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躍
摘要:通過變量施肥插秧機和常規側深施肥插秧機對比分析其對水稻生育期、秧苗素質和產量的影響。示范結果表明:變量施肥技術可使秧苗返青期、始穗期、抽穗期、齊穗期、成熟期均較對照提前1d,兩個試驗點平均理論增產13.2kg/667m2,平均實收增產10.1kg/667m2,同時提高了作業效率20%左右,可節省人工投入成本,并實現精準施肥,兩處試驗點平均節約肥料用量3.45kg,中化側深施肥專用肥3.34元/kg,可節約肥料成本11.5元/667m2,具有一定節本增效潛力。
關鍵詞:水稻;生育期;秧苗素質;產量
由于同一格田內土壤肥力不同以及施肥不均等原因,導致水稻長勢高低存在差距,變量施肥技術可有效解決施肥過剩導致水稻對養分過度吸收,造成倒伏、降低品質、收割效率降低;另外,肥料的浪費以及流向河川,造成水質污染等一系列問題。本項目充分利用變量施肥的技術優勢,考察變量施肥技術精確檢測、精準施肥的實用性以及節肥量多少,進一步探索該項技術的潛在應用價值。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
試驗落實在三處,科技園區2266.67m2,種植品種綏粳18;第二管理區30#地,示范戶王春香,示范面積20hm2;第五管理區10#地,示范戶趙春麗,示范面積13.33hm2,種植品種均為龍粳31,土壤特性:pH6.1~6.5、有機質33.6~35.3g/kg、堿解氮105~181mg/kg、有效磷25.5~43.2mg/kg、速效鉀126~165mg/kg,草甸白漿土,地勢平坦。
1.2? 試驗設計
科技園區設置變量施肥處理和常規側深施肥對照;第五管理區設置變量施肥處理、寬窄行側深施肥處理、常規側深施肥對照;采取小區試驗和大區對比法,處理和對照設置在同一田塊內,不設重復,處理和對照均使用同一棟大棚秧苗,處理采用變量施肥插秧機進行插秧,施用中化側深施肥專用肥,其它同常規管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氣象分析
氣象統計可見,2019年4月份平均氣溫7.0℃,比歷年平均氣溫高1.9℃,降雨量較歷年少32.8mm,日照時數較歷年增加93.7h,有利的天氣條件為旱育壯苗提供了保障;5月份平均氣溫13.9℃,比歷年平均氣溫高1℃,但上旬溫度偏低,降雨量偏大,較歷年增加108.9mm,日照時數較歷年增加17.5h,雨大為春季泡田整地提供了有利條件,上旬的低溫天氣使水稻返青期較歷年晚1~2d左右;6月份平均氣溫為16.5℃,較歷年平均氣溫低2℃,降雨量較歷年增加72.4mm,主要集中在下旬,日照時數較歷年增加5.3h,6月份的低溫和大量降雨對水稻的生長分蘗及后期水稻灌漿產生了一定影響,水稻葉片生長較歷年要晚1d左右。7月份平均氣溫為22.1℃,較歷年平均氣溫高0.4℃,降雨量較歷年增加53.5mm,日照時數較歷年增加33.2h,7月份降雨集中在中下旬,長期的降雨和寡照使水稻生長緩慢,齊穗期較歷年延緩5~8d左右。8月份平均氣溫為19.7℃,較歷年平均氣溫低0.5℃,降雨量較歷年增加161.8mm,日照時數較歷年減少40.5h,8月份的低溫、寡照、多雨天氣導致水稻揚花灌漿受到影響。9月份平均氣溫為15.4℃,較歷年平均氣溫高1.5℃,降雨量較歷年減少5.7mm,日照時數較歷年增加63.4h,9月份降雨少、日照足,可促進水稻成熟,對7、8月份不利天氣因素的影響起到了一定的彌補作用。
2.3? 本田數據調查
兩處試驗點的變量施肥處理的保苗率均高于寬窄行和常規側深施肥處理,通過田間觀察發現,變量施肥處理的缺苗現象確實很少,科技園區變量施肥處理的葉齡較常規側深施肥高0.2葉,株高高0.4cm,根條數多1.3條,每穴莖數少0.3株,整體來看,變量施肥處理具有一定優勢,但差異不明顯。五區變量施肥處理的葉齡較寬窄行側深施肥高0.2葉,株高高1.5cm,根條數多0.7條,每穴莖數多0.3株,寬窄行側深施肥由于插秧過程中植傷相對嚴重,導致各項指標均低于變量施肥處理;變量施肥處理較常規側深施肥高0.1葉,株高矮0.1cm,根條數多1.1條,每穴莖數少0.6株,可見,變量施肥處理除每穴莖數較對照略低以外,其它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
3? 結論與討論
(1)變量施肥插秧機采用第六代插植機構,插秧時的一致性、均勻性、準確性均得到改進,并且,平地磙直徑較常規插秧機大,使轉彎泥腳平整,可以減少秧苗植傷率,提高秧苗直立性及群體素質,使秧苗返青期、始穗期、抽穗期、齊穗期、成熟期均較對照提前1d。
(2)變量施肥插秧機通過電極板測量土壤電阻分析土壤中的養分含量,并通過超聲波傳感器測自動調整施肥深度,最終實現精準施肥,兩處試驗點平均節約肥料用量3.45kg,中化側深施肥專用肥3.34元/kg,可節約肥料成本11.5元/667m2。
(3)變量施肥插秧機功率為18kW,由于附屬機構較多、質量較重,導致主離合器摩擦系數不夠,出現陷車現象,存在明顯不足,建議改進。
參考文獻
[1] 李成荃.雜交水稻生產面臨的挑戰及其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1992,20(2):97-102.
[2] 李林,沙國棟,陸準淮.灌漿結實期溫光因子對稻米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業氣象,1996,5(2):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