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 梁祥玉 王大祥

摘 要:近年來,我國部分地區地下水資源過度開發,浪費現象嚴重,地下水污染加劇,致使整體水環境狀態不佳。本文論述了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指標,分析了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方法,探究了地下水質量監測點的設置,并提出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質量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地下水;水資源保護;環境影響評價
中圖分類號:X82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5168(2021)12-0147-03
Analysis on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ZHOU Qing1 LIANG Xiangyu1 WANG Daxiang1,2
(1.Xinyang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Bureau,Xinyang Henan 464000;2.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Bureau of Henan Province,Zhengzhou Henan 45000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groundwater resources have been over-exploited in some areas of China, with serious waste and increased groundwater pollution, resulting in a poor overall water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dicators, analyzes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methods, explores the setting of ground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points, and proposes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Keywords: groundwater;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地下水是水資源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社會生產和生活影響較大。若地下水環境持續惡化,則會影響社會生產和生活,因此地下水環境保護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地下水環境評估與地下水污染防治研究力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實行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建立并健全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體系。在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中,影響因素比較多,因此保護地下水資源,科學評價地下水環境影響,已經成為生態環境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開展具體工作時,評價人員應當按照不同地區、不同項目,調整和優化評價內容。
1 概述
隨著人口數量的持續增長,我國地下水資源開發力度加大,同時地下水資源開采面積擴大。目前,我國很多地區地下水資源開發與應用缺乏科學規劃,致使地下水資源開采不合理,存在過度開采現象。近年來,我國工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廢水排放量持續增加。但是,廢水的隨意排放會污染地下水環境,導致地下水資源質量持續惡化,不僅影響社會生產與生活,而且危及人們的生命健康。
當前,我國各地加快建設地下水環境監測站。然而由于對地下水資源管理的重視度不足,生態環境部門尚未建立完善的地下水資源監測管理體系,又阻礙了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有序開展。甚至由于部分地區不重視地下水資源管理,又導致地下水資源過度開采,地下水資源數量銳減。
2 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指標
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涉及諸多方面,評價人員必須從影響因素入手,合理選擇評價指標,確保評價的科學性。基本評價指標有二,一是地下水質量,二是地下水資源量。當前,我國部分地區地下水富含重金屬元素和有機化合物,這些元素會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當污染濃度超過人體承受極限時,將會威脅人體健康與生命安全。人體攝入污水后,污水中的有毒有害元素可能遷移到肝腎、骨組織、腦組織中,無法通過機體代謝排出,危害非常大。另外,有些地區盲目開采地下水,導致當地地下水水位不斷下降,引發地表下沉等災害。因此,要大力開展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明確區域地下水質量和資源量,以便科學開發和利用地下水資源[1]。
2.1 地下水質量
在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中,評價人員不僅要評價地下水質量,還要分析地下水污染現狀。根據不同地區的地貌特征,評價人員要選擇適宜的評價方式,以便掌握區域地下水質量。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應以國家指導性文件作為依據,調查各地水質,以明確當地地下水質量。如果地下水的重金屬濃度超標,就會產生毒害作用,其中以鎘元素、汞元素的毒害性最強,因此必須重視水體凈化處理。
2.2 地下水資源量
地下水資源量評估是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內容,需要確定地下水的補給量、儲存量、排泄量[2]。地下水資源量評估不僅要應用數學評價法,還要應用水文分析法、開采試驗法。其間需要掌握評估區地質情況,科學選擇評估方法,確保地下水評估質量。地下水資源量是最基礎的水環境影響評價指標。部分工程項目需要抽取地下水,導致地下水開采過量,嚴重破壞地下水收支平衡。若地下水位持續降低,則會形成地下水漏斗,從而引發地面沉降、地裂、地面塌陷等災害,導致水資源流失。隨著地下水資源的過度流失,土地內部養分持續流失,嚴重破壞生態平衡,不僅會降低土地生產力,還會導致水質持續惡化[3]。
3 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方法
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應當優選單因子評價法。單因子評價法可以評價地下水資源實際情況,但也存在缺陷,如無法分析影響因素。當評價結果與實際情況差異較大時,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可以應用綜合指數評價法,如成分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成分分析法的指標體系如圖1所示。在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中,綜合指數評價法可以實現全面化評價。評價人員要明確地下水環境影響因子,計算出各種評價指標的具體數據,客觀地評價地下水環境。
在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中,評價人員要結合實際評價需求,合理選擇評價方法,確保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其間需要基于水質特點建立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分析模型,全面做好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地下水水位急劇變化容易誘發地質災害,要做好預測,準確評價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人員要調查區域地下水流動情況,以便采取合理措施來降低地下水水位變化的不良影響。由于部分區域數據采集難度大,可以適當縮小評價范圍,保障評價結果的可靠性。確定評價區域后,要選擇適宜的評價方法,綜合評價地下水環境影響[4]。
4 地下水質量監測點的設置
根據不同地區設置地下水質量監測點,可以跟蹤評價地下水資源污染程度。地下水質量監測必須重視潛水層和承壓層水質,關注水資源補給與排泄,保障監測質量。地下水環境污染較輕的地區可以適當減少監測點,而地下水環境污染嚴重的地區可以合理增加監測點,擴大水環境監測范圍。監測人員要按照水環境監測要求,結合地區地下水開采強度,優化水質監測點設計,保證監測結果的準確性,為水環境治理提供依據[5]。
5 提升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質量的策略
當前,國家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出臺和完善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標準,為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提供制度依據。生態環境部門要加大監督與管理力度,調查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開展情況,總結和分析現存問題,提出科學對策。一是嚴格審查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機構資質,嚴肅處理違法與違規行為,確保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順利開展。二是加強政策引導,全面提升評價人員對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視度,確保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的有效性[6]。三是要建立激勵機制,獎勵成果突出的部門與個人,同時鼓勵群眾參與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全面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保障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質量。另外,評價人員要全面了解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的步驟、注意事項和指導性文件,嚴格執行相關標準,優化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確保評價的科學性和結果的準確性[7]。
6 結語
我國國土面積龐大,不同區域地理地貌、水文地質、降雨量不一致。同時,我國地下水資源分布不均衡,地下水資源開發和保護不到位,地下水資源污染嚴重,使得地下水資源可開采面積持續縮小。因此,保護地下水資源,科學評價地下水環境影響,已經成為生態環境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前,生態環境部門應當強化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掌握不同地區地下水資源開發與利用情況,多措并舉,規范地下水資源開采,加大地下水資源保護力度,持續改善地下水環境,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胡軍學,王振華,徐俊,等.GMS在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以某工業廢物處置中心為例[J].資源環境與工程,2020(3):423-427.
[2]王磊.水資源開發利用對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若干關鍵問題的探究[J].環境與發展,2020(4):36.
[3]范榮洋,高何鳳,狄瑜,等.基于Visual Modflow的某危險廢物填埋項目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J].四川環境,2020(2):140-145.
[4]霍麗濤,王博欣,潘增輝,等.基于對應分析法的北京密懷順地區地表水回補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2):195-203.
[5]丁素玲.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專題報告的編制要點探討:以污水處理站項目為例[J].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導刊,2019(4):56-58.
[6]陸麗華,侯岳嵐,程亞平,等.地表水-地下水溶質運移耦合模擬研究:以某赤泥堆場項目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為例[J].地下水,2019(6):1-4.
[7]王俊鵬,陸海玉,鄧繼昌.水庫樞紐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與保護探討:以鳳凰湖調蓄水庫工程為例[J].地下水,2017(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