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合買提·阿布都克力木 古麗米熱木·葉海亞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友誼醫院,新疆 伊犁 835000
老年群體受年齡等因素影響,多伴有骨質疏松,在外力撞擊、意外跌倒等因素作用下極易骨折[1]。骨質疏松脊柱壓縮性骨折屬老年群體多發骨折類型,患者發生骨折后多表現為腰背部劇烈疼痛及脊柱后凸畸形,采用保守治療方案無法糾正畸形及緩解疼痛,且治療周期較長,極易導致骨量損失加重,誘發二次骨折[2]。手術是臨床治療老年骨質疏松脊柱壓縮性骨折的有效方案,常用術式為椎體成型術,本次研究認指導,行CT指導,術中C型臂定位下引導椎體成型術可顯著提高手術療效及安全性。本次研究總結評估我院患者各項基線臨床資料,研究評估椎體成型術治療中應用CT指導的臨床價值。
1.1一般資料 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為本研究開展年限區間范圍,納入樣本來源為此時間段內于我院就診治療的84例老年骨質疏松脊柱壓縮性骨折患者,全部患者經CT及X線診斷均確診為脊椎壓縮性骨折,無認知及意識障礙,且同意參與本研究。總結分析84例患者基線臨床資料,男51例,女33例,年齡區間范圍設定為65-81歲,平均(73.38±4.09)歲,病程區間值為2-19d,平均(10.05±2.47)d,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CT指導下,術前經螺旋CT檢查,確定骨折類型,術前準備頭部三棱骨穿針、壓力注射器、骨水泥套件等設備,并準確吸氧及呼吸機等搶救所需物品。。利用我院術中C型臂定位下,術前對患者骨折區域實施閉合復位操作,麻醉方案為局部麻醉,選用麻醉藥物為利多卡因(2%)。于患者背部正中線區域黏貼金屬細線,以此為參照點,利用C型臂引導確定穿刺點與進針方向,靜脈滴注氟美松5mg,預防注射骨水泥所致不良反應。利用C型臂引導緩慢進針,穿刺針置入傷椎約0.5cm,再次行C型臂掃描,調整進針方向。進針至1/3區域后需將針尖風向調整至對側區域,加壓注入3-5ml骨水泥,完成操作后緩慢選擇退出穿刺針。術后常規抗感染治療,并指導患者完成康復訓練。
1.3評價標準 治療前后利用X線檢查患者椎體前緣、后緣、中部高度,對比其數值差異。對比治療前后VAS評分,分值為0-10分,得分與疼痛程度成正比。統計兩組治療后各類并發癥發生情況。

2.1對比治療前后椎體前緣、后緣、中部高度 84例患者治療后椎體不同部位高度與治療前無顯著差異(P>0.05),如下表

表1 對比治療前后椎體前緣、后緣、中部高度
2.2對比治療前后VAS評分 治療前84例患者VAS評分為6.64±1.25,治療后3dVAS評分為1.29±0.22,治療后更低(P<0.05)。
2.3統計84例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治療后84例患者均無肺栓塞等危重并發癥,5例患者骨水泥滲漏,3例患者合并胸悶,對癥治療后癥狀消失。
骨折疏松在老年群體中發病率較高,患者發病受外力撞擊等因素影響,極易產生各類骨折,為改善骨折治療及預后效果,臨床需合理選擇治療干預方案。。臨床治療老年骨質疏松脊柱壓縮性骨折多采用復位配合手術治療,椎體成型術是此類骨折的有效治療方案,其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深入研究[3]。
總結分析本次研究數據,治療后患者椎體不同部位高度與治療前無顯著差異,VAS評分顯著低于治療前,84例患者均無嚴重并發癥發生率,可認為CT指導,術中C型臂定位下椎體成型術為安全有效的手術治療方案。常規椎體成型術采用C臂機輔助完成各項操作,其成像模式為二維成像,無法觀察椎體側位圖像,操作中需調整設備方向,以顯示穿刺部位相關信息,其主要缺陷為操作耗時長,術后疼痛發生率較高。C型臂屬臨床常用影像學檢查技術,醫師可清晰觀察穿刺點位置及周邊區域情況,可提高穿刺的精確性及有效性[4]。完成穿刺操作后,醫師可利用C型臂確定穿刺針部位,可確保骨水泥灌注順利完成。
由此可知,椎體成型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脊柱壓縮性骨折期間采用CT診斷臨床價值突出,可緩解術后疼痛,值得全面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