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步新

摘要:為研究小麥自走式噴桿噴霧機的田間作業性能,包括機械作業行走軌跡是否與小麥種植方式相匹配;作業時的穩定性、操作的靈便性;有效噴幅、與普通噴桿噴霧機相比作業效率(包括用工和用時)和節藥、節水性能等,為大面積推廣提供科學依據,沈丘縣農業農村局組織技術人員于2020年3月15日進行了試驗,現將試驗總結如下:
關鍵詞:自走式噴霧機;田間作業;性能對比
1? 試驗方法
采用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和常規噴桿噴霧機各2臺加入同樣的藥劑和水量進行同時作業,每點試驗面積13.33hm2,作業前測量每臺機械的總流量并調試整機使之處于正常作業狀態,作業時詳細記載作業總時間、噴藥用時、作業速度、實際用藥量、實際用水量(見附表)。
試驗于2020年3月15日進行,小麥處于返青期,防治對象:麥田雜草,防治用藥:各處理用藥一致,均是用20%使它隆50ml/667m2加10%麥鐮20g。
2? 試驗結果
自走式噴桿噴霧機2臺:各防治面積13.33hm2,作業前測定每分鐘流量14L,實際噴藥時間(除去加水\加藥用時),9.2h,用油15L,作業速度平均2417m/h,共用25桶水(125L/桶水),即:平均每畝用水量為25L。藥后30d雜草防效為90.6%。
常規噴桿噴霧機2臺:各防治面積13.33hm2,作業前流量20L/min,實際噴藥時間(除去加水、加藥用時)6.7h,用油17L,作業速度3318m,共用22桶水(200L/桶水),即:平均用水量為28L/667m2,藥后30d防效為94.7%。
3? 結果分析與建議
(1)自走式噴桿噴霧機與小麥種植方式不相匹配。小麥為等行距種植,且行距較窄(一般為6寸),而自走式噴桿噴霧機車輪較寬,容易造成壓麥現象,會造成一定的損失。建議:小麥播種時按自走式噴桿噴霧機留寬窄行或改變機器輪子寬度。
(2)自走式噴桿噴霧機較常規噴桿噴霧機作業速度慢、實際噴藥時間長。由于其壓力小,實際流量較常規噴桿噴霧機少,噴幅與常規噴桿噴霧機相同,同為6m,但其作業速度較常規噴桿噴霧機慢。常規噴桿噴霧機作業速度平均3318m/h,自走式噴桿噴霧機作業速度平均2417m/h,較常規噴桿噴霧機平均慢901m/h,慢27.15%;實際噴藥時間自走式噴桿噴霧機較常規噴桿噴霧機長,自走式噴桿噴霧機除去加水加藥時間,實際噴藥用時為13.33hm2地9.2H,即需要2.8min/667m2;常規噴桿噴霧機13.33hm2地除去加水加藥時間,實際噴藥用時為6.7h,即需要2.0min/667m2。
(3)自走式噴桿噴霧機較常規噴桿噴霧機用油量少,省油。自走式噴桿噴霧機13.33hm2地用油15L,即用油需0.4元/667m2,常規噴桿噴霧機13.33hm2地用油17L,即用油需0.5元/667m2。
(4)自走式較常規噴桿噴霧機節藥、節水。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平均用水量為25L/667m2,而常規噴桿噴霧機平均用水量為28L/667m2。
(5)自走式較常規噴桿噴霧機防效稍差。用20%使它隆50ml/667m2加10%麥鐮20g防除麥田雜草,藥后30d,自走式噴桿噴霧機防效為90.6%,常規噴桿噴霧機防效為94.7%。
參考文獻
[1] 周良富,沈啟揚,秦維彩,等.自走式高地隙噴桿噴霧機防治效果試驗分析[J].江蘇農機化,2016(3):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