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良 南陽 張世杰



摘 要:高壓輸電塔是在強風荷載作用下的倒塔情況,是影響輸電線路安全運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選用浙江溫州某輸電線路中的一座35 kV輸電塔,建立有限元模型,在風速為40 m/s下,施加90°風向角時風荷載,并分析塔身內部位移、應力變化。
關鍵詞:輸電塔;有限元;靜力響應
0 引言
高壓輸電塔是電力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風荷載對輸電塔的影響是引起倒塔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1]。近年來,輸電塔在強風天氣下頻繁出現風災事故。本文參考某輸電塔220 kV電線路中,利用ABAQUS有限元軟件,建立輸電塔有限元模型,對塔身施加風速為40 m/s,風向角為90°時的風荷載。
1 ? 輸電塔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塔高46.95 m,呼高40 m。如圖1所示,鐵塔由單角鋼用螺栓偏心連接而成,角鋼截面為“L”型,鐵塔輔材采用Q235鋼,主材采用Q345鋼,采用23種不同截面規格角鋼,角鋼材料參數如表1所示。在有限元模擬軟件ABAQUS中,將鐵塔模型建立完成。
2風場模擬
風荷載計算采用《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中規定的方法[2-3],如下式:
式中:ωK為桿塔塔身或橫擔風荷載的標準值(KN);βZ為z高度處的風振系數,取1.67;μS為風荷載體型系數,取2.6;μZ為風壓高度變化系數,取1.17;ω0為基本風壓? ? ?(KN/m2);v取30 m/s、40 m/s。
在加載時具體計算塔身結構構件迎風面的投影面積,將風荷載轉換為風壓,平均的分配到每段塔迎風桿件節點上。
3 ? 風速40 m/s時輸電塔靜力響應分析
鐵塔倒塌的過程如下:如圖2所示,輸電塔在風速為? ? ?40 m/s的風荷載持續施加下,經歷了13.3 s最終破壞。風荷載加載到5 s時,塔身情況如圖2(a)所示,塔身輕微傾斜,塔身內部最大應力達到34.12 MPa;在10 s時,如圖2(b)所示,塔身傾斜明顯,最大應力出現在塔身中段主材,為140.4 MPa,直至13.3 s,如圖2(c)所示,塔腳與塔身連接處背風面主材達到550 MPa屈服應力,桿件發生失穩破壞,其附近的桿件相繼失穩破壞,輸電塔最終失去承載力,塔身主材及輔材發生大范圍破壞,最終無法繼續承受風荷載發倒塌。
根據圖3所示,可以看出塔腳、塔身、塔頂三點位移隨時間的變化。塔頂位移隨時間變化最大,在輸電塔失去承載力時,塔頂位移達到780.72 mm。其次是塔身,位移達到260.81 mm,最后是塔腳,破壞時位移只有10.66 mm。
迎風面三點的應力,與50 m/s風速工況對比,三點應力變化情況差異不大。塔頂應力最大達到19.81 MPa,塔身中點在0~13 s過程中,應力隨荷載的持續施加逐漸增大,到144.93 MPa,在第13 s至破壞過程中應力變化不大,甚至稍有減小。塔腳應力在0~10 s過程中與塔身中點相似,應力逐漸增大到161 MPa,隨后應力突然增大,直到261 MPa,并未達到屈服強度。塔頂應力最大至6.28 MPa,塔身中點背風面應力與迎風面變化類似,0~13 s逐漸增大至146.96 MPa,而后變化不大,塔腳處應力在0~13 s內由0 MPa增至2.78 MPa,而后應力在3.3 s內突然增大,直到366.76 MPa。原因與分析? ? 50 m/s工況時相似,可能因為應力集中。
4 ? 結語
背風面主要受壓,這時的主材承受軸向壓縮,橫截面尺寸發生突然改變致使截面上應力不再均勻分布。同時從云圖中可以分析出,有桿件達極限屈服應力,最終發生破壞。所以,在后續的加固工作中,應格外關注塔腿與塔身連接部分。
[參考文獻]
[1]李士鋒,李宏男,張卓群,等.強風荷載作用下輸電線路的連續倒塌破壞分析[J].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17(5):835-841.
[2]張相庭.工程結構風荷載理論和抗風計算手冊[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0.
[3]肖正直.特高壓輸電塔風振響應及等效風荷載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9.
(編輯 何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