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健
巨鹿縣醫院,河北 邢臺 055250
在手術過程中,由于手術切口,患者的部分器官處于暴露狀態,當手術室環境、器械消毒不徹底或是操作失誤的時候,往往會導致患者出現醫院感染[1-2]。若是出現醫院感染不僅僅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醫療負擔,這對患者的預后也產生一定的影響,為進一步分析手術室應用PDCA循環聯合細節護理效果以及對患者感染情況影響,選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360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告如下。
1.1對象與分組 選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360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將其分為研究組(n=180)及對照組(n=180)。研究組,男102例,女78例,年齡14-65歲,平均(45.2±3.1)歲;對照組,男98例,女82例,年齡13-64歲,平均(44.9±3.2)歲。經統計學分析,研究組與對照組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根據其實際情況給予基礎治療,對照組采用一般護理,研究組采用PDCA循環聯合細節護理,其主要措施如下:首先進行計劃。制定手術室感染管理相關培訓、預防感染的制定,組織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學習;組織管理:成立院感質控小組。成立的小組組長為護士長,組長的主要職責在于對成員進行定期培訓,提高醫護人員的專業素質,提高責任心。其次進行設計。之后,進行檢查環節。主要進行上級檢查、科室自查以及理論考核。上級檢查:護理部、醫院感染科要對手術室進行檢查;科室自查院感質控小組要對手術室的所有醫護人員進行全面檢查,主要檢查的范疇內容為手術室環境、人員衛生、器械消毒等。最后,進行理論考核,定期組織醫護人員進行理論考核。最后,進行處理。
1.3觀察指標[3]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病原菌檢出率及切口感染率。

2.1兩組患者病原菌檢出率比較 研究組患者病原菌檢出率為5.56%,對照組患者病原菌檢出率為13.8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病原菌檢出率比較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切口感染率為1.11%,對照組患者切口感染率為3.89%(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在臨床上,手術室是重要的治療場所之一,手術室護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患者的轉歸,任何不安全的因素都可能會導致患者感染[4-5]。相關研究指出,手術室醫院感染造成的術后感染占到院感的25%。手術室感染作為院感的重要環節,在手術中采用規范、高水平的管理措施,對于降低術后感染率具有關鍵意義。
相關研究指出,PDCA循環在手術室感染控制中應用效果較好。本次研究中PDCA循環應用于手術室,加之細節護理,不僅僅能夠提高手術管理水平,同時,還能夠促使醫護人員采取主動防護措施,能夠有效降低感染的發生[6-7]。采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病原菌檢出率為5.56%,對照組患者病原菌檢出率為13.8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切口感染率為1.11%,對照組患者切口感染率為3.89%(P<0.05),進一步說明PDCA循環聯合細節護理在手術室醫院感染控制中應用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在手術室中應用PDCA循環聯合細節護理能夠有效減少病菌感染,提高護理質量,減少患者切口感染情況,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