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金鵬
保定市蓮池區婦幼保健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急性咽喉炎是兒科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一般均采用霧化吸入治療。為了提高霧化吸入治療效果,配合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是十分必要的[1]。本文選取上一年度本院診治的小兒急性咽喉炎患者74例進行分組研究,具體如下:
1.1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上一年度本院診治的小兒急性咽喉炎患者,74例,所有患者均進行霧化治療,對患者隨機分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7例。對照組:男20例,女17例,年齡2~9歲,平均(4.55±1.14)歲,病程2~16個月,平均(7.35±1.32)個月;觀察組:男21例,女16例,年齡2~10歲,平均(4.58±1.46)歲,病程3~17個月,平均(7.64±1.42)個月。本次研究所選患兒家長都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了同意書,排除了合并患有嚴重臟器疾病的患兒、。對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疾病等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主要包括病情觀察、診療環境護理、健康宣教、教授患者霧化機使用方式等,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包含常規護理,與對照組一致,其他護理措施如下:(1)體位護理。在霧化吸入時讓患者選擇坐位或者半臥位,如果患者意識模式,呼吸無力,則需要抬高床頭,以便于膈肌下移,增加氣體交換量,促使霧化藥物可以在終末細支氣管沉降,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2)嚴密監護。在霧化的過程中,一定要對患者呼吸道進行檢查,保證呼吸通暢,及時將呼吸道的痰液排出體外,避免痰液阻塞支氣管。吸入時,如果患者發生咳嗽和過度換氣情況,則需要將呼吸機拿開,讓患者輕松呼吸幾次,在患者情況好轉之后繼續吸入,減輕患者的不適感,避免患者產生抗拒心理。治療中一旦發現患者出現呼吸急促等嚴重情況,則需要立即停止治療,并及時通知醫生進行處理。在吸入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之后,一定要及時漱口和清潔口腔,避免發生口腔炎。(3)堅持無菌原則,避免交叉感染。霧化吸入之前,需要對所有的設備進行消毒,護士注意手衛生,全程堅持無菌操作原則,避免發生交叉感染情況。
1.3觀察指標和評價標準 (1)比較兩組臨床療效。臨床癥狀基本全部消失,呼吸恢復正常為顯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呼吸受阻情況減輕為有效;治療前后病情恢復不明顯甚至嚴重為無效[2]。(2)比較兩組住院時間。(3)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統計對比,問卷滿分100分,非常滿意:≥90分、滿意:70~89分、不滿意:<70分[3]。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用%表示。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由表1可知,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治療效果,有效率為97.3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0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住院時間為(5.17±1.12)d,對照組住院時間為(7.53±1.21)d,由此可見,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t=5.534,P<0.05),有統計學意義。
2.3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由表2可知,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霧化吸入是臨床上治療小兒急性咽喉炎患者的重要手段,通過這種手段可以讓藥物直接到達病灶,改善炎性癥狀,提高治療的臨床效果[4]。但是由于兒童年齡比較小,對治療的配合度不高,在霧化吸入時容易出現哭鬧、躁動不安等情況,影響藥物吸收的效果,進而影響治療的整體效果。通過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的應用,可以幫助家長掌握正確的霧化吸入方式,減少藥物浪費,并保證吸入過程的安全,有利于改善預后[5,6]。
通過本文的研究發現,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治療效果,有效率為97.3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0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結果提示,霧化治療的小兒急性咽喉炎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以顯著提升治療效果,快速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高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可以將其作為臨床護理的優良選擇。
綜上所述,對霧化治療的小兒急性咽喉炎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效果好,值得給予患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