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梅芳


摘 要:《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方案》中要求提交的參賽作品材料包括參賽教案,很多教師在參數教案撰寫中會陷入誤區。作者作為該屆比賽的參賽教師,通過在參賽教案撰寫中所產生的思考,以自己參賽作品教案為案例,對參賽教師在參賽教案撰寫方面的常見誤區進行梳理分析,并提出避免誤區的探索思路。
關鍵詞:教案;教學能力比賽;誤區
一、引言
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建”的總體思路,每年一屆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以下簡稱教學能力比賽)已經成為各職業院校教師展示和交流的平臺。
《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方案》要求教學團隊根據提交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選取該課程在一個學期中符合規定的教學成果作為參賽作品,撰寫實際使用的教案。通過比賽要求可以看出,參賽教案要滿足教學實際應用,能夠指導教學,具備實用性;同時,教案作為參賽作品材料的一部分交給評委審閱,要具備展示性。很多參賽教案為了追求展示性,而忽略實用性,導致教案出現堆砌、空洞、脫節等問題,這些都是參賽教案撰寫的常見誤區。下面就幾個教案撰寫典型誤區進行案例分析說明。
二、案例分析
誤區一:重環節,輕內容。
很多參賽教案過度追求展示性,陷入盲目追求把環節設計得更出彩這個問題中,以至于教案寫出來,大量的文字都在描述教學流程,堆砌當下的熱詞、新詞,缺乏與教學內容本身的結合,關于本誤區,以下結合兩個案例做對比說明。
案例一:某教案中,用這樣一段文字描述某教學環節:“通過VR眼鏡觀看案例資源,讓學生思考問題并討論。”這種描述出現在很多理工類專業的參賽教案中,乍一看描述體現了先進信息化手段應用,但是實際這段描述存在什么問題呢?問題就是,這段話并未交代清楚案例資源是什么內容,學生思考了什么問題,討論了什么。
案例二:選自《雕花手鐲蠟模掏底》教學設計方案。
案例二不但內容比案例一更加翔實,而且采用了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三列表的方式。第一列的教師活動中,寫明了教學活動設計及對應的內容,也很好地對應了課前環節中任務二的問題,體現了課中和課前環節的呼應。第二列的學生活動和左側的教師活動逐條對應,第三列的設計意圖與師生活動也是逐條對應,這樣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示設計思路。
誤區二:教學分析與環節設計不對應。
眾所周知,教學環節設計的一個重要依據是教學內容分析和學情分析。針對這一點,大賽也做了明確要求:教案應包括授課信息、任務目標、學情分析、活動安排、課后反思等教學基本要素,設計合理、重點突出、規范完整、詳略得當,能夠有效指導教學活動的實施,應當側重體現具體的教學內容及處理、教學活動及安排。很多參賽教案將這兩項分析寫成了通用的套話,放在任何教案中可能都適用。這樣的分析不具有針對性,也就意味著教學活動的設計缺乏針對性,這既違背了大賽的要求,也無法為實際教學提供依據。關于本誤區,以下結合兩個案例做對比說明。
案例三:某公共基礎課的一個教案中學情分析如下:“學生已經學習了《××××》課程,喜歡表達,也樂于在教師和同學面前表現自己,同時,在課前自主學習任務的完成過程中,逐步養成了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但容易忽略細節,粗心大意。”這段學情分析的問題在于,闡述了學生已經學習了哪些課程,對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基礎等看似交代了,但實際相當于沒有交代,缺乏細化和針對性的剖析,對學生的素養基礎等也缺乏交代。
案例四:選自《雕花手鐲蠟模花型繪制和上稿》教學設計方案。
這段學情分析從四個方面展開,在教學流程設計中,基于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技能基礎,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成品效果圖思考要注意的問題。
誤區三:教學策略套話太多。
在教案撰寫中,一般都會描述本課的教學策略,但很多參賽教案中,對教學策略的描述全是套話,缺乏對本課教學內容、任務、環節的具體交代,使觀者產生云里霧里的感覺。關于本誤區,以下舉個案例來做說明。
案例五:某教案中的教學策略如下:“本課教學依托于×××在線學習平臺實施混合式教學,教學團隊自建精品資源共享課,包含授課視頻、微課、課件、資料庫等,為師生教與學的活動提供豐富的資源支撐。基于我校校企合作教學的特點,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實行‘雙導師教學,即學校教師與企業導師共同參與備課、授課、評價等環節,將教學充分對接企業標準。”
這段教學策略,提到了混合式教學、雙導師、任務驅動等熱點詞匯,看似很豐富,但觀者仍然無法明確本節課究竟是怎樣設計的,問題就在于教學策略的描述未結合本課的具體教學設計。
三、結語
根據以上對教案撰寫幾個誤區的分析說明,本文總結出三點原則:一致性,價值性,連續性,即前后內容要一致,始終有線索連續地指導整個教學過程,教案的內容都要有價值,能傳遞有用的信息。
雖然隨著各類教學比賽的舉辦,教師們的教學能力在逐年提升,“以賽促教”的作用已經顯而易見,但參賽教案撰寫過程中,為了寫教案而寫教案,或者為了觀感豐富去追求大而全、花而新的現象仍大量存在。針對這類問題,我們作為教學工作者,應該去偽存真,回歸教學本身來設計教學,這樣做出的教案才是能真正體現教學設計者設計思想的好教案。此外,合理利用工具表格、圖形化表達手段等,既有助于更加順暢地梳理教學設計,也可以更加清晰地表達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避免陷入誤區。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關于舉辦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的通知[Z].2020.
[2]譚曉溪.全國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教學設計賽項備賽策略——以《請示的寫作》教學設計為例[J].勞動保障世界,2018(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