折,大多數患者還會同時伴隨有皮膚損害,患者容易同時發生傷口感染、骨外露和肌肉外露等多種并發癥[1]。在對患者進行術后骨折固定時,通過多次更換藥物和放置引流來確保患者傷口清潔和干燥,為了減輕患者的痛苦感,促使患者傷口愈合,選取適宜有效的引流技術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主要以骨折合并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為對象,分析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的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診治的60例骨折合并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開展本次試驗研究,將所有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為(44.68±5.32)歲;觀察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為(44.15±5.84)歲。兩組一般資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該組患者給予普通換藥引流:清理患者傷口,將患者傷口周邊存在的異物清理干凈,做好消毒工作;詳細評估患者的實際骨折情況,待患者骨折復位以后實施內固定術;再次清潔患者傷口周邊皮膚,采取無菌輔料包進行覆蓋,在傷口中含有過多積液的情況下,可給予患者引流條;待患者傷口長出新組織以后,為患者展開植皮或者是瓣轉移修處理,展開引流工作。
1.2.2觀察組 該組患者給予負壓封閉引流:對患者傷口進行清理,給予患者骨折治療, 方法同對照組相同。清潔好患者皮膚以后,采取負壓封閉技術為患者展開引流處理,全面評估患者的實際情況并為其選用敷料包,在對患者傷口進行覆蓋時,不可與患者皮膚之間存在有死腔,縫合患者敷料之間相互連接的位置,置入引流條,為患者展開引流處理,將負壓保持在60-80kPa,清潔干凈患者周邊皮膚,將生物半透薄膜覆蓋在患者的傷口上,加強對患者負壓引流情況的關注程度,在患者傷口長出新組織以后,為其展開植皮處理,將敷料覆蓋于患者的植皮組織之上。
1.3觀察指標 評估兩組治療效果[2]:患者傷口愈合情況良好,未出現感染、水腫和化膿等現象為顯效,患者傷口出現輕度水腫,但是未發生的壞死和化膿等現象為有效,患者傷口未呈現出改善現象或者是出現感染、水腫和化膿等現象為無效,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為治療有效率。評估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觀察記錄兩組發生傷口出血、傷口感染和組織壞死的例數,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率。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分析取SPSS19.0軟件,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時代表具有統計學意義。
2.1比較兩組治療效果
與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相比,觀察組偏高,組間差異明顯(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2.2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 與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26.67%(有3例發生傷口出血,有3例發生傷口感染,有2例發生組織壞死)相比,觀察組6.67%(有1例發生傷口出血,有1例發生傷口感染)偏低,組間差異明顯(χ2=4.320,P=0.038)。
骨折合并皮膚軟組織缺損臨床治療困難程度大,在皮膚軟組織缺損未得到有效治療的情況下,患者的傷口容易呈現出擴大或者是加深現象,患者的康復難度會有所提升[3]。近些年來,隨著無菌理念的深入和強化,各種各樣的技術手段得到了進一步地成熟和完善,負壓封閉引流技術逐漸被廣泛應用于骨折合并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的臨床治療中,該方式能夠對創口感染發生率進行有效降低,有助于促進患者創口愈合。
在骨折合并皮膚軟組織缺患者臨床治療中應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的優勢有[4]:①能夠對患者傷口周圍組織含有的水量進行降低,從而對患者出現的組織水腫現象進行減輕,患者傷口周圍組織的實際靜水壓會呈現出下降趨勢,靜脈血回流速度會呈現出上升趨勢。②該技術的應用可以對患者創口及周圍存在的細菌數量進行降低,可以對微生物的生長起到抑制作用。③該技術可以對患者傷口處的血流量進行提升,可以對患者傷口部位的血液循環起到促進作用,為患者創口和周圍組織提供更豐富的營養,促使患者創口快速愈合。④該技術可以對創口周圍生成毛細血管的過程起到促進作用,可以對毛細血管的數量進行提升,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窗口周圍存在的血液供應情況。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應用,可以對骨折合并皮膚軟組織缺患者的創口生長和愈合起到促進作用,可以顯著降低患者出現并發癥的概率。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與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相比,觀察組明顯偏高(P<0.05);與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相比,觀察組明顯偏低(P<0.05)。說明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應用有利于優化骨折合并皮膚軟組織缺患者的臨床治療工作。
綜上所述,給予骨折合并皮膚軟組織缺患者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臨床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