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俏聰
陽江市人民醫院,廣東 陽江 529500
骨髓抑制是放化療或者使用某些免疫抑制劑后出現骨髓造血干細胞的活性下降,主要表現為血液中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數量減少[1]。本次研究通過選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惡性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了采用西藥利可君片治療和采用西藥利可君片治療基礎上采用紅語白片治療兩種治療手段用于改善惡性腫瘤患者放化療后骨髓抑制的效果,希望通過本次研究為臨床上惡性腫瘤的治療提供一定的參考,現具體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在我院就診的惡性腫瘤患者中選取80例,入選時間:2018年4月-2019年4月,按照采用西藥利可君片治療和采用西藥利可君片治療基礎上采用紅語白片治療方式,以電腦分組法為依據將80例患者分為兩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齡在47~69歲之間,平均(54.43±4.72)歲。其中肺癌10例,食道癌8例,宮頸癌6例,乳腺癌5例,胃癌11例。實驗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齡在47~71歲之間,平均(56.23±7.62)歲,其中肺癌12例,食道癌6例,宮頸癌5例,乳腺癌5例,胃癌12例。對比組間一般數據(P>0.05)。80例納入患者均認真閱讀了本次研究相關資料,同意加入。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了本次研究。
1.2方法 將利可君片(國藥準字H32025539 江蘇四環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給予對照組患者治療,每次服用20mg,每日服用3次,30d一療程。實驗組選擇利可君片+紅語白片(SC 10633052301045 浙江天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治療, 4片/次, 3次/d,口服給藥,比較兩組患者用藥后一個療程的效果。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通過對采用西藥利可君片治療和采用西藥利可君片治療基礎上采用紅語白片治療兩種藥物治療手段進行對比的方式分析了對改善惡性腫瘤患者放化療后造成的骨髓抑制的效果。
比較患者臨床指標,包括白細胞(WBC)、血小板(PLT)、血紅蛋白(Hb),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空腹外周靜脈血測定[2]。

2.1臨床指標分析 實驗組患者WBC、PLT為(118.01±19.54)、Hb為(119.29±22.12)。對照組患者WBC為(2.63±0.34)、PLT為(88.99±17.89)、Hb為(96.23±20.01)。各指標實驗組患者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一定的統計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
腫瘤患者放化療后發現骨髓抑制情況,要根據骨髓抑制的程度及化療時間進行相應處理。骨髓抑制出現并發癥后果很嚴重,可以合并嚴重感染,重要臟器出血,從而危及生命。本次研究中,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分別采用腰椎普通牽引術和非手術脊柱減壓的治療效果對比,實驗組患者WBC、PLT為(118.01±19.54)、Hb為(119.29±22.12)。對照組患者WBC為(2.63±0.34)、PLT為(88.99±17.89)、Hb為(96.23±20.01)。可見實驗組指標均較對照組高,數據差異存在意義(p<0.05)。本研究數據與馬峰[3]《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放化療骨髓抑制的臨床研究》中對應數據具有相似性,結論具有一致性。因此紅語白片能夠有效改善惡性腫瘤患者放化療后造成的骨髓抑制,在臨床上值得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