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摘 要:隨著高考改革的深入,普通高中物理對學生的要求更側(cè)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學生能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新課程標準同時也對教師提出更高要求,教師不能再用以前的填鴨式教學方法,而要學會嘗試運用各種方法來提高課堂效率。將日常生活搬進課堂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重要方式,可以讓學生在一個個鮮活的場景中體會自然科學的魅力。同時,日常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輔助教學,學生在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既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又能減輕學習的壓力。當然,新穎的創(chuàng)意同樣可以使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對掌握新知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guān)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效率;游戲教學;創(chuàng)意教學
新課程標準教育教學改革更加注重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到實際生活的實踐能力,特別是自然學科更加要求學生要學以致用。近幾年的高考試卷中不乏一些創(chuàng)新型實驗的題目,從考后學生得分情況分析可知,學生在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方面確實有很大的欠缺。這也是現(xiàn)有教學方法亟須轉(zhuǎn)變的最具有說服力的佐證。同時,每一位家長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在將來踏入社會的時候能迅速適應社會生活。因此,教師在教授科學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將所學知識吸收,為己所用。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嘗試,筆者總結(jié)了幾點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取得的顯著教學效果也能充分說明這些方法的有效性。
一、將反常現(xiàn)象帶進課堂,沖擊學生的認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過程中學生如果能和老師配合良好,無疑將會是一堂理想的課堂。而如何讓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將課堂進行下去,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一直在尋找、探求的方法。
在課堂的開頭創(chuàng)設一些有意思的生活場景,給學生設置一些懸疑,就可以大大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把學生牢牢把控在課堂上。例如,在講解牛頓第一定律內(nèi)容時,一是因為知識點本身較為簡單,二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jīng)學過這部分內(nèi)容,這就導致部分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內(nèi)容時不能端正學習態(tài)度。于是我就在課前這樣設疑:平時我們坐公交車時,如果司機遇到緊急情況而采取剎車措施,我們的身體總是向前傾斜,同學們可以猜想一下,假如此時有個小朋友手里拉著一個剛買的氫氣球,那氫氣球也和我們一樣向前傾斜嗎?此時,大部分同學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的。”接著我及時用視頻展示一個實驗,畫面中一個密閉的玻璃罩中有一只用細線拉著的氫氣球裝置。實驗人員在推動玻璃罩的瞬間氫氣球竟然神奇地向前傾斜,停止推動玻璃罩,停下來之前氫氣球反而向后傾斜。實驗結(jié)果正好和學生所猜想的是相反的,這就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然后我借機說道:“想知道這其中的奧妙,認真聽講,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里會有你想要的答案。”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認真了一整節(jié)課。
二、對日常現(xiàn)象追根溯源,讓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對于日常的現(xiàn)象,很多人只會認為它就存在那里,本身就是這樣的,而不會去更多地想一想為什么。事實上,生活中的很多常見現(xiàn)象,都包含了一定的科學道理,只是一直都藏在面紗后面,等待著有一天能被揭開。
我們知道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會用紅色來表示危險的信號。例如,各個路口汽車和行人遇到紅燈都要停下,變壓器下面的標識牌上會有紅色的閃電標志等,這是因為紅光波長較長,容易發(fā)生衍射,穿透本領(lǐng)強,可以讓人們在更遠的地方就能及時發(fā)現(xiàn)危險信號,及時做出反應。同時,黃色也具有較強的穿透能力,而且人的眼睛對光的敏感度上黃色其實比紅色更強,所以黃色被普遍用在需要警示的各種場合,比如汽車的霧燈、交警的黃色馬甲以及警示類交通標識都是利用了黃光的這種特點。
在教學電流的磁效應知識點時,我提問學生地球磁場形成的原因讓他們思考。在我用環(huán)形電流知識解釋地磁場是由地核隨地球自轉(zhuǎn),地核中的離子形成環(huán)形電流從而產(chǎn)生磁場后,學生表現(xiàn)出的興奮讓我堅信這種方法比口頭強調(diào)多遍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知識遷移、合理類比外推,換個角度也可以柳暗花明
高中物理電學部分中“場”的概念苦澀、乏味、難懂,很多同學很難按照課本設置的思路理解掌握。實際教學中我參照物質(zhì)分為固體、液體和氣體三種基本形態(tài)的知識點,解釋可以把“場”理解為物質(zhì)存在的第四種形態(tài),這樣學生一下就可以記住場的真實存在性。然后我再解釋按照固、液、氣的疏密順序,場已經(jīng)“稀薄”到無法用密度描述了,但是場依然具有質(zhì)量、動量和能量這些最基本的性質(zhì)。
四、創(chuàng)設趣味課堂游戲,興趣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很多同學認為物理是高中最難的學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高中物理學習的枯燥無味。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打破原有的理論分析一講到底的教學模式,根據(jù)學生特點設計新穎的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學方法。游戲不是小學生的專利,高中的孩子也還保留著童真。只要設計得巧妙,游戲不但不會影響課堂效果,而且還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講授摩擦力新課時,為了讓同學們感受摩擦力的魔力,課前提前將兩本相同的書逐頁依次交疊在一起。課堂上我請兩個男生用盡全力拉兩本書的書背,他們也不能將兩本書拉開。看到這個情況,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fā)出來了。
五、優(yōu)化實驗方案,巧思妙想讓實驗更簡潔
人教版教材物理必修一“微小形變”的演示實驗中,兩次利用光的反射“放大”了光線方向的微小變動,但實際操作時對該實驗裝置的調(diào)整很費時,若將氨氖激光器放在桌面上,使它的光直接射向較遠的屏幕上,向桌面施加壓力時學生也能觀察到光點移動,這就使得該演示實驗簡捷高效,現(xiàn)象直觀清晰,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課堂效率。
六、多媒體輔助教學,讓科技為學習服務
與傳統(tǒng)模式相比,多媒體輔助教學有著生動形象的特點。其作為教學手段的補充,能夠很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物理中一些特殊的現(xiàn)象往往發(fā)生在一瞬間,有些現(xiàn)象還不明顯,平時即便我們用心觀察,也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答案。這時,多媒體獨特的優(yōu)勢就顯現(xiàn)出來了。比如,在牛頓管實驗中輕重物體在真空條件下下落快慢相同,通過視頻慢放的方式,可以清晰直觀地看到羽毛和鐵皮同時落到底端,這比現(xiàn)場實驗看到的效果要好得多。再比如物理的一些空間關(guān)系,無論用再多的語言描述,總感空洞,像條形磁鐵周圍空間磁感線分布特點,如果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則可以讓學生一目了然,達到不言而喻的效果。
總而言之,新課程標準已經(jīng)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教師在做好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同時,應進行必要的教學創(chuàng)新。教師要幫助、引導學生多積極思考、多主動參與、多歸納總結(jié),讓學生甚至能在一些問題上能提出自己的見解,真正做到讓學生將所學知識緊密聯(lián)系生活,并能解決實際問題,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維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物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郭德志.中考物理“反常”現(xiàn)象中的反常現(xiàn)象新探[J].開心素質(zhì)教育,2014(04):47.
[3]劉明忠.游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江西教育,2016(14):65.
[4]周濤.高中物理課堂演示實驗的教學探索[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6,34(04):58-59.
[5]錢鳳.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J].高中生學習(師者),201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