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燕
淄博市張店區傅家鎮衛生院,山東 淄博 255063
為了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效果,為其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臨床中需要加強并發癥發生情況的調查和分析,以分析結果為基礎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和護理措施。基于此,本研究選擇部分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報道內容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進行分析。所有患者的年齡范圍處于60-88歲,中位年齡為(70.36±6.21)歲。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收集其相關資料,并加以分析。根據實際情況制作調查問卷,采用詢問的方法完成問卷調查,統計所有患者的并發癥情況。
1.3觀察指標 統計所有患者的糖尿病類型以及并發癥類型和具體情況,并統計男女性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較。
1.4統計學處理 研究過程中需要對臨床產生的各項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然而研究數據較多,需使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完成分析工作,故將所有資料和數據納入計算機中。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的描述方法不同,分別使用均數±標準差、n(%)進行描述。在進行計量資料數據比較時,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數據比較時,使用χ2檢驗。若(P<0.05)則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老年糖尿病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統計 本次研究對象中糖尿病類型主要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分別有4例和86例。所有的患者中出現的主要并發癥為:腦梗塞、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高血壓、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和周圍神經病變等,分別有8例、2例、5例、17例、10例和41例,所占比例分別為(8.89%)、(2.22%)、(5.56%)、(18.89%)、(11.11%)、(45.56%);其中發生率最高的并發癥為周圍神經病變,其次是高血壓。見表1。

表1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統計(n/%)
2.2不同性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通過研究結果分析得知,有19例男性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現并發癥情況,在所有患者中所占比例為(21.1%);有15例女性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現并發癥,在所有患者中所占比例為(16.67%)。相比之下,后者低于前者,有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的改變,加之社會保障制度逐漸完善后,老齡化現象的逐漸嚴重,導致糖尿病的發生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該病在老年群體中發生率最高[1]。就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具有較高的并發癥發生率,其中常見的并發癥包括:腦梗塞、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高血壓、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和周圍神經病變等并發癥,而且大部分患者都同時發生2種或以上并發癥。據相關研究表明,急性并發癥類型和慢性并發癥類型是老年糖尿病并發癥的主要類型[2]。就急性并發癥而言,最常見的有酸中毒、低血糖、酮癥酸中毒等,當這些并發癥發作時,對患者的重要器官有著一定的影響,導致心腦等器官受到損傷,造成其功能障礙,甚至會引起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導致患者死亡。少尿、嗜睡、昏迷和脫水是糖尿病的常見臨床表現,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慢性并發癥同時發生。就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并發癥而言,其癥狀與一般類型糖尿病癥狀有相似之處,然而老年患者,因年齡較大,機體各個機能處于逐漸衰退的現象,抵抗力、調節能力、免疫力均處于下降趨勢,這種情況下,不僅發病率會增高,還會造成患者的死亡。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心血管疾病或損傷是主要危險因素,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當患者出現慢性并發癥時,臨床中需要給予長期治療,且治療效果一般達不到理想程度,這也是進一步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雖然我國醫療體系及相關保障體制逐漸完善,但還有一定的不足之處,這導致糖尿病患者對相關疾病知識缺乏認知,還有部分患者的認知存在錯誤,這使得患者接受治療時,存在較多的主觀意愿,臨床依從性不高,從而導致疾病的控制效果不佳[3]。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不具有典型特點,因此,患者在就診時就已經有并發癥癥狀,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并發癥較高,且多種并發癥共同存在的情況不在少數,這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有著嚴重的威脅。本研究結果顯示,周圍神經病變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發生率最高的并發癥之一,占比(45.56%),其次是高血壓(18.89%)、視網膜病變(11.11%),而且女性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男性。
綜上所述,并發癥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較高的發生率,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臨床中應該加強重視,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患者的認知程度,同時還要對并發癥情況進行明確,并采用針對性的措施治療,以此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