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財
摘 要:教育裝備是指為教學工作提供支撐的設備及技術,從原始的黑板、粉筆等設備轉換為現在的多媒體設備,隨著科技的發展,教育裝備的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互聯網的發展使教育裝備更加現代化、信息化,然而由于我國部分地區經濟發展比較慢,導致很多先進的設備及科技傳遞不到這些地區,限制了教育裝備信息化建設的進度,降低了教學質量,影響了我國人才培養。文章通過分析經濟欠發達地區教育裝備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從而提高我國整體的教學質量,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關鍵詞:經濟;教育裝備;信息化
0?引言
教育裝備是指為了滿足教學需求,達到教學目的,學校引進的相關設備。要注意的是教學裝備不包括人,只是指設備及設備發生的行為。在對教育裝備的定義進行了解之后,能夠發現教育裝備在教育事業中的重要作用,教育裝備直接影響著學校的教學質量。隨著現代化發展的推進,很多先進的設備設施被應用到教育行業,多媒體、電腦、手機這些高端產物都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改變,為學生提供了不同的學習渠道,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能力[1]。但是由于我國地區比較廣,人口眾多,很難形成統一發展的局面,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城鎮之間的經濟差距被進一步拉大,給教育發展帶來了消極影響。經濟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有限,城市信息化建設不完善,導致很多設備設施無法引進校園,給學校的教學質量帶來了影響。為了能夠實現教育的同步發展,首先要提高地方的經濟發展,通過經濟促進,提高教學質量,進行信息化教育改革。
1 經濟欠發達地區教育裝備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經濟落后限制教育裝備升級
由于我國地理區域比較大,導致地區經濟差異明顯,經濟發展受地理環境影響,由于地理位置不同,產生了經濟差,而經濟差將會進一步影響教育差。對于一些經濟落后的區域,互聯網產業沒有得到發展,我國很多山區還沒有通網,這種差異導致很難進行教育裝備信息化建設。經濟落后區域的學校沒有能力購買現代化的教育設備,導致學校的教育水平一直無法提升。另外,即使學校能夠采購先進的教育設備,但是由于當地硬性條件的影響,多媒體設備沒有區域網絡,也無法進行現代化教學[2]。長此以往,會導致偏遠地區人們的精神素質下降,意識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就很難進行現代化教育,這種落差久而久之也會導致教師能力的差異,使得教育裝備無法體現出應有的價值。
1.2 缺少信息化教育裝備標準
教育裝備是隨著科技的發展而逐步發展的,但是對于信息化教育裝備的界定卻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這使得信息化教育裝備的定義十分模糊。很多學校的信息化意識提高了,也有條件能夠購買新進的教育裝備,但是由于國家缺少對信息化教育裝備標注的界定,使得很多學校購買的設備根本無法滿足信息化發展的需求。互聯網產業在我國的發展速度是飛快地,甚至沒有給市場一個足夠的反應時間,這使得很多互聯網設備制造廠家一涌而出,市場沒有對制造廠商的能力進行檢查,導致很多不符合標準的產品流入市場,干擾人們的判斷[3]。
1.3 學校對教育裝備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低
在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人們的意識沒有得到普及。由于交通受限,他們很難了解到外面世界的變化,因此對互聯網給生活帶來的改變也一無所知,這種情況會反過來限制地方經濟的發展。教育是地方經濟發展的根本,也是重中之重。現在我國很多學校對教育裝備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很多地區甚至對教育都沒有引起重視,這使得地方的教育裝備水平有限,很難讓教育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限制了信息化建設發展[4]。學校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教學目標設定的不科學,過于依賴傳統的教學方法,降低了教學的效率,影響了學生的未來發展。
2?經濟欠發達地區教育裝備信息化建設策略分析
2.1 通過產業帶動縮小地區之間的經濟差異
改變地區之間的經濟差異,能夠同步發展各地區教育水平,從而助力教育裝備信息化建設。經濟差異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大問題,為了能夠對地方進行更好的管理,我國采取中央集權、地方分權的制度,但是由于我國地理范圍太廣,使得很多地方管理不到位,中央控制手段少,產生了地區經濟的差異。另外,地理位置的自然優勢也是導致地區經濟差的主要原因。但是這種經濟差距能夠通過產業轉移縮小,國家通過政策對產業的走向進行影響,鼓勵一些先進產業下鄉,提高鄉鎮的就業率,提高人們的收入,從而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只有地方經濟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上來了,才能夠促使人們的觀念發生改變,從而促進地方教育的發展。經濟是教育發展的基礎,教育又是經濟發展的關鍵。經濟提升能夠為教育提供優良的環境,包括設備設施等硬件條件和技術網絡等軟性條件。通過經濟促進教育發展,能夠提高教學的質量,為我國培養優秀的人才,通過鼓勵優秀人才返鄉發展,給經濟欠發達地區帶來新進的觀念,從而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2.2 建立統一的教育裝備標準
國家政府應該聯合當地教育機構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裝備標準,提高教育裝備產品進入市場的門檻,提升教育裝備的質量,從而促進教育事業發展。教育裝備是實體物質,通過硬性標準對教育裝備進行要求,能夠提高教育裝備的質量。國家可以通過建立指定教育裝備購買網站的方式,提升學校購買教育裝備的有效性,避免學校購買質量不合格的教育裝備,影響教育產業發揮作用。當教育裝備信息化建設達到一定規模后,學校可以自己生產教育裝備,提高產品質量,也能夠更好地滿足學校的需求。教育裝備標準的建立不但能夠對制造商的生產行為進行約束,還能夠考核學校的教學水平,將教學質量這一概念更具體化,有利于督促學校提升自身能力,從而提高我國教育的整體水平[5]。
2.3 提高學校對教育裝備信息化建設的重視
提高學校對教育裝備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是進行教育裝備信息化發展的基礎,只有學校的意識提高了,才能夠保證學校的行為是正確的。很多學校為了應付教育局的要求,在購買了教育裝備之后,并沒有真正的應用,只是做做表面功夫,這不僅對教學成本是一種浪費,更是降低了教學的效率,不利于教育的長期發展。為了能夠提高學校的重視程度,應該加強對信息化發展的宣傳,讓學校體會到互聯網產業帶來的改變。教育機構通過組織學校之間的比拼的方式,提高學校對教學質量的重視,這樣學校能夠自主的尋找提升教學能力的方法,提升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另外,加強對教育產業的監督也能夠促進信息化發展的進程。教育機構建立專門的部門對學校的信息化設備進行檢查,并對設備的使用情況進行備案,有助于學校提高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在監督的過程中,發現教學不正當行為,還能夠進行正確的指導,從而提高教育裝備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3?結語
教育裝備是教學進行的基礎,教育裝備信息化建設能夠為教學提供新的方向,提升教學的質量。由于我國地區之間的經濟差,使得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教育裝備信息化建設完成得不好,這會限制我國教育的發展。因此,本文提出通過提高學校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建立統一的教育裝備標準,縮小地區之間的經濟差,促進教育裝備信息化建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如宇.教育技術裝備概念及內涵界定思考[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23):8-13.
[2]薛鵬.基于績效改進的信息化教育裝備的管理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教育,2016.
[3]區建峰.STEM理念融合與教育裝備創新發展[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4(18):1-8.
[4]馬如宇.科學配置學前裝備支撐幼兒學習發展-遼寧省推進學前教育裝備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實踐進路[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1):1-2.
[5]殷常鴻,胡又農,艾倫.教育裝備理論框架構建淺析[J].中國教育技術備,2015(11):1-5.
(編輯 何 琳)