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蘭
摘要:非洲豬瘟疫情在體現生豬養殖場(戶)生物安全意識不夠的同時,也暴露了現場檢疫監管難、檢疫技術落后、檢疫出證受到限制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從加強信息化建設、加快檢疫技術開發、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探討,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法及建議,以實現對生豬現場檢疫監管合規的目的。
關鍵詞:非洲豬瘟;檢疫監管;信息化;檢測體系;智能評估
中圖分類號:S858.28? ? ? ? 文獻標識碼:B? ? ? ? 文章編號:1007-273X(2021)06-0037-03
非洲豬瘟疫情的發生,對養豬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災難,同時也給我們動物檢疫監管部門的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不僅被各級政府及畜牧、交通、公安等部門高度重視,同時也被生豬養殖企業高度重視,大家同心協力,積極行動,制定并落實了最為嚴格的防控措施,控制了非洲豬瘟疫情的傳播蔓延。但非洲豬瘟病毒根殖已成定局,隨著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深入,防控工作與生豬檢疫方面的問題逐漸顯現出來,制約了生豬檢疫工作的開展。筆者結合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南陽市動物檢疫監管工作的實際,針對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形勢下的生豬檢疫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意見和建議,以期做好非洲豬瘟防控期間的生豬檢疫工作。
1 主要檢疫監管措施
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南陽市嚴格按照農業農村部及河南省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整體部署和要求,堅持以非洲豬瘟防控“五控一隔離”檢疫監管措施落實為重點,強力實施“六個嚴禁”“六個一律”,嚴把“五關”,有效阻斷了非洲豬瘟疫情的傳播和蔓延,維護了全市穩定的檢疫工作秩序,保障了生豬及其產品的有效供應。
1.1 落實“五控一隔離”措施
“五控”即控豬、控肉、控泔、控宰、控檢,“一隔離”即建立隔離帶。“五控一隔離”檢疫監管措施是針對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形勢而采取的行之有效的綜合性措施,在防止外疫入侵、內疫擴散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1.1 控“豬” 就是通過在南陽市周邊與毗鄰省接壤的縣入境的高速、國道、省道等交通干道和省境范圍內各市、縣之間的高速、國道、省道等交通干道設立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嚴格執行24 h值班制度,對過往生豬運輸車輛嚴格檢查、嚴格消毒,控制外部生豬流入,特別是控制外省生豬流入,以防止病豬及其潛伏感染的生豬流入南陽市,從而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這是防控非洲豬瘟的基本措施。
1.1.2 控“肉” 就是控制從疫區購進豬肉及相關制品。重點加強對豬肉食品加工企業、經營豬肉產品的單位和個人以及物流、快遞企業管控,督促企業及從業人員嚴格落實疫情防控響應機制,嚴禁采購、加工、運輸、經營及使用來自疫區的豬產品及病死、未經檢驗檢疫、來源不明的豬肉及其產品;同時,加強監督檢查,做好抽樣檢測工作,一經發現,依法嚴厲處罰,情節嚴重者追究刑事責任。
1.1.3 控“泔” 就是嚴格控制泔水喂豬。南陽市加大了泔水管控力度,把禁止泔水喂豬作為防控非洲豬瘟疫情的重要手段來抓。①加強了泔水源頭管控,制定嚴格的管控措施,確保泔水不亂丟,不亂倒,實施無害化處理。②開展了泔水專項治理活動,定期對養殖場尤其是城鄉結合部的中小養殖場進行拉網式監督檢查,嚴厲打擊泔水喂豬行為。
1.1.4 控“宰” 就是管控好生豬屠宰。重點采取五項措施:①開展生豬屠宰場動物防疫條件專項治理行動,對轄區內所有屠宰場逐場審核,凡動物防疫條件不達標的,一律停產整頓,對整改后仍達不到防疫條件的,依法依規關閉。②做好屠宰查驗。對證物相符、臨床檢查健康的生豬方能入場準予屠宰, 對來歷不明、未附檢疫證明及臨床檢查不健康的生豬,依法依規嚴厲查處。③開展打擊私屠濫宰專項活動,依法嚴厲打擊私屠濫宰違法行為。④嚴格落實清洗消毒制度。對屠宰場運輸生豬及肉品車輛嚴格清洗消毒;對蹄殼、毛血、脂肪等下腳料嚴格管控,未經消毒不得出場;對屠宰場的廢水、廢棄物嚴格進行無害化消毒處理。
1.1.5 控“檢” 就是嚴控生豬及豬肉制品的抽樣檢測。重點做好屠宰場的生豬血樣檢測、無害化處理廠和豬血制品廠的豬血檢測、外省調入豬肉產品的檢測和南陽市外調出省豬肉產品的檢測,及早發現疫情隱患,做好疫情預警預報。
1.1.6 “隔離” 就是構筑養殖場周邊生物安全隔離帶。安全隔離帶是阻斷疫病傳播的有效措施,按照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強規模化豬場和種豬場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引導“兩場”周邊 3 km內散養戶加快出欄,只出欄不補欄,打造“兩場”周邊生物安全隔離帶,消除“兩場”周邊疫情隱患。
1.2 推行“六個嚴禁”“六個一律”
①嚴禁使用含豬血及其制品的飼料,一經發現,一律查處。②嚴禁泔水喂豬,一經發現一律追究。③嚴禁無生物安全措施從事生豬養殖,一經發現一律查處。④嚴禁從高風險區調運生豬,一經發現一律處置。⑤嚴禁運輸車輛不消毒運輸生豬、飼料及病死豬等,一經發現一律處罰。⑥嚴禁逃避檢疫及無證屠宰,一經發現,一律處罰。
1.3 嚴把“五關”
嚴把“五關”是南陽市根據農業農村部制定的《非洲豬瘟疫情應急防控實施方案(2020年版)》要求而采取的重要舉措,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關鍵。①嚴把養殖監測關。養殖環節疫情監測是及時掌握疫情動態,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處置的一項最基礎性措施,通過疫情監測可以科學評估疫情,實時跟蹤處置。②嚴把生豬出欄關。生豬出欄產地檢疫時,嚴格執行《農業農村部關于規范生豬及生豬產品調運活動的通知》等有關規定,嚴格出證,嚴格查驗耳標,嚴格出具非洲豬瘟檢測報告。未經非洲豬瘟實驗室檢測或檢測不合格,不得對跨省調運種豬、仔豬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③嚴把生豬調運關。調運承運人必須憑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牲畜耳標、運輸車輛登記表承運生豬,達不到要求一律不得調運。跨省調運種豬、仔豬必須附帶非洲豬瘟檢測合格報告。④嚴把生豬屠宰關。對屠宰生豬嚴格落實進場查驗登記、待宰靜養、屠宰檢驗檢疫制度和非洲豬瘟企業自檢、官方獸醫派駐“兩項制度”;對運輸車輛嚴格清洗消毒,防止非洲豬瘟病毒傳入傳出;對發生疫情前生產的生豬產品需進行抽樣檢測和風險評估,符合要求的方可銷售或加工使用。⑤嚴把無害化處理關。嚴格落實無害化處理主體責任,對無害化處理場派駐官方獸醫,建立無害化處理監管信息系統,進一步加強無害化處理監管。
2 存在的主要問題
綜合性的檢疫監管措施的落實,雖然對非洲豬瘟疫情防控起到了根本性作用,但是一些問題的存在卻制約著生豬檢疫工作的順利開展。
2.1 現場檢疫監管難
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規模以上生豬養殖場和養豬大戶實行封場管理,有的大型養豬場甚至在場外入場交通要道設置消毒卡點、裝豬臺等,禁止外來人員及車輛出入,檢疫監管人員到豬場開展現場檢疫和日常監管受到嚴格限制,直接影響檢疫監管人員實施臨床健康檢查、查驗養殖檔案、查驗免疫標識和現場監管指導,是否使用餐廚剩余物飼喂生豬等問題更無法核實,而且客觀上導致檢疫監管人員因不能到場而出現違反工作管理規定等問題,甚至導致檢疫監管人員與生豬養殖場戶之間的管理矛盾。
2.2 檢疫技術落后
按照現行的檢疫規程及檢疫技術標準,只對農業農村部規定需要進行實驗室疫病檢測的,檢疫時才進行實驗室檢測,多數檢疫技術手段停留在感官檢查和解剖檢查,很少使用顯微鏡檢查和化學實驗室檢測等精確手段,動物檢疫仍處于落后的技術水平,而且缺乏先進的檢疫技術設備[1]。加之南陽市動物檢疫隊伍老化、業務素質不高、文化程度參差不齊,相關檢疫檢驗知識和專業知識技能培訓不到位等普遍存在,已經完全不能適應動物疫病和復雜疫情形勢對先進高水平檢疫技術的要求。
2.3 檢疫出證受到限制
按照農業農村部及河南省有關規定,非洲豬瘟疫情期間,生豬養殖場(戶)出售或者運輸生豬申報檢疫時應提交非洲豬瘟實驗室檢測報告,未按規定提供檢測報告的不得受理檢疫申報;調運種豬、仔豬的必須附帶非洲豬瘟檢測合格報告;非洲豬瘟實驗室檢測報告必須由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以及經省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批準符合條件的實驗室出具。然而,大部分基層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普遍存在基礎設施設備不足,裝備手段落后,實驗室設置不全,儀器設備落后、老化、配備不齊;在崗專業技術人員力量短缺,專業素質不高,工作主動性較差,不具備必要的檢測條件,檢測能力不能滿足工作需要,工作無法正常開展。有的地方養殖場(戶)出欄生豬因找不到地方檢測而不能取得非洲豬瘟檢測合格報告,官方獸醫因沒有非洲豬瘟檢測報告而不能出具檢疫合格證明,給生豬調運出證帶來極大困難。
2.4 逃避生豬檢疫勢頭凸顯
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生豬調運受限,面對龐大的豬肉市場需求,生豬價格驟升,尤其是倒賣仔豬現象嚴重,一些生豬販運商戶為追求暴利而鋌而走險,在未取得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的情況下,逃避檢疫、違法調運生豬等問題屢屢發生,不僅不利于非洲豬瘟疫情防控,而且極大地擾亂了動物檢疫秩序。
3 加強生豬檢疫工作的意見及建議
3.1 加強信息化建設,引入現代化現場檢疫監管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化技術裝備不斷涌現,并且已經成為人們工作生活的首選。將現代化技術裝備和技術手段與動物檢疫監管工作相結合,適時改變傳統的檢疫監管模式,對做好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情條件下的動物檢疫監管工作非常有必要,不僅可以降低動物檢疫監管人員進入生產區引起疫病傳播的風險,而且還可以提升現場檢疫監管技術手段,為檢疫工作人員提供工作方便,使動物檢疫監管工作更加適宜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2]。
3.1.1 建立遠程視頻監控系統 充分運用畜牧獸醫云平臺,建立高清、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對轄區養殖企業進行遠程實時動態無死角監控,實現養殖場監管或生豬出欄時動物檢疫人員不需進入養殖場,通過遠程視頻系統即可完成臨場檢疫監管。
3.1.2 利用無人機、執法記錄儀等設備開展現場檢疫 現場檢疫時,動物檢疫人員在場區外通過遠程操控無人機高空拍攝、通過執法記錄儀實時視頻,查看養殖場的養殖檔案、圈舍存欄情況,了解養殖用藥用料等情況,將生豬圈舍內養殖數據與養殖檔案進行核對,對養殖場動物防疫條件、瘦肉精尿樣抽檢等進行檢查、監控,避免人與動物直接接觸而引起的疫病傳播風險。
3.1.3 建立動物檢疫智能風險評估體系框架模型 模型根據動物檢疫項目、檢疫內容及標準,實時提取養殖場數據,結合當地疫病流行情況、防疫情況和疫病風險監測情況,精細分級評估指標,科學評估動物群體健康狀況,實現檢疫的目的[3]。
3.2 加快技術開發,增強動物檢疫科技含量
技術開發是提升動物檢疫技術水平的關鍵。各級政府要將動物檢疫技術開發經費列入地方財政預算,建立動物檢疫技術開發專項資金項目,為動物檢疫技術開發提供經費保障。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動物檢疫技術研究,鼓勵動物檢疫機構及檢疫工作人員鉆研檢疫業務,不斷改善動物檢疫人員的技術設備,研制并引人快速檢疫技術,逐步實現從宏觀感官檢疫到微觀實驗室檢疫的改變,增加檢疫技術含量,提高檢疫的科學性、準確性和便捷性,以適應國際國內疫病復雜形勢下動物檢疫工作的需要。
3.3 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提升獸醫實驗室檢測能力
縣級獸醫實驗室是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補齊動物防疫體系這一短板,可以更好地發揮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對動物防疫檢疫工作的技術支撐作用。針對基層一些地方設施設備落后、檢測能力不足問題,①按照農業農村部、河南省“兩體”建設的有關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縣級標準獸醫實驗室升級改造,配備核酸全自動提取儀、熒光PCR、血清學檢測、分子生物學檢測、細菌學檢測等儀器設備,切實改善實驗室技術裝備。②通過公開招錄、選聘等辦法,充實獸醫實驗室檢測技術人員,解決基層檢測人員少,專業技術人員短缺等問題。③加強動物疫病診斷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實驗室檢測人員的素質,增強其動物疫病檢測的能力,為動物檢疫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3.4 加大查處力度,嚴厲打擊違法調豬行為
通過監督檢查、明察暗訪、暢通舉報等方式,對非法調出調入生豬行為進行拉網式排查;利用動物檢疫出證信息化管理系統,對異常調運生豬行為開展稽查;建立與食藥、公安等部門的信息通報共享機制,與交通,公安等部門通力協作,對生豬運輸車輛嚴查。發現逃避檢疫,存在“三無”生豬(無檢疫證明、無牲畜耳標、無車輛備案表)的,依法嚴肅查處,同時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違反刑律的,移交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嚴厲打擊生豬養殖、運輸、屠宰等環節發現的違法行為,維護正常的生豬檢疫和生產經營秩序。
參考文獻:
[1] 王春筍,高舒榭.當前形勢下如何做好產地檢疫工作[J].獸醫導刊,2018(11):40-41.
[2] 姚陸軍.畜牧信息化的現狀、方式與展望[J].養殖技術顧問,2014(7):278.
[3] 郝雪華,趙景世.非洲豬瘟防控期間動物衛生監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湖北畜牧獸醫,2019,40(4).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