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
北京市東城區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北京 100007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高血壓患病率不斷增加,并發癥日益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多數慢性病治療由社區完成,社區醫院有效延伸了護理,使護理在社區中繼續進行[1]。社區干預的質量與患者的恢復程度密切相關。在各類慢性病的管理中,老年高血壓是較為普遍的一種,社區干預的完善與高血壓的防治效果息息相關[2]。本研究通過連續3年觀察北京市東城區北新橋街道65歲及以上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達標率,發病率來評價社區規范化管理高血壓的血壓控制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取北京市東城區北新橋街道65歲以上老年人369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已確診高血壓患者,年齡≥65歲,其中男性170例,女性199例,認知功能正常,能夠正常行動患者。
1.2方法高血壓診斷標準 靜息狀態下,上臂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為高血壓。社區采用措施對患者進行干預,干預措施包括心理干預、營養飲食干預、不良生活習慣糾正、疾病相關知識的講解。心理干預:社區人員了解患者的病史,血壓控制情況,用藥情況,根據患者的病史和化驗結果制定針對性干預方案。營養飲食干預:老年高血壓患者適當控制飲食,營養均衡,飲食清淡,少進食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避免攝入動物脂肪,多食用蔬菜和水果。不良生活習慣糾正:囑患者少吸煙、飲酒,每日攝入鹽6g以內,鼓勵患者多進行室外活動。健康教育:講解高血壓相關的知識,并發癥預防,囑患者定時測量血壓,將血壓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
1.3療效評價 按照國家衛生部統一規定的標準評定療效。顯效:治療后坐位舒張壓下降10mmHg以上,且降至正?;蛭唇抵琳5鎻垑合陆?0mmHg以上。有效:舒張壓下降10-19mmHg,雖未達到10mmHg但降至正常。無效:未達到上述的療效標準。合格率=顯效率+有效率。

2.1血壓控制合格率 260例高血壓患者中,2017年血壓控制合格率為36.54%。156例高血壓患者中,2018年血壓控制合格66.03%。121例高血壓患者中,2019年血壓控制合格率79.34%,2017年高血壓患病率70.46%,2018年高血壓患病率42.28%,2019年高血壓患病率32.79%。

表1 血壓控制合格率
2.2血壓控制的影響因素分析 年齡大、生活方式不良、服藥依從性差、失眠是血壓控制效果的影響因素(P<0.05)。

表2 血壓控制效果影響因素分析
隨著老年人逐漸增多,高血壓患者的數量有所增加,一旦確診高血壓患者需要終身服藥,給患者帶來經濟負擔。老年患者由于未按時服藥導致血壓控制不佳,造成并發癥的發生。社區完成多數慢性病的防治,因此優質的社區干預措施有效延續對患者的治療,患者服藥的依從性增加,對疾病知識掌握更為全面[3]。
社區干預是適應醫學模式轉變、實施整體護理的形式,開展社區干預對于控制高血壓意義較大[4]。因為老年人在家易于隨訪,故本研究以65歲以上老年人未而研究對象,通過社區干預,老年患者掌握高血壓病相關知識,認識高血壓的危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保持愉快的心情,減輕心理負擔,建立合理的飲食、運動和生活習慣[5]。積極開展社區干預對于防治高血壓有重要的意義,也是控制高血壓的有效途徑。
隨著年齡增高,高血壓患病率呈增加趨勢,生活方式不良與服藥依從性仍是影響血壓控制達標的危險因子,長期失眠也是危險因素之一。結合以上結果社區衛生服務站仍需要對居民進行合理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加強服藥依從性等健康教育,并且鼓勵患者積極治療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