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帥
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人民醫院,河北 衡水 053100
近些年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不斷增加,研究指出,許多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都同時伴隨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且心血管疾病的致殘和致死率較高,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影響較大,因此想要控制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需采取科學的治療措施[1]。本文選擇我院近一年收治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對其采用化學降脂藥物和活血化瘀藥物治療的不同療效進行對比,具體分析為:
1.1臨床資料 本研究中的130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是從我院2019年2月—2020年5月期間收治的患者中選取的,這些患者疾病類型包括:33例高血壓、32例高血脂、24例腦出血、18例糖尿病、14例腦血管疾病、9例心血管疾病。按照隨機數表法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65例。對照組男女比例為33:32;均齡為(63.15±3.10)歲。研究組男女比例為36:29;均齡為(65.05±2.96)歲。統計學比較兩組臨床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可進行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選擇靜脈滴注化學降脂藥物,每兩天治療一次;選擇洛伐他丁每日晚餐后服用,控制其服用劑量為每次40mg,每日一次,連續服用一個月后(一個療程),調整洛伐他丁的服用劑量為每次30mg,共服用兩個月。
研究組選擇血塞通活血化瘀藥物治療,控制其劑量為每次50~100mg,每日三次;同時選擇步長腦心通膠囊口服,控制其劑量為每次2~4粒,每日三次,一個療程為一個月,共服用兩個月[2]。
1.3觀察判斷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顯效時間。綜合患者總膽固醇、三酰甘油酯治療改善和心腦血管功能好轉情況把臨床治療效果按照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級別劃分。患者的心腦血管功能在經過4-6周的治療后完全恢復或好轉顯著,總膽固醇、三酰甘油酯等指標下降的數值超過30%表示顯效;患者的心腦血管功能障礙在經過6-8周的治療后比治療前好轉明顯,總膽固醇、三酰甘油酯等指標有一定降低表示有效;治療后患者的心腦血管功能和各項指標改善情況都不明顯甚至加重表示無效。

2.1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對比[n(%)]
2.2比較兩組患者的顯效時間 分析可知,治療后對照組和研究組患者的顯效時間分別為(39.75±2.65)d、(27.45±2.24)d,兩組顯效時間對比統計學差異明顯(P<0.05,t=48036)。
心腦血管疾病作為對人體健康產生較大威脅的一種病癥,老年患者多發。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和老年病患病率的不斷提高,都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較高的重要因素,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活質量。相關研究指出,其中高血壓、糖尿病、吸煙酗酒、血液粘稠、肥胖、家族遺傳、血管平滑肌代謝異常等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發病誘因,所以病癥包括許多發病因素,臨床上強調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方法。
活血化瘀藥的作用是消散淤血,對血液循環起較大的促進作用,促使血小板活性進一步提升,通過對血脂有效的調節,防止形成血栓。 上述研究也充分說明心腦血管疾病選擇活血化瘀藥物治療的效果顯著,具體效用為:(1)加快血液流動,活血化瘀藥物中含有使患者血液黏稠度降低的成分,促進患者血流速度加快;(2)使患者血管狀態得到改善,心腦血管患者在心血管、腦血管方面都存在或硬化、或狹窄等相關問題,服用活血化瘀藥物后患者的血管形態會發生改變,紅細胞聚集減少,患者血管淤堵的情況也會因此而減輕;(3)血管的通透性得到改善,采用相應的藥物進行治療后,患者毛細血管會降低通透性,毛細血管的滲血情況也會得到較大改善[3]。
在當前中國醫藥快速發展的形勢下,研發部門研發出大量的新的藥物種類,所以醫生可根據相關疾病的臨床特征,合理的選擇適用的治療藥物。臨床上當前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時主要選擇以西醫病癥為基礎,并結合中醫辨證治療的一種新的治療方式。醫學上通過去粗取精,通過對中西醫優勢的充分利用,不斷的在心腦血管和其他疾病的治療過程中進行探索,把減輕患者痛苦,樹立堅定的戰勝疾病的信心作為治療目標,會較大的促進醫學的發展和進步。在此過程中還應注意預防的重要性,保證相關疾病從根源上得到控制,通過合理飲食,適當的鍛煉才能從根本上使患者患病的幾率降低。
通過本文研究可知,采用活血化瘀藥物治療的研究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比采用化學降脂藥物的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效果和顯效時間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P<0.05),說明心腦血管疾病選擇活血化瘀藥物進行治療的效果更加顯著,可在臨床治療中作為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