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花
吉林省人民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00
皮膚科,主要負責對各種皮膚疾病的診斷、治療、護理等工作,是現(xiàn)代醫(yī)療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皮膚病患者皮膚表面可發(fā)生相應病理改變,直接影響外觀,且常常會伴有瘙癢、疼痛等癥狀。皮膚科入院患者常因皮膚問題經(jīng)久不愈,長時間得不到有效治療,加之嚴重影響外觀,對患者心理造成巨大壓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因此,根據(jù)患者皮膚疾病具體情況,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提高護理質量是一項具有重要價值的課題。本研究對皮膚科患者實施循證護理,旨在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參考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18年9月,我科收治的皮膚病患者82例,按照接診順序均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1例。對照組,男25例,女16例;年齡13~61歲,平均(36.15±5.18)歲。實驗組,男27例,女14例;年齡13~63歲,平均(37.58±5.24)歲。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皮膚科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循證護理,具體包括:①成立循證護理小組,組長為護士長,組員若干,均接受循證護理相關知識培訓。②運用批判性思維,分析病房中護理工作出現(xiàn)的、影響患者治療效果的問題,每周一次,以此為借鑒,翻閱相關資料,對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有明確地了解,結合科研成果、臨床護理經(jīng)驗和患者需求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計劃。③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及時掌握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根據(jù)患者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有計劃的幫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治療措施。④心理干預,主動與入院患者進行溝通,通過交流準確把握患者心理,對于有負面心理情緒的患者給予相應的干預措施,同時可動員家屬參與心理干預,疏導患者負面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⑤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是否發(fā)生感染、用藥情況以及是否發(fā)生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針對具體問題,要有正確的結論,實施針對性的護理措施。⑤生活指導,指導患者穿寬松、柔軟的衣褲,居住環(huán)境要通風、干凈、洗浴方便等。指導患者多食用清淡、營養(yǎng)豐富、低脂、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鼓勵患者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利于疾病康復的食物,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對于過敏體質的患者,注意少食或者不食用魚蝦海鮮等易引起過敏食物。幫助患者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建立科學、健康、利于疾病康復的生活習慣。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情況,利用SF-36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包括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進行評分,評分結果與護理效果呈正相關。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shù)據(jù)經(jīng)過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3.0軟件處理,進行t檢驗。
2.1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情況比較。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情況比較
皮膚科常見疾病在短期內并不會威脅患者的生命,但是瘙癢、疼痛等臨床癥狀卻可直接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在皮膚病的治療過程中應注重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通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而提高患者依從性,保證患者主觀愿意配合治療[2]。
傳統(tǒng)護理模式主要是遵醫(yī)囑為患者實施相應治療措施,整體干預效果并不理想,不能滿足患者及臨床對護理工作的需求。近年來,循證醫(yī)學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和補充。在其影響下,護理模式也在不斷發(fā)生轉變,形成了新的護理模式——循證護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一種準確、慎重的利用目前可獲取的最先進、科學的研究數(shù)據(jù),與自身多年臨床護理工作經(jīng)驗和護理技能相結合,針對病人不同實際情況和需求,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計劃[3]。EBN強調以臨床護理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為出發(fā)點,將先進科研成果、臨床患者實際情況與之相結合,以解決患者實際問題為目標,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EBN要求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對問題進行分析,查閱相關資料,不斷更新自身知識,獲取科學的、最佳的證據(jù)支撐護理工作的進行,為患者提供多層面的系統(tǒng)護理服務。在工作中,護理人員的護理知識、護理技術、護理管理也在不斷提高[4]。EBN是整體護理觀念的引申和完善,將對護理工作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使護理工作更具科學性、嚴謹性,可促進護理工作科學長足發(fā)展[5-6]。
本研究針對實驗組41例皮膚病患者,實施循證護理。護理人員準確分析每一位患者的特點,結合科研結果、護理經(jīng)驗和患者需求,取得實證,以“循證”作為護理工作展開的依據(jù),有針對性地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心理功能評分(60.25±5.18)分、生理功能評分(63.57±5.82)分、社會功能評分(61.39±5.61)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心理(51.58±5.11)分、生理(52.55±5.61)分、社會(52.69±5.18)分,P<0.05。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使護理工作有理可依、有證可循,使護理工作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循證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水平,可顯著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提高預后效果,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