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嵐清
摘 要:從2015年首個綜合試驗區批復以來,全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城市的布局和發展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發展成效顯著,創新成果豐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再加之中美貿易摩擦問題持續升級,傳統對外貿易發展受到嚴重沖擊,各行業成交量大幅下滑,而跨境電商在此背景下,憑借線上交易、非接觸式交貨等優勢逆勢增長,成為我國外貿行業穩定促增長的重要方式。目前,全國綜合試驗區城市總數已達105個,武漢市作為第三批正式獲批的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其成立對武漢乃至湖北的經濟發展影響深遠。本文將研究武漢市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現狀,并與全國其他省市進行比較,試圖為武漢市的跨境電商行業發展探索出一條可行路徑。
關鍵詞:跨境電商;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中小企業
中圖分類號:F74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7.011
1 我國跨境電商發展現狀
2020年上半年,我國國際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14.24萬億元,其中,出口總額為7.71萬億元,民營企業總額占總進出口總額的50.6%,成為中國對外貿易進出口企業的第一大組成部分。2020年上半年,依托跨境購物電商交易監管服務平臺,海關方面統計進出口總額已累計增長26.2%,其中出口總額增長287%,在當前全球經濟特別是實體經濟持續惡化影響的不利態勢下,跨境電商行業發揮電子平臺優勢逆勢上揚,持續保持高速增長,這也是因其經由網絡交易,可充分發揮“不接觸”優勢,可與世界各地甚至疫情嚴重地區買家進行交易而不受疫情阻斷,從而也由此中國企業得以不斷加大歐美等主要出口市場的對外開拓力度,同時也依托于國家海關出臺的一系列的有利于推動跨境電商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措施的落地。這同時也足以表明跨境電商對我國經濟增長發揮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另外,中小企業在跨境交易中所涉及的國家和地區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中,尤其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之后,我國企業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跨境電商活動就更為頻繁,增長速度也逐年提升。從國內來看,在過去五年中,國內參與跨境貿易的商家總體分布變化不大,來自廣東、浙江、江蘇、山東和福建的商家一直穩居前五位,來自湖北的商家占全國的2.2%,位于全國省市的第八位(圖1)。在中部六省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之中,湖北的份額還是處于領先態勢。
隨著eWTP等跨境電子貿易信息平臺的逐步建立,它為中小企業的跨境電子交易業務提供了一套數字化的基礎設施,這不僅可以幫助中小企業有效提高跨境通關時效,節省跨境交易雙方的時間,還充分降低了中小企業直接參與跨境交易的準入性門檻。過去跨境貿易大多以大宗貨物貿易為主,而現在,在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下,在數字經濟的主導下中小企業將更多的主導全球化的進程。據統計,我國近些年跨境商品電子交易市場規模繼續呈現平穩增長態勢,從2016年的63萬億到2017年的76萬億元,增長率高達2063%。到2018年末,我國跨境國際電子商務交易市場規模達到9萬億元,同比增長195%,2019年達到105萬億元,比2018年同比增長幅度達1666%。到2020年預計我國跨境商品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27萬億元,年均增長幅度達179%(見圖2)。我們應該把握跨境電商市場的廣闊機遇,積極鼓勵中小企業走出去,拓寬市場規模,開拓新的藍海。
2 武漢跨境電商發展現狀及不足
2.1 武漢跨境電商發展現狀
湖北省地處我國中部,位于長江經濟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也是全國的交通的重要樞紐地。而武漢作為湖北省省會,是我國中部最大的城市,憑借其區位優勢,武漢成了全國的物流中心。而作為我國首批沿江對外開放的試點城市之一,隨著湖北省政策紅利和配套服務、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跨境電商越來越受到矚目,逐漸成為省內政策重點扶持的行業之一。湖北省作為全國高校擁有數量第五位的省份,擁有眾多高質量的人才資源輸送,再加之原本眾多高科技產業的成長孵化,憑借于此,湖北省跨境電商產業近年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從事跨境電商的優質企業入駐,落戶湖北。經過二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建于武漢光谷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園區,已成為中國中部地區高科技及新興產業的重要聚集地,已經吸引大批優質企業入駐。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也大力建設了武漢東湖綜合保稅區,為地區跨境貿易交易提供更大便利,進一步推動地區跨境電商產業發展。
武漢于2018年7月正式獲批成為第三批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2019年1月,中國(武漢)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正式啟動,其跨境電商進出口成交量得到大幅攀升,綜合試驗區的舉措成效顯著。2019年1-6月,據跨境電商公共服務信息平臺統計數據顯示,武漢市跨境貿易進出口總額為21803.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43.73%,其中進口總額同上年同期比,增長179.98%,出口總額達10576.5萬元,進口額達11227萬元。根據武漢市商務局數據顯示,2019年前11個月,武漢完成跨境電商進出口470萬票,總額為9.4億元,同比增長812%,增速遠超全國其他省市,成果喜人。從國際進出口貿易通道方面,武漢綜合試驗區現在已經擁有11條大宗出口國際物流線路和140多條小包出口物流線路,擁有海外倉99個,交易范圍涉及22個國家和地區,能同時滿足大宗貿易和跨境電商貿易的綜合物流需求。
根據阿里巴巴國際站的數據,國內省市新增商家占比,湖北省居第十位(表1),具有很強的上升趨勢,這也說明了湖北省跨境電商企業規模及數量還將繼續壯大,迎著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成立的機遇,更多跨境電商企業將選擇湖北作為其落地建廠的優先選擇,這必將助力湖北成為中部地區跨境電商重要的產業集聚地。
2.2 武漢跨境電商發展不足之處
在進出口報關服務方面,武漢市還存在不足。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報關服務是指在參與跨境貿易的企業,按照海關監管要求,對零售進出境商品通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交易辦理海關手續的代理報關服務。由于我國的進出口貿易一直以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發達地區為主,全國報關企業也主要分布在這些地區。目前,全國前十大報關單量合計占全國報關單量總數的85%。2018年,在我國的30個主要關口中,上海海關的進出口值最高,其中出口值為37099.06億人民幣,占比為22.60%,進口值為26964.53億人民幣,占比為19.14%;而武漢海關其出口值為908.58億人民幣,占比為0.55%,位列第22位,進口值為1056.74億人民幣,占比為0.75%,位列第25位。在七個同批設立自貿試驗區的地區之中,即與浙江、重慶、四川、河南、陜西、遼寧相比,武漢海關排在末位,由此可見湖北省主要是武漢市的跨境貿易總訂單量和進出口總額與國內其他省市還有很大差距,在吸引跨境貿易企業入駐、開拓武漢企業走出去方面還有很大上升空間,還需要進一步制定政策進行扶持和引導。同時為進一步便利跨境貿易企業,提高企業報關通關效率,節省企業時間成本,應加強海關對進出口業務的便利化措施落地與有效監管,打造武漢市更加優越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