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增強文化意識,重視優秀文化遺產的傳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關注當代文化生活,學習對文化現象的剖析,積極參與先進文化的傳播和交流?!币虼藦母呖颊Z文作文改革的方向來看,不管是面對首次亮相的任務驅動型作文還是材料作文,想要蟾宮折桂,都必須有良好的思維能力和豐富的素材積累。但是由于學生閱歷有限,缺乏對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寫作文常常捉襟見肘,選用材料時往往出現素材空泛 、生拉硬套,千篇一律等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說:“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所在?!币龑W生化用好課本素材,并借此引導學生利用好課外閱讀素材,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一、用好課本素材,搭建閱讀和表達的橋梁
用好課本素材,對課本素材的理解、辨識、分析、綜合是前提,因此在閱讀時對課本的人文情感一定要深入思考,搭建閱讀和表達的橋梁。
1.找準角度,辯證評價
北大溫儒敏教授談到高考改革時強調:“高考作文應當回歸理性,強化思辨?!边@種思辨思想在每年的高考作文命題中經常出現,那么,在對課本內容的探尋上也要強化思辨意識。比如,作文練筆“蘇軾的‘一尊還酹江月是人生無常的喟嘆還是豁達文人的超脫?”還有“滄海橫流之時,劉邦和項羽誰是英雄?”這兩個問題讓學生有話可說,學生在是非對比中理解了蘇軾坎坷的人生際遇,復雜的情懷,看清了項羽、劉邦處世的異同,人性的兩面。喚醒學生的思辨意識,也就是喚醒了學生的理性思維和思想的獨立,就有可能產生更深刻和極有創見的作品。另外“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則材料,可以發散思維,深入挖掘,從而導向不同的觀點。例如《燭之武退秦師》,既可以從情節“夜縋而出”寫慷慨復命的愛國之情,也可以從答應的態度“許之”上寫寬容和轉變,也可以從燭之武說秦的說辭上寫溝通打開局面。所以,從事件的整體和局部,從不同的人物角度,得到的主題是不同的,這就要求我們閱讀課本素材既要熟悉真實任務事件,又要掌握具體細節,這樣才能玩轉課本素材。
2.溯果求因,探幽洞微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在把握文學作品深刻內涵的前提下,探求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錢理群教授在談到他的語文學習時說:“我把每堂課都看作一次精神的探險。”當我們真正做到含英咀華,透過課文內容把握住了深邃的文化內涵,我們的作文也就有了源頭活水。例如同樣寫生命短暫,王羲之流露出的是“修短隨化,終期于盡”。雖也體現了對自我生命的關注,但畢竟逃脫不了魏晉時代文人的虛無,消極避世,因而他的悲傷是不能釋懷的。而李白雖也感慨“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但卻瓊筵坐花,飛觴醉月,煥發著唐人的銳氣和灑脫情懷。因此,兩人在探求生命價值方面也有不同,李白高蹈入世,雖屢受排擠,但并沒有放棄仕途之路,王羲之轉而汲汲于書法,以此揚名百代。我們關注個體的時代背景和人生經歷,便能挖掘課本素材中更多的人物的光輝形象和卓越品質,才能用起來得心應手。
二、探驪得珠,活用實例
理解和評析課本素材還只是第一步,探驪得珠之后怎樣竭盡所能用好這一顆顆明珠,使得文章為之生輝才是最重要的。如何用好事例,可以著眼于以下幾個方面。
1.品評人事,找準切入點
寫文章泛泛而談,沒有具體事例作支撐,文章會空洞;而把人物方方面面一一列數,又會因表述沒有重點而沖淡主題。所以,在利用人物素材時,探幽洞微,重在展示人物的思想和品格,這其中少不了人物行為作支撐。而在利用情節素材時,又要找準角度,找到情節和主題的契合點。例如學生的一篇習作:“讀司馬遷,讀到的是剛直與堅韌。面對殘酷的刑罰,面對眾人的嘲笑,他沒有屈服,他依舊屹立在歷史的巔峰上。‘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剛正不阿,留作正氣滿乾坤;幽怨憂憤,著成信史照塵寰。正是太史公的凜然正氣,才能使得他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嘯?!蔽恼曼c染有力,在開頭就寫到了司馬遷剛直堅韌的精神力量,后面用史實佐證,顯得有理有據,言之鑿鑿,充滿力量。
2.合理安排,體現層次性
寫作貴在遷移,如果素材積累得當,在寫到同一個主題時,不免會想到兩則或多則材料,如果單純羅列事實,會使得材料煩瑣堆砌而無層次。既要體現內容的豐富,又應要言不煩,讓讀者在尺幅之間看到真摯與深刻。所以選用材料時,要注意材料的層次性。兩則材料,如果它指向性相反,則可以用對比的方式安排。例如學生習作:“劉邦之所以成就千秋大業,那是因為他擁有一個優秀的團隊。在激烈險惡的斗爭中,好的團隊凝聚的力量無可抵擋。張良的智慧,樊噲的勇猛,劉邦的縝密(以退為進),組成了一支力挽狂瀾絕處逢生的力量。然而項羽的團隊缺乏溝通而導致人心渙散,項伯夜會劉邦,項羽優柔寡斷,范增怒言相斥,四面楚歌的結局已露端倪。所以團隊的力量可以決定個人命運,甚至可以決定歷史的走向?!边@樣兩相對比,褒貶互現,增強了說服力。而對于多則材料,在指向性一致的情況下,需要詳略有致,重點寫一則,其他略寫,力避素材疊加,給讀者造成閱讀倦怠。
3.借助想象,帶來畫面感
怎樣才能讓作文活靈活現地展現時代特色和人文風貌,想象是個法寶,穿越歷史的隧道,想象當年的畫面,親切感人。而漫隨思緒,假設不一樣的事實,亦可以發人深思。例如寫到燭之武的形象:“是夜,萬籟俱寂,暗淡的月光中,燭之武憑借著一條粗陋的繩索,艱難地順墻而下,蹣跚著邁向秦營。這艱難而偉大的一步啊,一步邁出,就邁向了有去無回的危險,邁向了生死難料的前途,邁向了虎狼之窩。滿頭的白發飄揚在深秋的寒風中。在這國家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國將不存,何以家為?前行的蹣跚腳步更加鎮定。今夜的月光啊,照耀著一個老人執著前行的身影,照耀著一顆慷慨赴難的愛國之心?!贝┰綍r空,遙想當年,抓住了《左傳》中的細節,畫面顯得真實而生動,燭之武深明大義的形象如在眼前。
4.句式人稱,彰顯靈活性
精彩的語言給作文披上了華美的外衣。其中就包括句式變化帶來不一樣的情感體驗。整散句結合演繹了情感的跌宕起伏,長短句變化彰顯了人事的悲歡離合。而人稱的變換,會給作文增添無限意蘊。例如,學生在寫《劉邦——我心中的英雄》時是這樣的:“在世人眼里,你是奸詐、虛偽的小人,你善于權變,精于利用,可在我心中,你卻是真正的英雄,在亂世中不甘平凡,為理想能屈能伸,亦能寬厚待人,禮賢下士的英雄。還記得你在入咸陽時與百姓約法三章,也記得你在鴻門宴上的機智應變,以及為實現抱負的步步行動,你用你的智慧奪得了天下,又修養生息,令天下獲得久違的安寧,你掀開了歷史新的一頁——布衣出身也可成為君王!”改變人稱,似與古人對話,娓娓道來,那樣親切!句式的變化,又使得情感有開有闔,蕩氣回腸。
“作文是一種心靈的舞蹈。只有內心有了獨特體驗后,才能舞得婆娑,舞得翩躚 ?!痹诟惺芎头e累的基礎上化用好課本素材,不僅是寫作的需要,還能讓我們加深對世界的認知和對生命的理解。就讓作文與這位最熟悉的陌生人攜手,共同演繹文質兼美的精彩華章!
作者單位: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