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艷
包頭市腫瘤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30
肺癌屬于一種肺部惡性腫瘤,給予患者手術治療時需要加強護理配合。本研究則在此基礎上,將圍術期氣道管理方法進行應用,探究其臨床干預效果。
1.1一般資料分析 本次研究工作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高齡肺癌患者,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人數為60例。為探究有效的護理方法,本研究將其隨機分為兩組,給予不同的護理方法,分別命名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中男女患者人數分別為21和9例,患者年齡選取范圍在51歲-77歲,(64.34±4.22)歲為年齡均值。對照組中,男女患者人數分別為22例和8例,患者年齡選取中最大的為78歲,最小的為55歲,(65.04±4.93)歲為年齡均值。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較為相似,可比較。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圍術期護理方法,主要對患者的生活環境進行管理,給予其適度濕化氣道,人工扣背,并保證嚴格遵循無菌操作。
觀察組患者則采用常規圍術期護理與圍術期氣道管理方法,常規圍術期護理與對照組方法相同,圍術期氣道管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首先需要給予患者術前護理,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患者健康教育,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識,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戒煙戒酒。同時幫助患者加強呼吸功能鍛煉,主要包括深呼吸鍛煉和咳嗽訓練,同時加強患者的口腔護理,對患者存在的口腔疾病進行積極治療[1-2]。其次,給予患者術后護理,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嚴格監測,保證及時了解患者情況,在進行霧化吸入時,協助患者進行排痰,針對痰稀的患者可直接排痰,而針對排痰存在困難的患者,需要進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根據已經連接好氧氣的氣流表,將其霧化器中注入藥液,并協助患者進行口腔清潔,由患者手持霧化器放入口中,將氧流量打開并調節,為5L/min,指導患者緊閉口唇,吸氣時用手指按住出氣筒,呼氣時松開,每次15分鐘左右。并幫助患者排痰,主要選取側臥位,將振動式排痰機進行應用[3-4]。護理人員扶住患者身體,另一只手叩擊手柄,在胸廓位叩擊,分別停留在患者右背部,左背部,脊柱及胸骨處,每處停留15s左右,使用頻率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時間為20分鐘,扣背后吸痰前需要對患者口中分泌物進行有效清除,吸痰前后則需要給予患者高流量吸氧[5-6]。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胸腔引流管時間更短,患者護理滿意度更高,術后第二天肺部并發癥發生率更低,均與對照組形成顯著差異,P<0.05,存在意義。

肺癌屬于一種肺部惡性腫瘤,臨床發病率相對較高,死亡率較高,男性肺癌發病率及病死率在全球范圍內占惡性腫瘤第一位。手術治療是臨床用于對肺癌患者治療的主要方式,但是對患者造成的創傷性較大,嚴重損傷肺部功能,術后粘液分泌紊亂,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健康均造成了不良影響[7]。因此需要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圍術期氣道管理是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重要內容,需要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有效排痰,協助霧化吸入,進行口腔清潔,將患者可能出現的呼吸道問題進行預防,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效果顯著[8-9]。本研究在將此護理方法進行應用后,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更短,護理滿意度更高,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表明其護理方法干預價值顯著。
綜上所述,在肺癌患者中將圍術期氣道管理方法進行應用,效果顯著,對臨床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可在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