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福
【摘? 要】近年來,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進步,減負措施越來越具體化,小學生的在校時間受到嚴格的控制,給小學生留出了更多自主發展的空間和時間。但小學生的課后監管成了家長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這也對還未成熟的小學課后服務提出了挑戰。所以,各學校要積極探索新方法和新途徑,提升小學課后服務質量,既要給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課后服務,還要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生;課后服務;質量;學校;健康成長
中圖分類號:G6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4-0075-02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th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burden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ncrete, and the school time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s strictly controlled, which leaves more space and time for their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However, after-school supervis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has become a hot issue for parents and society, which also challenges the immature primary school after-school service. Therefore, schools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new methods and way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after-school service, not only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variety of after-school services, but also to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beauty and labor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fter-school service; Quality; School; Healthy growth
隨著我國社會和基礎教育改革的發展,為了減輕小學生的課業負擔,小學生的放學時間提前,給小學生留出了更多可以自己支配的課后時間。但是,這給家長帶來了很大的困擾,上下學的接送時間和家長的工作時間相沖突,放學后家長不能給予孩子必要的學習輔導,使得本來自控能力就弱的小學生對學習產生懈怠,不利于小學生的長遠發展。為此,各小學需要進一步推動小學課后服務工作的落實,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學習實際,豐富課后服務形式,創新課后服務內容,滿足家長和學生的教育需求,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條件。本文筆者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從四個方面展開論述,旨在增強課后服務實效。
一、設計時代特色課程內容
課程是課后服務的核心,也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課后服務不僅是對小學生的保護和看管,更是對小學生課堂教育的延伸和拓展,通過教育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學校要高度重視課后服務,充分發揮其效力,帶給小學生不一樣的體驗。首先進行全面調查和深入的了解,明確小學生的課后需求,設計他們感興趣、具有時代特色的課后服務內容;其次學校可以結合自己的教學資源和教學優勢,開發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讓小學生接受高質量的教育,培養他們愛校、愛家、愛祖國的情感,陶冶道德情操。開展課后服務的最終目的是要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應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的,設計具有多層次的課程體系,利用生活類的課程普及生活常識,引導小學生感受生命的價值和勞動的意義;利用文化類的課程讓小學生學習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增強他們的文化涵養,樹立起文化自信;利用科技類的課程向小學生傳遞最前沿的科學技術知識,培養他們的探究意識,增強動手實踐能力;學校還要積極開發實踐類的課程,鼓勵小學生參與實踐活動,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學校應根據學生的需求作出科學的規劃和調整,使不同的課后服務課程發揮出最大的功效,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二、制定科學有效評估體系
學校是課后服務的實施者,教師是課后服務的直接參與者,學生是課后服務的受益者,家長和社會是課后服務的監督者。所以,課后服務不是學校的單獨行為,而是需要家長、社會的共同參與。要想提升小學課后服務質量,學校必須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制定科學有效的評估體系,使課后服務評價更加的客觀、真實,便于學校及時發現問題、改進問題,促使課后服務質量不斷優化。學校可以定期邀請家長、教師和相關的社會人員按照班級、年級、校級等層次,對學校的課后服務進行評價,學校管理人員要對評價內容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找到自身工作的不足之處,提升工作效率的方向,切實改善小學課后服務。對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也應做出科學的評價,可以從參與課后服務的學生人數、開展課后活動的次數、學生參與課后服務表現出來的熱情、家長的反饋等多方面對教師的課后服務質量進行評價,通過多元評價促進教師課后服務水平的提高。對于小學生的課后服務評價,不能以筆試成績為標準,而應該以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為依據。如果通過課后服務能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那么這樣的課后服務就達到了真正的目的。學校要鼓勵學生、家長、教師都參與評價,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這是改善課后服務策略的有效途徑,只有小學生感興趣、家長滿意,課后服務才會越來越有意義。
三、開展形式多樣社團活動
為豐富小學生的課后生活,促進小學生的多元發展,學校可以在課后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并結合本校實際和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將社團活動與課后服務進行有效的整合,激發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實現課后服務從“有人看護”向“看護得好”進行轉變,提升課后服務質量,盡量做到讓家長、學生、社會都滿意。校內社團活動的開展需要一定的場地,學校要對校園內的各種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圖書館、多媒體教室、實驗室、體育場館等在課后時間向小學生免費開放,為社團活動的開展提供物質保障。同時要充分挖掘本校教師資源,利用教師的專業特長組織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對于缺乏專業教師指導的社團,學校可以借助社會的力量邀請或聘請專業人士來到校園內,給小學生提供專業化的指導。社團活動不是強制的,學校要秉承學生自愿的原則,采用選修課的形式,讓小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特長,選擇自己喜歡的社團,并采用分層走班的學習方式,滿足不同年齡段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在社團內容上要堅持“百花齊放”,組建科技類社團、體育類社團、藝術類社團、學科類社團等,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后服務中有所學、有所悟,感受到課后服務的快樂。
四、優化課后服務制度設計
小學課后服務的有效實施需要切實可行的制度作保障,“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制度的保障和約束,校園課后服務就會使一盤散沙。完善的課后服務體系,能保證課后服務人員的職責和行為習慣的規范和標準,從而促進課后服務質量的提升。學校要根據國家的相關文件精神,優化課后服務制度的設計,明確參與課后服務教師的基本職責,強調課后服務的組織紀律。對于未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教師要做好登記工作,了解學生的去向,確保學生安全。學校要建立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凡是進出校園的人員都要進行登記,嚴禁小學生私自外出,也不允許無關的外來人員進入校園,同時還要制定必要的應急制度,以應對課后服務中出現的突發情況,確保學校課后服務安全、有效地開展,為小學生提供健全的安全保障。
課后服務在我國起步較晚,各方面還不成熟,在實施中經常會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學校要積極轉變思維方式,知難而進,在教學改革中不斷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課后服務體系,創造良好的課后服務氛圍,吸引小學生的參與熱情,提升小學生的核心素養。
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重點課題“城鄉接合部小學課后服務機制的實踐研究”(項目編號:GS[2020]GHBZ177)的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崔晴,趙雄輝.促進小學生課后服務健康發展的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9(08).
[2]李玉鳳.發揮學校優勢 做好課后服務[J].甘肅教育,2018(19).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