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爾明
【摘要】本文從分析小學德育現狀著手,重點剖析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途徑與方法,圍繞發揮班主任示范作用、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豐富德育形式、形成家校育人合力以及將德育滲透課堂教學中五個方面展開闡述。
【關鍵詞】班主任;小學德育;尊重;實踐活動;家校合作
立德,就是堅持德育為先,通過正面教育來引導學生、感化學生;樹人,就是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合適的教育來塑造學生、改變學生。德育是一項塑造人靈魂的工程,小學作為學生思想道德啟蒙的重要階段,重視德育,堅持德育為先,提高德育水平是學校教育任務的重中之重。
一、小學德育的現狀
目前,小學教育重智育輕德育的現狀仍然普遍存在,德育工作開展落實不到位。如,只注重文化課教學,將學校開設的品德課挪作它用,甚至將班會課、隊會課等也作為追求分數的課堂;其次,德育形式過于簡單,大部分以口頭說教為主,忽視德育教學的實踐性,教育效果不明顯。小學正是學生形成正確思想道德觀念的重要時期,學校作為德育的主陣地應該秉持德育為先的育人方針,聯合家庭、社區、社會等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
二、小學德育工作的途徑與方法
(一)身教勝于言傳,發揮班主任的榜樣作用
小學階段,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核心人物。班主任的言行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在班級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應充分發揮榜樣示范作用,而不是僅停留在口頭教育層面。如,教育學生講衛生,不需要一味地苦口婆心地說教,而是從班主任彎下腰拾起一塊紙片做起;教育學生熱愛祖國、尊重每周一次的國旗冉冉升起的神圣時刻,不需要過分苛責和批評不守紀律的學生,而是班主任本人做到和學生一起面對國旗,莊嚴肅立地致敬。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極強的可塑性,班主任是否以身作則對學生品德修養的塑造程度影響巨大。在孩子正確價值判斷形成的過程中,班主任的身教作用遠遠大于言傳。所以,在小學德育工作中,我們要極其重視班主任的示范作用,而班主任也應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為學生樹立一個正面、積極的榜樣。
(二)尊重理解學生,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學生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學校里的,他們的行為舉止離不開班級大環境的影響。在班級建設和管理中,尊重和耐心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兩大法寶。班主任應做到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一切教育方式方法必須以不傷害學生的自尊為前提。比如,學生犯錯,批評或者一定的懲戒措施是有必要的,不過要注重方法。班主任應以委婉有效的方式教育學生,盡可能不在大庭廣眾下直接斥責學生,可以和學生單獨交流,設法走入學生內心。在交流中還應注意語言藝術,切不可劈頭蓋臉地一頓責罵,這樣只會讓學生和教師的心越走越遠。班主任應做到了解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后再做判斷;當在師生面對面交流受阻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紙條、信件等方式和學生進行溝通。學生感受到被班主任尊重,才可能真正對其敞開心扉。
在尊重學生的前提,班主任還應耐心地對學生進行德育。小學德育工作具有長期性、反復性的特點,這是由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的。學生極可能不止一次地重復犯錯,因此,班主任應意識到不是一次德育就能徹底改變或者扭轉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而是需要班主任在長期的德育工作的滲透中,逐步幫助學生構建和確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綜上所述,耐心是班主任德育工作成功開展的保障。
只有學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耐心地對待,他才可能真正地依賴班主任,從而發自內心地接受班主任的教導,使得德育工作順利開展。
(三)結合實踐活動,豐富德育形式
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應豐富德育形式,將德育與實踐活動切實結合起來,充分開展各種各樣的班級活動,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內化思想道德觀念,真正實現德行一致。比如,班主任可以圍繞各類節日開展活動。如,在植樹節,讓學生提前準備好小樹苗,班主任有組織有紀律地帶領學生到戶外植樹,讓學生分工合作、動手實踐,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綠化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雷鋒月的時候,可開展雷鋒專題隊會活動,在活動中穿插講故事、相聲、歌舞表演、朗誦、辯論等形式,讓學生在妙趣橫生的活動中接受雷鋒精神的洗滌;在國慶節的時候,可結合班會進行《我愛我國》專題交流會,讓學生圍繞主題,通過手抄報比賽、話劇表演、繪本創作、觀看愛國電影《小兵張嘎》《地道戰》等形式分享交流,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班主任無論組織開展何種活動,都應在活動過程中把握德育的契機,適時進行德育以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立德樹人,將德育滲透于課堂教學中
教育部為充分發揮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的核心作用,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站在立德樹人的高度,教師應將德育滲透于課堂教學中。在創設情景的前提下,把知識、技能、素養融合,讓學生從課堂中提高素養,進行價值判斷,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
(五)與家長保持聯系,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必須加強與家長的交流和溝通,引導家長與學校共同合作,為學生的德育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通過營造家庭和學校相結合的德育環境,全面提升學生的個人素質。班主任應充分利用家長會平臺,讓家長對學校和班級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從而為家校打開良好的合作局面。在處理個別學生的問題上,要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做到信息互通,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讓德育工作更順利地開展。另外,班主任要做好家訪工作,每學期的家訪次數應不少于本班學生的三分之二。這些舉措不僅能加強家校間的聯系,更能形成一股育人的合力。
三、結語
小學德育工作,是現階段我國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在班級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必須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在明確德育內容的前提下,通過豐富多樣的德育形式,積極滲透德育,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金萍.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滲透策略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8):197.
[2]黃少菀.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滲透策略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8(42):193-194.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