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冬 顧鑫 楊曉賀 張茂明 姚亮亮 李燦東 劉偉 孟慶英 邱磊
摘要:水稻種植在我國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水稻作為我國傳統的農作物,長期承擔著我國糧食安全的重任。我國對于水稻栽培技術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保證了我國水稻的產量。為進一步提升我國水稻的產量和質量,提升水稻種植的效益,保證我國的糧食安全,本文后續重點研究了水稻栽培技術與提高水稻種植效益的措施。
關鍵詞:水稻栽培技術;提高效益;水稻種植
1? 前言
水稻不僅可以作為主食食用,還能作為釀酒、制糖的原料,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與經濟價值。而當前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水稻的產量和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關種植人員要不斷加強水稻種植技術研究,以促進水稻產業發展,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糧食的需要。
2? 水稻栽培技術
2.1? 選種育苗
選種的科學性關系著種植水平,因此要做好選種工作。為提高水稻產業發展水平,要事先學習選種知識,進而推進選種工作。其中,要選擇具有較強抗病能力與抗倒伏性能的品種,不僅可以提高種植產量,而且可以降低種植風險,減少經濟損失。與此同時,還應做好育苗工作,提升水稻育苗水平。育苗工作的內容包括:選用旱育苗或硬盤育苗的方法,增強水稻苗對外界環境的適用性;把苗床設置在背風向陽的位置,保證水稻苗茁壯生長;控制腐熟農肥和填土的比例,并應用壯秧劑[1]。
2.2? 移栽
在育苗工作順利完成后,需要開展下一階段的移栽工作。在秧苗運輸、移栽過程中,應加強幼苗根系的保護,盡量避免運輸不當造成的根莖損壞問題。在進行插秧時,秧苗的深度應控制在1.5~2.5cm,抓秧的數量控制在6~8株。在插秧的過程中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調整插秧的深度與水稻幼苗的種植密度。現階段,人工插秧難免會產生誤差,隨著農業種植機械化、自動化水平的整體提升,目前水稻種植廣泛使用插秧機械進行作業。應在設備使用前進行性能調試,保證插秧、播種的密度與深度符合技術標準。
2.3? 科學技術
伴隨著社會快速發展,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不斷地提高。為促進水稻產業高效發展,有必要把科學技術應用在種植管理工作之中。比如應用互聯網技術,全面獲知水稻生長信息,進而做出合理的管理舉措;應用新興的傳感器技術檢測農田,及時獲知水稻種植所面臨的風險,進而構建科學有效的種植方案,從而指導水稻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要應用科學技術檢測農田溫度,在確定溫度發生變化之后及時做好溫度防范舉措。
3? 提高水稻種植效益的措施
3.1? 科學施肥與堅持合理
施肥工作作為栽培水稻的主要環節也是不可忽視的,選用優質的有機肥作為底肥,施入到土壤中能夠幫助土壤提高肥力,滿足水稻在營養生長期對養分的需求。氮磷鉀硅這些化學元素,能夠改善稻米的外觀,還能夠增加蛋白質含量。而除了選好有機肥料之外,施肥的量和時間也要把握好。區分好底肥和返青肥的量,有效提升稻米的口感品質。另外在水稻栽培中一定要堅持合理灌溉,既要保證水源又要準確安排灌溉時間。如果灌溉的水中含有污染物或重金屬含量超標,則會對水稻生長帶來負面影響。建立科學的灌溉方法,明確水稻各生長期對水分的不同需求,比如采用深淺相交的方式進行灌溉,或水稻在成熟期時持續有效灌溉都可以有效提高稻米品質。
3.2? 病蟲害防治
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水稻不同的生長階段會受到不同種類病蟲害的影響,所以要針對不同種類的病蟲害選用具有針對性的藥物,保證病蟲害防治效果。(1)在使用農藥進行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時,除了選用適宜的農藥,還要把握好農藥的使用時間和使用藥量,保證使用效果,切忌盲目增加農藥使用量。(2)種植人員要實時觀察水稻的生長情況,如果在水稻幼苗期發現病害,要及時將病苗拔出后進行補苗,同時也要觀察稻田雜草生長狀況,定期除草,防止雜草爭奪水稻生長所需養分,影響水稻生長。(3)防治水稻蟲害可以根據水稻品種和以往水稻發生蟲害的情況,向稻田中引入蟲害的天敵進行蟲害防治。
3.3? 宣傳教育
水稻栽培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對水稻栽培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政府部門以及相關的科研機構要加大對水稻栽培知識的宣講,采取豐富多樣的形式,把相關知識傳播給種植戶,以有效提升種植戶的水稻栽培知識和技能,從而更好地幫助種植戶提升水稻產量和質量。(1)相關政府部門要從多個方面對水稻種植戶進行扶持和指導,包括資金、技術等方面,提升種植戶的水稻栽培技術水平。(2)政府要成立專門的部門定期對本地的水稻種植情況進行核查,同時還要針對在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幫助和解答。(3)要招聘專業的人才,讓這些專業人才對水稻種植進行科學管理,從而更好地帶動種植戶進行科學種植,提升本地區水稻種植水平[2]。
4? 結語
水稻的生產產量與我國的糧食儲備有著直接的影響,從水稻品種的選擇、種植時間與灌溉水量的控制、施肥以及水稻病蟲害的防治等,都應做到位。不斷優化水稻種植的栽培技術,以提高水稻種植效益,進而提高水稻種植產量和品質。
參考文獻
[1] 溫宏強.水稻種植技術的主要環節與病蟲害防治要點[J].農民致富之友,2019,602(9):14.
[2] 吳顏春.探究綠色防控技術在水稻病蟲害防治中的推廣[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206(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