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宏 劉玉海 雷永平
摘要:在目前的林業發展過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我國林業的病蟲害問題一直得不到有效解決,嚴重影響了林業生態的健康發展。基于此,分析現階段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無公害防治技術防治林業病蟲害效果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林木;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
0? 引言
無公害防治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農業經濟建設過程中,對病蟲害的防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基于此,分析無公害防治技術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應用的重要性、現階段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無公害防治技術在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的具體應用措施。
1? 林業病蟲害的發生原因
1.1? 藥劑使用不合理
在當前的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工作人員多數采用化學方法進行防治,同時在使用的時候沒有按照要求控制用量,存在較多的錯誤,這使化學藥劑的使用過多,雖然能起到控制病蟲害的效果,但是會使林木受到不良的影響,難以滿足林業工程建設的需求。在化學藥劑的使用中,樹木會逐漸產生抗藥性,導致防治工作的難度水平提高,還會造成藥劑殘留的問題,對自然環境帶來危害,不利于人們的健康。
1.2? 林業管理方式滯后
現階段,部分林業管理人員盲目重視成林效率的提升,從而忽視了加強林業管理。此外,由于人工林種植的樹木密度大,導致林木間缺乏良好的透氣性,陽光不能很好地照耀進來,在這種環境下會加快病蟲害的繁殖,對樹木健康造成影響,也不利于林木的后期管理。如果林業管理人員不能及時轉變思想,會使林業病蟲害的面積逐步擴大,造成巨大的損失。
1.3? 天然林比例不高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環境保護有了更高的要求,人工林種植面積也得到了增加。但是相對來講,人工林區的樹種結構搭配缺乏合理性,也不夠多樣化,無法提升林木防御病蟲害的能力。人工林與天然林相比,天然林的生態系統較為穩定,而人工林會在很大程度上出現病蟲害,無論是對整個森林系統,還是對當地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2? 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的應用要點
2.1? 加強林木苗抗病蟲害能力
無公害病蟲害防治技術在林木育苗階段的推廣和應用,對于苗木病蟲害抵抗能力的增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由于幼苗階段是樹木最容易發生病蟲害的階段,所以工作人員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做好育苗階段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合理利用無公害病蟲害防治技術,提高樹苗的病蟲害抵抗能力,確保苗木的健康生長。同時,加強種苗的檢疫。種苗檢疫是有效提升苗木病蟲害抵抗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為了確保苗木的健康生長,工作人員可以采取加大苗木培育和檢疫工作力度的方式,增加抗逆性苗木的種植數量,降低病蟲害對苗木健康生長造成的不利影響。
2.2? 建立林業病蟲害監測預警機制
監測預警是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點之一。由于森林中的樹木種類繁多,且不同樹木發生的病蟲害也各不相同,再加上不同樹木病蟲害的發病時間、現象
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林業種植人員應該根據不同樹種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和類型,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不同類型病蟲害發病的條件和規律,并以此為
基礎建立完整的林業病蟲害監測預警機制,以便于工作人員及時發現和治理林業病蟲害。各個林業企業的工作人員應該通過定期開展林間巡邏的方式,詳細地了解和記錄林間氣象、土壤等數據,然后根據森林樹種的類型,監管森林樹木病蟲害發病的情況,為后續森林樹木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
2.3? 采用科學的林間管理方式
科學的林間管理方式是能有效防止林業病蟲害的手段之一,林間管理包括從林木種植到長成之間的所有過程。在林木種植階段,要堅持適地適樹的種植原則,根據種植當地的土壤條件、氣候特點等,科學的選擇適宜當地生長的樹種,在選擇苗木時盡量選擇根系發達、土球體積大的苗木,保證苗木的質量和抵抗力,從而提高林木的存活率。比如吉林省的林場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壤情況等,多選擇楊樹、樟子松、家榆等,這些樹種有優秀的抗寒、耐干旱、抗林業病蟲害能力較強的特點,在吉林省各林場有著廣泛的種植,且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在林木生長階段要實行封山育林,保證林中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自然增加林間的生物多樣性,建立穩定的生態系統,從而提高林場整體的抗病蟲害的能力。在林木生長期間,林場要定期對林木進行科學的管理和養護,及時清除已經發生病蟲害的樹葉、枝條等,并帶出林場集中燒毀,防止林業病蟲害進一步擴散,對人和周圍環境造成影響。
2.4? 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一種有效的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每一種病蟲都有其對應的天敵,林場可以引進當地多發病蟲的天敵,采用生物治理的方法,比如有啄木鳥、山雀等,是許多病蟲的天然克星,通過吸引鳥類進入林場可以為林場提供一道天然的屏障;現在市場中已經出現了很多的生物農藥,也是林場可以選擇的方式之一。物理防治有人工捕殺的方式,通過人工捕殺幼蟲、成蟲、滅卵等方式,可以殺死林業蟲害;還可以利用病蟲的行為規律,使用誘導的方式,比如借助燈光吸引病蟲;還可以通過塑料薄膜、樹干刷漆、涂膠涂藥等人工的方式,對病蟲進行阻隔,防治病蟲爬上樹干、樹葉;常用的方式還有高溫手段,在高溫環境下對林木種苗進行消菌殺毒,也是一種有效的無公害防治林業病蟲害的措施。
3? 結論
無公害防治技術對于我國的林業病蟲害防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的林業生態建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既能提高我國林業發展的經濟效益,又能很大程度上促進我國生態效益的增長。在林業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需要結合科學的方式進行預防監測,根據種植環境合理選擇樹苗種植,保證樹種多樣性發展,堅持“誰受益,誰出資”的資金供應理念,從各個方面進行林業病蟲害的科學防治。
參考文獻
[1] 于理明,劉玲玲,張英.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無公害防治技術的應用[J].農家參謀,2020(22):117.
[2] 葛迎春,關麗萍,張華偉,等.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無公害防治技術的應用[J].現代農村科技,2020(9):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