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艷

我是陳經綸中學的一名教師,2020年1月20日, 和愛人一起從北京驅車回婆家過春節,計劃正月初三返京。婆家所在的湖北省仙桃市是距離武漢不到100公里的一個小城市,因新冠疫情暴發,于大年三十封城,這一封,8天的探親假,一下延長到了80 天。
公公是一名中醫,在仙桃經營著一家個體診所。1月31日早上6點,公公接到了診所所屬地醫院打來的電話,要求他去支援一線。公公著急了,午飯都沒顧上吃,拿著醫師證就出門了。 “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國家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響應國家征調也是所有執業醫師應盡的義務。”
目睹公公每天的辛勞,我自己在想,作為一名黨員,我能做點什么呢?小區封鎖期間,每天定時廣播,宣傳注意事項:“不要出門,不要給政府添亂!待在家里就是給社會做貢獻!”我想,即使不能出門,我也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讓居家生活更加充實。同時,我也要做好我的本職工作,初二下學期是初中學習階段非常關鍵的時期,我要為學生的前途負責。
自2020年2月17日線上“停課不停學”工作開始以來,我充分利用每日晨檢的20分鐘時間,跟同學們分享抗疫小故事,講述抗疫英雄的事跡,做防疫小知識宣講及心理疏導。跟學生講述我們封城之后的生活時,我向學生傳達的是積極樂觀、自律上進的生活態度。給學生們講述我公公的故事,引導學生理解愛崗敬業和無私奉獻。接著,我跟學生探討了“英雄”的話題。讓學生明白:特殊時期我們有沖鋒陷陣的一線的英雄,值得大家敬仰。同時,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平凡的人物,如我們堅守崗位的父母,他們有的是公交車司機,有的是出租車司機,有的是超市員工,醫院的普通職工,藥店工作人員等,由于職業的特殊性他們必須堅守崗位,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他們同樣偉大。作為學生,在居家防疫期間,要自主自立、自管自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就是了不起!
有很多家長旁聽了我的早教育。在早教育結束之后,我收到了很多家長的反饋。張某某媽媽給我發來信息:“李老師好!今天上午爸爸和孩子一起聽了爺爺的故事。爸爸打電話告訴了我,我很感動。老人家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險阻去發揮自己的熱能,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為老人點個大大的贊。” 魏某某媽媽發來信息:“ 李老師好,跟著孩子上了一周的早教育,感觸頗多。尤其是昨天您的分享,從疫情開始網上各種事跡源源不斷,但總還是覺得離的很遠。真實發生在身邊人身上才感覺所謂的平靜安良,是那么多平凡的身邊人努力付出。這一周看著老師趕場般的連軸轉,每次作業都及時認真地回復,特別的感動。從春節剛過我感覺老師們就開始忙碌起來了,都在為了開學后做著準備。孩子這一周每天的作息基本跟在校上課沒什么區別,起碼學習態度還是好的,時間也管理起來,也在為了真正開學能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學習狀態努力著。感謝學校,感謝老師們!”
這些,就是疫情期,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些小故事。不得不提的是,疫情出現后,黨和國家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出不惜代價、不計成本的抗疫防疫方針,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共同抗擊新冠疫情。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點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