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夢琦 陳雨露 張雨潔
摘 要:農民工問題是我國目前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在“三農”問題中占據基礎性地位。實踐證明,積極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是解決農民工問題的一條有效途徑。農民工返鄉創業是指通過外出務工開闊了視野、轉變了觀念、積累了一定財富、掌握了一定技術經驗的農民返回鄉村進行創業活動。本文主要調研了四川地區返鄉農民工創業的現狀,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為更好促進創業、振興鄉村提供一點建議。
關鍵詞:返鄉農民工;創業;現壯;對策
中圖分類號:F24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7.026
當前,我國農民工返鄉創業的人數和規模都呈現出持續擴大的趨勢。據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2019年農民工總量達到29077萬人,增長0.8%,其中本地農民工11652萬人,增長0.7%;外出農民工17425萬人,增長0.9%。據2020年統計數據顯示,返鄉留鄉農民工明顯增多,并且各地都在積極鼓勵返鄉留鄉農民工創業創新。預計2020年返鄉入鄉創業創新人員達1010萬,首次超1000萬,帶動農村新增就業崗位超1000萬。
在這一情況下,提高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質量顯得尤為重要,國務院及各級政府先后下發眾多文件以助推農民工更好地返回鄉村、振興鄉村。盡管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作為當下鄉村經濟振興的重要引擎,只有解決好這些障礙因素,才能更好地推動人才“回巢”,有效激活農村生產要素,實現農民增收與鄉村振興的愿景。
基于該背景,本次調研以問卷調查和訪談為主,主要了解四川省農民工的返鄉創業現狀,調研正在從事創業農民工124人,還在觀望農民工79人,深入探討影響返鄉創業農民工活動現狀的因素及他們遇到的問題,并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對策建議。
1 四川地區返鄉創業農民工現狀
1.1 創業人員個人特征
在124份回收問卷樣本中,男女比例為5332%和4668%。女性創業者人數比例略低于男性,但差距不大。返鄉創業者的年齡情況:30歲以下人數占比2178%;30歲至45歲人數占比4668%;46歲至60人數占比2903%;60歲以上人數占比24%。被調查者的婚姻狀況:未婚人員占比1451%;已婚(含喪偶、離異)人員占比8549%。創業者學歷情況:小學或低于小學學歷占比806%;初中學歷占比2983%;高中學歷占比4032%;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2097%,具有初中或高中學歷的創業者占比最高。
1.2 創業活動的特點
1.2.1 投資規模及來源
根據問卷調查,有1774%的創業者啟動資金在一萬元以下;啟動資金在1至8萬元區間內的人數占總創業人員的4113%;8至20萬元區間人數占比2581%,擁有高于20萬元啟動資金的創業者比例為1532%。大多數創業人員的資金來源具有相似且單一的渠道,資金渠道是自有資金的創業者比例為5887%;向親友借貸的比例為2177%;向銀行貸款的比例為137%;資金來源于政府扶持比例僅為242%。大多數創業者只能進行小規模創業并且無法拓寬資金獲得渠道。
1.2.2 經營行業及形式
半數以上的創業者選擇了與服務和商品有關的行業,比例為6532%。也存在一定比例的創業者選擇農業生產加工。創業形式以個體性創業為主,占比5806%;僅有3人通過政府扶持資金開展扶持型創業,占比242%。合伙型創業和組織型創業的農民工也有一部分。總體特點為:進入門檻低,技術要求低,創業規模小,投資風險小。
1.2.3 經營規模及產值
返鄉農民工創業多為小規模企業,企業員工數量為1至5人的企業占大多數,占比為6452%;雇員大于20人的比例為129%。由于企業投入少、規模小,大部分企業的年產值數額較低。年產值數額在20萬元以下的企業占比7419%;年產值高于50萬元的企業僅占比1048%。
1.3 政策感知及需求
1.3.1 政策了解
大部分返鄉創業農民工對政府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但也存在著一部分創業者完全不了解政府政策。非常了解創業政策的創業者占比僅為1048%;5968%的創業者了解了一些相應政策;而有2984%完全不了解當前的所有政策。
1.3.2 政策傾向需要
創業者的政策傾向需要主要包括7個方面的內容:創業技能培訓、初期稅費減免、信貸扶持、用地優惠、信息咨詢服務、審批手續簡化以及創業項目支持等。其中對初期稅費減免的需求較高,占比4435%,少數創業者有信息咨詢服務需要,占比2419%。相應的稅費減免政策沒有解決創業者實際需求。
2 四川地區返鄉農民工創業存在的問題
2.1 農民工存在自身稟賦,且培訓力度欠缺
較低的文化水平以及缺乏專業的素質培訓,使得創業者的視野較為窄小,思想保守。創業者也普遍存在職業技能缺乏的問題,外出務工的經歷為他們帶來的更多是技術層面的提升,而很難學習到管理知識。其次是創業意識落后,大多數創業農民會選擇傳統行業,導致農村創業瓶頸難以突破。并且農民工的社會關系簡單,難以及時獲得有效的市場信息并且難以吸引留住優秀人才。在調查中發現只有少數人的培訓需求得到滿足,培訓內容和創業者實際需求不完全契合。現在的政府培訓主要針對技術層面,缺乏針對管理技能和市場指導的培訓。
2.2 創業形式單一、規模較小,缺乏核心競爭力
大多數農民工初期創業都會選擇個體形式,且享有政府扶持的企業不到百分之三,雖然近年各級政府均出臺各種措施利于農民初期創業,并于2020年首次整體推出投資總額達2185億元的130個項目,鼓勵農民工及企業家返鄉入鄉創業,但從數據來看,農民工切實享受到的政府扶持還較少。其從事行業集中于第三產業,尤以餐飲、零售等行業為主,其中一種原因是第三產業投入小,且經營的難度系數較低,這就導致了創業特點極為相似,彼此之間差異小,從而形成過度競爭。并且參與創業的農民工普遍文化素質不高,又未接受過系統的創業經營培訓,很難有能力將創辦企業形成規模化,僅僅停留在小規模的“養家糊口”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